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三轮”模拟试卷

2014-5-11 0:36:1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三轮模拟试卷(508.05.15

命题人:章南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

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赫尔希、蔡斯两位科学家设计完成的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该实验中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法,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

  D.该实验的结论之一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而核酸进入细菌

2.在做孟德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只桶内,D和d两种彩球的数目相等,比例为D∶d=1∶1。这是为了体现

 A.好计算                       B.两桶的配子之比为1∶l

 C.小球数目相等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总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结果产生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Bbee   B.bbEE/Bbee   C.bbEe/Bbee    D.bbEe/BBee

4.分析下表可知,正常血红蛋白(HbA)变成异常血红蛋白(HbW),是由于对应的基因片段中碱基对发生了

mRNA

密码顺序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正常血红蛋白

(HbA)

ACC

苏氨酸

UCC

丝氨酸

AAA

赖氨酸

UAC

酪氨酸

CGU

精氨酸

UAA

终止

异常血红蛋白

(HbW)

ACC

苏氨酸

UCA

丝氨酸

AAU

天冬酰胺

ACC

苏氨酸

GUU

缬氨酸

AAG

赖氨酸

CUG

亮氨酸

GAG

谷氨酸

CCU

脯氨酸

CGG

精氨酸

UAG

终止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重组

5.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除了具有种群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以及个体间交配是随机的以外,还需要具备下列哪一条件,种群的基因库才是稳定的

A.捕食者数量减少            B.没有自然选择  

C.环境变化缓和             D.改变个体的摄食方式

6.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

C.菜粉蝶飞向十字花科植物        D.孔雀开屏

7.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肽链组成,已知它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有

A.2M个        B.(M-N)个        C.M个         D.(M+N)个

8.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口 表示32P标记的染色体   曰 表示32P标记的DNA

9.下列实验组合,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检测方法或试剂

结果或颜色反应

A

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变黄色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冷酒精、水浴加热

蓝色

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显微镜观察

寻找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样方法

观察记录数值,制成坐标曲线

10.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此种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11.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C.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1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右图A、B、C三组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深绿叶的滤纸条、嫩绿叶的滤纸条,嫩黄叶的滤纸条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Ⅱ、Ⅰ    D.Ⅱ、Ⅲ、Ⅰ

1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相同

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应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C.精子形成过程中若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可能出现XXY的后代

D.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一个细胞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

14.图1示蚕豆叶片衰老过程的某些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许多代谢过程受阻

B.叶绿素含量下降,会使电子传递与ATP 的形成受阻而影响光合作用

C.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和Mg等元素可被再利用

D.40多天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ATP合          

成的减少会影响更多的代谢过程

15.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杂交组合

结  果

F1红眼♀×白眼♂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野生型红眼♂×白眼♀(来自实验Ⅱ)

红眼♀∶白眼♂=1∶1

A.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果蝇一半的精子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6.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使细胞工程应运而生和快速发展

B.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综合运用了T淋巴细胞和癌细胞的特性

D.基因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遗传性状

17.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18.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人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敲除实际上是删除某个基因,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B.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性愚型

19.在上午8~10时的两个特定时刻测定某植物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其相对数值如右图所示。该细胞最可能是

  A.形成层细胞     B.叶肉细胞

  C.根尖细胞      D.果肉细胞

20.右图表示芦苇叶片的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关系,下列能正确表述图中信息的是

  A.蒸腾作用强度随空气干燥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B.蒸腾作用强度随空气干燥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C.蒸腾作用强度随空气干燥度的增加而加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D.蒸腾作用强度随空气干燥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21.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

  亲本:白、正常(父本) × 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据上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母)      D.CcAA(父)×Ccaa(母)

22.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葡萄糖合成肝糖元                 B.抗原和抗体相结合

C.HIV的逆转录                     D.精子的获能

23.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m3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365

665

750

l 983

2490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

2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有含同位素13C的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以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 -1)∶1                     B.(2n -2)∶1  

C.(2n -2)∶2                     D. 2n∶1

25.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②稻田定期排水;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 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27.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应首先设计

A.蛋白质结构                     B.RNA结构      

C.氨基酸序列                     D.基因结构

28.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发育成各种血细胞。但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也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造血干细胞

A.还没有完全分化       

B.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C.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

D.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29.右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过程是

A.肾小管细胞分泌K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30.下图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A.甲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1条染色体
B.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
C.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

D.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31.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三种基因片段做探针,对上述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

细胞总DNA

细胞总RNA

输卵管细胞

红细胞

胰岛细胞

输卵管细胞

红细胞

胰岛细胞

卵清蛋白基因

血红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DNA分子杂交法

RNA分子杂法

“+”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 “—”表示杂交过程有游离的单链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细胞均有卵清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B.上述三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基因被选择性表达

