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学阶段性检测试题

2014-5-11 0:36:1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学阶段性检测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甘氨酸(C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一种二肽(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是  

 

 
    A.HOOC—CH—CH2—CH2—COOH         B.HOOC—CH2—CH—CH2—COOH

NH2                             NH2

 
    C.CH3CH2CH2—CHCOOH            D.H2N—(CH24—COOH

NH2

2.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某种化合物被3H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3H只集中在愈伤组织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则培养基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苷酸          D.水

3.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   

    ①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

    ③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⑤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    ⑥细胞膜是单层膜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⑥

4.1981年,Thomas Cech在研究四膜虫的rRNA前体加工除去内含子时发现,内含子剪接反应是在仅有RNA没有任何蛋白质的情况下完成的。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A.该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               B.rRNA具有酶的特性

    C.所有蛋白质和RNA都是酶             D.有的DNA也可能是酶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b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6.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7.在人体细胞中,T、G、C、U四种碱基构成核苷酸的种类是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8.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具有相同的膜系统组成            B.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结构

    C.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相同            D.二者细胞呼吸的类型相同


9.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10.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体内取出,观察无核的变形虫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并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就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

    ①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②如果没有核就不能提供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

    ③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能力    ④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A.a ①            B.b ②            C.c ③            D.d ④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     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④突变能人为地促进产生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 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⑧突变是基因内部的化学变化       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

A.③④⑤⑦⑧⑨  B.④⑤⑦⑧⑨  C.④⑤⑥⑦⑧⑨  D.②④⑤⑦⑧⑨

12.下列关于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适当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其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其稻穗、米粒变小


13.己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 N, O, p, 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1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有性生殖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

16.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比其他人多   

C.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

17.将一根中空玻璃管下端用半透膜封住,内盛0.3g/mL的蔗糖   溶液(①),将该玻管放入试管中,试管内盛有0.3g/mL的葡萄糖溶液(②),使内外液面高度相同,固定好试管和玻管如右图。则①、②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A.①中液面上升,②中液面下降       

B.①中液面下降,②中液面上升       

C.①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②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D.①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②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18.用含31P的噬菌体感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是 

A.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   

C.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          D.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19.有一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谷氨酸(C5H9NO4)、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控制该多肽形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对 

A.10  B.30  C.60  D.无法确定

20.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性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22.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之前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这种结合速率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不同细胞细胞膜的载体与葡萄糖的结合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

B.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丙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

C.在葡萄糖浓度高的情况下,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相似

D.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会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

23.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但可形成无子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24.现有一片紫色洋葱的鳞片叶,以其为实验材料可做下列哪些实验?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5.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 =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26.研究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得到下表中数据。依据表中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处理方法

重量

种子

幼苗

湿重

直接称重

160

750

干重

70℃,72h

138

118

灰分

150℃,16h

2

2

    A.幼苗和种子相比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灰分代表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C.幼苗和种子相比干重减少,可能是实验误差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27.有人把玉米和向日葵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分别放在保持高湿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叶子为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亏缺明显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水分亏缺对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

    C.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是因为缺少原料水

    D.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是因为缺少原料二氧化碳

28.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1自交所得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29.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的肯定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心脏与血液含水量接近,但形态差异很大,原因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同

    C.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最简单的方法是镜检它有无液泡

    D.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1.(8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为[  ]      

(2)将该细胞置于15%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该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去除,细胞形态不会发生改变,由此推测该蛋白质的功能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既能传递遗传信息,又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的细胞器为[  ]___________      和[  ]      

(4)已知细胞壁上含有少量的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细胞中提取的该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内,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尖的结构如右图所示。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根尖,一段时间内检测放射性,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7分)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类型。

(3)第③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种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采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可以表达丙种微生物的某些遗传信息,其表达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它们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___________都是相同的。

33.(10分)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非携带者。下图为80年代开始采用的“定位克隆法”示意图,通过对家系分析将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特定部位。(表示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Met-甲硫氨酸;Val-缬氨酸;Ser-丝氨酸;Leu-亮氨酸;Gln-谷氨酰胺;Pro-脯氨酸;Cys-赖氨酸)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             。通过连锁分析定位,该遗传家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    染色体上。致病基因及等位基因用A或a表示,则患者的基因型多为     。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则女性为携带者的几率约是            (可仅列出算式)。

(2)当初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后,需要对基因进行克隆即复制,获取有关基因的工具是         酶,基因克隆的原料是                ,基因克隆必需的酶是        

(3)DNA测序是对候选基因的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是基因位点发生了由                     的改变。


34.(10分)下图A、B、C、D分别表示几种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B、C各图,除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B图Q点,造成各曲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预计C图Q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_________图来说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图P点,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造成X、Y、Z三曲线Q点后平行段差异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小麦置于密闭小室内,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用以调节CO2浓度,使其保持在0.03%。将其置于不同光强度条件下,分别测定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测定结果如下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光强度(千勒克司)

0

5

10

20

30

40

气体体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0.2

+0.4

+1.1

+1.5

+1.5

+1.5

光强度为0时,小室内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如果测定的是D图Y曲线,根据上表推测,图中K值为____________。

35.(5分)由A.Boivin和H.Swift提出的C值恒定学说指出:高等生物体细胞核中染色体组数、DNA含量保持一定的数值。例如人的C值为2.8×1012g,二倍体体细胞核含DNA=2C=5.6×1012g。下表列出了几种生物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

    生物种类

细胞种类

鲤鱼

家鸡

肾细胞(1012g

2.5

6.4

5.6

红细胞(1012g

3.2

2.5

精子(1012g

1.6

1.3

3.2

2.5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家鸡的数据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理由是:

                                 (2分)。

(2)表中红细胞一栏的数据可说明:

