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题
1.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子课题实验:
①取同种植物生理状况相同的带芽的枝条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将甲、乙、丙三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生根数量。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溶液 | 10-10mol/L的IBA溶液 | 10-5 mol/L的IBA溶液 | 清水 |
生根数量(条) | 43 | 8 | 22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子课题名称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B.甲、乙、丙三组都选用较多数量的带芽枝条进行实验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C.甲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适宜,具有促进作用
D.乙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高,抑制了细胞分裂
2.图1示蚕豆叶片衰老过程的某些生理
变化,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许多
代谢过程受阻
B.叶绿素含量下降,会因电子传递
与ATP的形 成受阻而影响光合作用
C.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
要原因是N和Mg等元素可被再利用
D.40多天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ATP合成的减少会影响更多的代射
过程
3.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变化情况的是
![]() |
4.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竞 争关系
B.种群丙在A点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C.如将三个种群所含能量值用金字塔表示,则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
D.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种群数量都减少
5.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人该菌后进行生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及菌体数量(万个/毫升)几次取样结果如下
样品代号 | | | | | | | | |
菌体数量 | 32 | 56 | 127 | 234 | 762 | 819 | 821 | 824 |
| 6.0 | 4.7 | 5.9 | 4.9 | 5.7 | 5.1 | 5.3 | 5.6 |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
B.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样时期选取菌种
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30.(20分)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分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洁净的烧杯,编为l、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1 | 2 | ||
① |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 | |
② | ________________ | | |
③ | 注入蒸馏水 | ||
④ |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 | |
(3)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如果是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1)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分别调至4、5、6、……l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3)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甲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_______。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
,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
”点的位置。
31.(22分)
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和育种效率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
参考答案
1—5 BCBBA
30.(20分。每空2分)
[课题1](2)共4分
1 | 2 | ||
注入果胶酶溶液(2分) |
| ||
注:每项2分
(3)相同时间内滤出的果汁体积和果汁的澄清度 (2分)
相同时间内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大,澄清度高(2分)
[课题2]
(1)方法二 (2分)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 (2分)
注: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
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也得分(2分)
(2)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2分)
(3)果汁体积 (2分)
甲
31.(22分)
(1)植物组织培养(2分)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源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为基因突变所致(4分)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形突变所致(4分)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4分)
(4)方案一: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组织培养(文字叙述或用图解表示均可,3分)
雄株组织愈伤组织
大量的雄株植株
方案二:可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XX植株和YY植株,再让其杂交产生大量的雄株(文字叙述或用图解表示均可,3分)
雄株花粉
(5)已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分)。
30.回答I、Ⅱ小题。
I.(8分)某学生研究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提出以下问题,请分析回答:
(1)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
(2)两种细胞共同具有的双层膜结构有 。
(3)下列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 。(填入编号)
a.不能继续增殖 b.能继续增殖 c.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d.出现染色体结构 e.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Ⅱ.(14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未标明的生物成分有 、 。
(2)秸杆可作为有机肥,若用15N标记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秸杆中的含氮有机物,则这些有机物经 (生态系统的成分)的作用,再经过 (生物名称)作用形成15NO3—,该生物与高等植物体细胞中基因结构的区别在于 。
(3)在(2)问中15NO3—以 方式进入植物根细胞内,在植物体内经复杂变化,形成植物蛋白。如果人食用了该植物,则15N可能在人的 中发现(多选)。
A.呼出气体 B.尿液 C.汗液 D.唾液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阐述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及时除草灭虫的意义:
。
30.(22分)I.(8分)(1)表皮细胞(1分)大液泡(1分)(2)线粒体和细胞核(2分)
(3)a、c、e(2分) b、d、e(各对才各得2分)
Ⅱ.(14分)(1)消费者(1分) 分解者(1分)
(2)分解者(2分) 硝化细菌(2分)
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2分)
(3)主动运输(2分) BCD(2分)
(4)人们管理农田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农田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除草灭虫都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减免杂草、害虫争夺物质和能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