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必修模块II精题汇编

2014-5-11 0:36:16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必修模块II精题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A)

1.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A)

2.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3.右图表示某个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则该

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0.11    B.0.4     C.0.5      D.0.55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体复制      D.抑制着丝点分裂

遗传与免疫小综合性试题(B

5.据报道2007年12月初在南京市发现一对父子因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导致一人死亡,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禽流感病毒的含氮碱基有A、G、C、T、U五种

B.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给禽流感预防带来困难

C.禽流感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感染者最终死于严重感染或癌症

D.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

6.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B     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tRNA来转运

C     基因上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 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B

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DNA分子的复制(B)

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 DNA双螺旋结构边解旋,边复制

  D.单个脱氧核昔酸在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9.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关于遗传学发展的描述——多知识点、综合性试题(C)

10.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B.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D.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C

11.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不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含同位素 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 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

12.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

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

13.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④Ab

      ①AABB    I  III     II      V

               ③AaBb      ⑤AAbb

      ②aabb       IV

⑥AaaaBBbb

A. 由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测交

B. 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称做花药培养法

C. 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 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

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

D.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不一定有相应的酶

生物变异——小综合试题(B

15.有人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

温度(℃)

15

20

25

30

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214

122

81

24

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270

160

121

74

上述实验不能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

A.温度和性别影响了基因的转录

B.温度和性别对复眼中的小眼数目是有影响的

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

D.温度和性别都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

遗传病的调查实验(a

16.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正确的做法有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B)

17.大肠杆菌某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减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以上选项均没有可能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

18.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可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2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着基因⑦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高三生物必修模块II精题汇编

一、二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三、非选择题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C

19.(原创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遵循        原则和      原则

关键步骤: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除了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以外,还能得出结论:①                   过 程:           

  (3)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n②①③④

 两个试验都不能证明:                 

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C)

20.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

(1)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图B中①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给定的圆圈内绘出Da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的模式图(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注明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组成情况。

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C)

21.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4)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a,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此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伴性遗传(C)

22.回答下列I、II问题:

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

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B)

23.在克里克得出3个碱基可以排列成1个遗传密码的实验结论后,科学家们开始探索一个特定的遗传密码所对应的特定的氨基酸究竟是哪一个。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在每一个试管中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在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实验中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的作用是                 

(2) 细胞提取液为该实验具体提供了                 

(3)实验中所用的细胞提取液需除去DNA和mRNA的原因是        

(4) 要确保实验结论有科学性,需设计对照实验。本题目所给实验中,对照实验是      

(5) 要想知道更多氨基酸的密码子,你如何改变上述实验?(简述)          

(6)本实验所用的细胞提取液可以用大肠杆菌制备。请简述制备方法:

①对大肠杆菌进行振荡裂解;②             ;③        

经上述操作,得到了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大肠杆菌中mRNA约在30~60分钟内自行分解,因此操作中可不考虑)。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

24.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队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

25.回答下列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

 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地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     ,占F2的比例为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的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

Bb

bb

F3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

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

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 自交得F2

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

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②在右图中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

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请在答题卷指定

位置作答)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C

26.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据图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主要理由是▲。

(2)下图是甲病和乙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已知I3不携带乙病基因)。其中甲病与表现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表现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

①III11的基因型是▲。

②如果IV13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为▲,只患甲病的几率为▲。

③如果IV13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III10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

27.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类比推理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利用建立模型法,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以黄色圆粒纯种豌豆和绿色皱粒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法,包括“分析现象一作出假设一检验假设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孟德尔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   。(2分)

②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2)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沃森和克里克所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   模型。包含有n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理论上最多可排列出   种脱氧核苷酸序列。

(3)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出该假说的理由是   。请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是    

高三生物必修模块II精题汇编参考答案

一、二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D

B

B

BD

BCD

AC

AC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BC

CD

ABCD

ACD

CD

ACD

ABC

AB

BD

三、非选择题

19.(1)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离开,然后单独的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上,直接的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结果。

(2)DNA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3) 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0分)(1)2    Ⅱ、Ⅲ、Ⅳ、Ⅹ

 (2)基因突变(2分)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2分)

(4)da、dA、dA(2分)  

(5)见右图(2分)

21.(9分)(1)睾丸 Ⅰ、Ⅱ (2)4 1:2 (3)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B或Ab或aB或ab) (4)见下图(3分,注明坐标含义得1分,曲线正确得2分)

22.雌 雌 X Y XbYb XBXB、XBYb XbXb、XbYb XBXb

P:XbXb×XBYB

↓  ↓  

Xb   XB YB

    XbYB

  XbXb×XbYB

↓  ↓ 

Xb   Xb YB

XbXb   XbYB

23.(1)作为模版mRNA直接控制蛋白质多肽合成(答“充当模板”、“充当mRNA”都给分。)(2)能量、酶、核糖体、转运RNA(缺一不给分)(3)排除细胞中的DNA、mRNA对体外合成蛋白质的影响(4)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及其它种类氨基酸的实验(写出“其它19支试管等类似答案即给分)(5)依次用不同种类的多聚核糖核苷酸替换上述实验中多聚尿嘧啶核苷酸(6)②离心、过滤,获取匀浆 ③用DNA酶处理匀浆,除去DNA

24.(17分)

(1)杂交 , 2/3 。

(2)II

(3) C ,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 。

(4) 单倍体育种 ; 100% 。

(5)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25.(11分)(1)6   AABB  1/16    ②BB=1/2   Bb=1/3   bb=1/6

(2)①A1a1A2a2、A1A1a2a2、a1a1A2A2

26.(9分)

(1)常染色体上(1分) X染色体上(1分)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全对得2分,只答一点得1分)

(2)①aaXBXb或aaXBXb(1分,答不全不给分) ②1/8(1分) 3/8(2分) ③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发生了突变(1分)

27.(8分)

(1)①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2分)  ②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  F1的测交

(2) 物理  4(n/2

(3)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不同的片断(说法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