                                    

(3)家鸡精子DNA数值比体细胞DNA的一半略大;而人的精子DNA数值比体细胞DNA的一半略小。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2分)。

36.(9分)2003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基因研究室在为一孕妇做基因检测时发现其染色体中有四条发生了易位。这种复杂的染色体核型极为罕见,该研究室遂将提取的标本和有关资料送往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鉴定,目前收到反馈,确认此罕见的染色体核型为世界首报核型。这位孕妇去年4月和今年4月两次怀孕都是在60天左右死胎.流产。医院对夫妇俩做的常规检查都无异常,孕妇的父母也不是近亲结婚。根据经验,医生怀疑这种自然流产与遗传因素有关,就建议她接受基因检查。在随后进行染色体外周血核型检查时,医生发现这名孕妇细胞中竟有4条染色体异常,其中的3号、21号、12号和18号染色体发生了平衡易位(如图)。通俗点说,就是3号和21号染色体各有一段跑到对方那里“串门”了,12号和18号也是如此。由于两条染色体异常都已很少见,目前统计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点九左右;而四条染色体同时异常则是极为罕见,估计百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结构变异除了“易位”以外,还有                   

(2)这位孕妇不管外形上还是生理上都和正常人并无两样,但在生育下一代时就会出现流产、死胎、早产和生育早夭的畸形儿等现象,原因是            

(3)这种极为罕见的染色体核型虽然给这名孕妇及一家带来了痛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重要意义,你认为这种染色体核型发现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果这名妇女非得想体会一下做母亲的感觉,即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37.(7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以及观察细胞器和质壁分离现象。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苏丹Ⅲ染液、50%酒精

某种着色液滴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新鲜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盖玻片和载玻片外,还需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表皮,原因是         

(5)在D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38.(6分)在下面的家族系谱图中,个体1、2婚配生有一个正常的儿子3。若3与患病个体婚配,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多少?(6分,要求写出简要的推算过程。相关基因用A-a表示)

39.(8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甲细菌在某培养基中单独培养,结果无菌落产生。

实验二:乙细菌在某培养基中单独培养,结果无菌落产生。

实验三:甲细菌与乙细菌混合在某培养基中培养,结果有甲、乙菌落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提出假设:甲细菌的繁殖需要甲物质,乙细菌繁殖需要乙物质,甲细菌产生乙物质,乙细菌产生甲物质。

下列实验四、五验证上述假设。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实验四:

步骤1:甲细菌+某培养基→无菌落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实验五:

步骤1:乙细菌+某培养基→无菌落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0.(10分)用2%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2分)。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步骤制作      

答题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一、二.选择题

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注意:

试卷类型都涂A 考生号填涂5位(即学号),如高三(6)班8号为:30608

考试科目涂“生物” 涂卡要规范(涂满涂黑)

三、非选择题

31.(8分)(1)[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3.(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5.(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6.(9分)(1)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7.(7分)(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6分)

39.(8分)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0.(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A

D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D

C

C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BC

AC

CD

BC

AB

AB

ABD

CD

ABD

BD

非选择题

31.(8分) (1)[7]核糖体  

(2)先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复原  水分的运输  

(3)[4]线粒体  [5]叶绿体   

(4)大肠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不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

(5)分生区的细胞在分裂间期利用胸腺嘧啶复制DNA,一部分分生区细胞分化依次形成伸长区、成熟区(2分)

32.(7分)(1)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2n

(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种子萌发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2分) 

(5)                        密码子

33.(10分)(1)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常  Aa  1/100 

(2)DNA限制性内切酶   4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

(3)碱基序列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突变成了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4.(10分)(1)光照强度  CO2浓度  3条曲线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2)B 干旱初期,小麦叶片气孔逐渐关闭,体内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光质  温度或CO2浓度或光质 (4)O2 呼吸作用消耗  +1.7

35.(5分)(1)细胞核中DNA含量数值恒定,精子内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一半(2分)

(2)人和牛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决定性别的一对染色体大小、形态都不相同,家鸡的Z染色体大于W染色体,人的X染色体大于Y染色体(2分)。

36.(9分)(1)缺失 重复(增添) 倒位  

(2)虽然这位妇女染色体结构异常,但并未导致遗传物质的丢失,所以和常人并无两样。但是这位妇女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会导致遗传物质的失衡(增加或减少),所以会产生流产等现象(2分)  

(3)对丰富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遗传学的临床研究、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指导优生优育都有重要意义(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4)“试管婴儿”即取她人的正常卵子,与丈夫精子体外受精后,移入自己子宫内继续怀孕(或其它合理答案,如“克隆技术”等)(2分)。

37.(7分)(1)显微镜

  (2)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3)健那绿 蓝绿色

  (4)菠菜叶表皮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原生质层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

38.(6分)评分标准:推出个体1父母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1分);推出个体1的基因型为1/2AA+1/2Aa(2分);推出个体3的基因型为3/7AA+4/7Aa(2分);算出个体3与患病个体婚配,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2/7(1分)。

39.(8分)四:2: 甲细菌+某培养基+甲物质→甲菌落   

3: 甲细菌+成功培养过乙细菌的培养基→甲菌落

结论:甲细菌的繁殖需要甲物质,乙细菌产生了甲物质(2分) 

     五:2:乙细菌+某培养基+乙物质→乙菌落

       3:乙细菌+成功培养过甲细菌的培养基→乙菌落

       结论:乙细菌繁殖需要乙物质,甲细菌产生了乙物质(2分) 

40.(10分)(1)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学生也可以提出其它假设,只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也可得分。)

(2)只要学生设计的表格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均给分: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 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3个以上)。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5 hrs

l0 hrs

15 hrs

常温

4℃

0℃

(3)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细胞有丝分裂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