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代谢强化训练

2014-5-11 0:36:1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重点章节强化训练(080328

1.右下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代谢示意图(各种反应均有酶催化)。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研究发现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请设计实验,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


(1)资料准备:牛奶中的蛋白质在         的作用下分解在小肠内被吸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        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右图所示为空腹时,丙氨酸由肌肉进入肝脏,出现左图所示的变化是        

(2)探究问题: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提出假设:                             

(4)设计实验:                             

注意:不能用人体做实验,应该用实验动物。

(5)实施实验:                              

(6)实验结果预测:                             

                           

(7)结论:                                。  


2.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C3H4O3+6H2O    CO2+2O[H]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C6H12O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 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 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2)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 

                               

(3)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

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                               

步骤四: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 现象:                                

结论:                                

② 现象:                                  

结论:                                

③ 现象:                                

结论:                                

3.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ADP的生理过程中有关的物质变化是              ,能量变化是            

(2)图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和消耗的物质可互为供给利用的有(写代号)           


(3)过程①被称为        ,在细胞的        (具体场所)进行。

(4)综合③④⑤过程可以看出,细胞释放能量的特点是           

4.某农场欲采用水培法生产蔬菜,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株生长状况相似、长势良好的番茄植株,在下图甲、乙装置中用等量的同一种完全培养液进行水培法实验。定时测定甲、乙装置中水培液的Mg2浓度变化,并分别绘出相应曲线图A、B。

请你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

(1)分析图A、B中曲线变化的原因。A中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装置,设计实验步骤,验证植物吸收Mg2的方式,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

 (3)综合上述实验探究与分析,简要说明水培法生产蔬菜应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迈克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小时后 CO2浓度(%)

25

0

0.35

0.368

25

10

0.35

0.342

25

20

0.35

0.306

25

40

0.35

0.289

25

60

0.35

0.282

25

80

0.35

0.280

25

95

0.35

0.279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 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___ __

(2)迈克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好的

设计吗?___ _______为什么?___ _______             。

(3)在这一实验中迈克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 _______

(4)迈克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__ _______                 

(5)迈克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A.柱形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B.柱形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C.曲线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D.曲线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6.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和释放O: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耀开始时,C0:吸收速率和Oz的释放速率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2)当“光斑”移开时,Oz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而COz吸收速

  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答案

1.(1)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等  氨基酸  脱氨基

(3)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4)用含14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饲喂动物,检测14N的去向。

(5)选择生长状态、体形大小等基本一致的小鼠,饥俄12小时使成空腹。分A、B两组

① A组仅饲喂含14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B组饲喂的含14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中添加淀粉等糖类

② 检测两组小鼠排出的尿液中含14N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6)①含14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比B组多

②含14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不比B组多

③含14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比B组少

(7)情况如①,说明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空腹喝牛奶营养有损失

   情况如②,说明发生的脱氨基作用属于正常情况,与空腹无关

情况如③,不能说明发生的脱氨基作用与空腹有关   

2. (共11分) (1)胰蛋白酶

 (2)鉴定产物CO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将两种基质分离之前不应使肝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3)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2分)

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 现象:A试管出现混浊,B试管无现象。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② 现象:A试管无现象,B试管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③ 现象:A、B两支试管都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3. 共7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C3酸被[H]还原为C3,ATP分解为ADP和Pi(ATP的变化可以不写) ;    

ATP释放的能量被储存到C3糖中

(2)Ⅱ与Ⅵ,Ⅲ与Ⅷ(2分)   (3)CO2的固定   叶绿体基质  (4)逐步释放出来

4、(1)A图:番茄通过蒸腾作用散水分较多,根吸吸收水分的速率相对大于根吸收Mg2的速率,所以培养液中Mg2的浓度会升离。(2分)

B图:由于几乎没有蒸腾作用;番茄吸收水分的速率相对小于根吸收Mg2的速率, 所以培养液中Mg2的浓度会降低(2分)

  (2)实验步骤:①设置两组与甲图相同的实脸装里进行实验,其中一组装置正常通气,一组装里不通气,其他均为适宜条件。②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装置中培养液的Mg2浓度并记录。(4分)

           实验结果及结论:通气组培养液中Mg2浓度比不通气组低,说明吸收Mg2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物方式。(2分)

  (3)培养液要及时通气;培养液内要适时补适量清水;培养液成分要全面。(6分)

5.(1)光照强度; 温度(或开始时的CO2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不好;不同株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似,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作为对照  (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    (5)C

6、(1)“光斑”照耀开始时氧气释放速度急剧上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2分)

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1分)

(2)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2分)  “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ATP和[H]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2分)   1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