C.上述三种细胞只有各自对应的基因及各自对应的基因表达产物

D.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卵清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发生了丢失

32.下列古诗表现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3.多数野生植物体内含有毒素,以阻止动物的食用。有一位研究者发现一种植物产生的毒素对自身也有毒,如果将毒素让其根部吸收。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毒素分布在最大的细胞器内,受热以后失活。根据上述数据,可以推测:

 A.毒素贮存在中央液泡内  

B.毒素能通过质膜,但不能通过贮存它的细胞器膜

 C.毒素贮存在线粒体中   

D.毒素可能是一种酶

34.一种植物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涉及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         

B.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5.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器官或细胞

唾液腺

皮肤

甲状腺

血细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的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基因表达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是与细胞具有的不同功能相适应的

36.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种子)存活率相等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3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氧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快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3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症可以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4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B.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C.染色体的变异、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

  D.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优生、优育可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三轮模拟试卷(508.05.15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

41.(8分)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I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的原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       

                               

(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分裂。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3)要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必需的条件是          

                  。在图中Ⅳ过程中,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4)植物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一定高度不育吗?为什么?             

                                       

                            

 

42.(5分)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 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 对b2显性、b2 对b3显性,则b1 对b3也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                        ,则b1、b2、b3 对b4 显性,b1 、b2 对b3 显性,b1 对b2 显性(可表示为b1 >b2>b3 >b4 , 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 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2)假设b1 >b2>b3 >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色、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         ;若有一只黑毛雄兔,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即可)                  

                                        

                                      

43.(5分)下表是对某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单位:102kJ/m2/年)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1.9

0.8

1.1

D

79.2

28.9

50.3

E

94.7

33.0

61.7

F

211.5

20.1

191.4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上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

                  

(2)根据上表数量分析,同一生物的“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

                                  

(3)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       (填营养级序号)的生理活动后,进入生物界。

(4)如果D作为该湖泊中的经济鱼类,生产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通常将捕捞量控制在D的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上,原因是           

                       

(5)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44.(7分)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是              

(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A.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B.将无水CaCl2溶解在自来水中,配成CaCl2溶液 

C.用酒精灯大火连续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D.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E.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蒸馏水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请你改正其中4点错误的操作:

                                     

                                     

                                     

                                    

(3)该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①请指出标号为a、b的名称:

                          

②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运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       条件下进行。

(4)实验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45.(5分)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1)若图中Ⅱ是科学家构建的鱼抗冻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则该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通常应包括                                等。

(2)科学家常采用                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了番茄的基因组。

(3)在转基因番茄食用过程中,在食物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

                                       

                                      

(4)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可将成熟的番茄果实细胞壁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降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导致果实软化。抑制PG酶的活性可以延长番茄果实储藏期,请用文字描述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降低该酶活性的一般过程。                

                                       

                               


高三生物三轮试卷(5)参考答案 08.05.15

一、二 选择题(40题,共9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

B

D

D

B

B

D

D

A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 项

A

A

B

C

B

D

A

C

B

A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 项

C

B

A

A

B

C

A

D

A

B

题 号

31

32

33

34

35

选 项

AB

ACD

ABD

ABC

ACD

题 号

36

37

38

39

40

选 项

BCD

ABD

ABD

ABCD

BC

三、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41.(8分,每空1分)

(1)植物细胞全能性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基因选择性表达

(2)有丝    单倍体育种    YYmm或Yymm或yymm

(3)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一定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的刺激、无菌条件、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答对两个以上可得分)     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4)不一定。若亲本是四倍体,则离体花粉培育出的植株具同源染色体,可正常形成配子,是可育的。(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2.(5分,每空1分)

(1)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 b1 >b3>b2 >b4    ③ b3> b1 >b2 >b4

(2)Bb4     选用多只褐毛雌兔与该黑毛雄兔交配,若后代均为黑毛兔,则该黑毛雄兔的基因型为b3b3,若后代出现了褐毛兔,则该黑毛兔的基因型为b3b4

43.(5分,每空1分)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Pg=Pn+R     (3)B 

(4)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5)负反馈调节

44.(7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包埋法    (2)①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应用蒸馏水;②海藻酸钠溶解应用小火或间断加热;③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酵母细胞;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应滴入氯化钙溶液(4点共2分)  (3)①a固定化酵母,b反应柱    

②浓度过高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③无菌   (4)有气泡产生、有酒味散发

45.(5分,每空1分)

(1)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农杆菌转化    DNA分子杂交

(3)食物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包括:①可能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②可能出现过敏反应;③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4)蛋白质工程方法的步骤为:①PG酶蛋白的功能分析;②PG酶蛋白的结构预测和设计;③PG酶基因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