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年级生物三模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试选择题卷(二)
2008、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盐,下列哪项有误( A )
A.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 B.有的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结合蛋白
C.有的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 D.有的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类脂
2.糖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复合糖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它是由氨基酸和糖组成 B.参与基因的调控
C.参与细胞识别作用 D.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都游离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D.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4.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肽链组成,已知它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有( D )
A.
5.在剧烈运动时,肌肉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是很多。这是因为( C )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6.有丝分裂过程的中期,发生的主要事件是( B )
A.核仁消失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染色之凝缩成染色体 D.连接姐妹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开
7.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I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图II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8.下列生物进化事件中决定性意义最大的是( C )
A.异养的进化 B.化能自养的进化
C.光能自养的进化 D.二氧化碳的进化
9.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苯丙酮尿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B.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D.利用DNA探针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10.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 D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列哪一项植物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直接关系( C )
A.植物根成熟区的细胞吸收K+ B.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孔散失 D.植物茎的形成层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1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D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13.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
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DNA疫苗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14.某种动物的雌性体细胞中有11对常染色体和XX两条性染色体,雄性体细胞中有11对
常染色体和X一条性染色体。观察其细胞分裂过程,不可能的观察结果是( C )
A.卵巢的某些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 B.卵巢的某些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精巢的某些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 D.精巢的某些细胞中没有X染色体
15.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家系遗传状况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
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下列对此调查结果较准确的
解释是( C )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 D.被调查的家庭数过少难于下结论
16.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C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17.下列关于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干细胞是具有正常分化能力的细胞,而癌细胞则不是
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癌细胞则不能
C.癌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干细胞则只能分化不能分裂
D.干细胞的子细胞均不可逆地完成分化过程
18.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B )
A.1/2 B.5/
19.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D )
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20.某国家妇女的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得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那么该国家的人口将( B )
A.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B.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下降
C.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下降 D.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21.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22.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二者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同 ②二者具有相同的膜系统组成
③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④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当饮食中缺碘时,人的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那么,当人体在轻度缺氧环境下长期生活时,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D )
A.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增加 B.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会增加
C.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加 D.线粒体中酶的含量会减少
24.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
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25.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 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C.所有病毒都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2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C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同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27.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不全位于染色体上
B.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或序列改变,都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却一定相同
28.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 A )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
29.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D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30.人体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一旦被致癌因子激活,该细胞将转化为癌细胞。这一事实可以说明原癌基因有下列哪项作用( B )
A.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调节控制细胞周期
C.未激活前没有转录功能 D.可与癌基因相互转变
31.在细胞内,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作用是( B )
A.可以迅速合成多种蛋白质,增加合成蛋白质的种类
B.可以同时合成一种肽链,提高合成肽链总量的速度
C.可以迅速合成多个蛋白质分子,增加合成蛋白质的数量
D.可以同时合成多种肽链,增加肽链的种类
3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C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3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内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
B.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发酵产物提纯后的蛋白质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大体相同
D.在基因工程中,蛋白质是目的基因表达后所形成的主要产物
3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方向及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神经纤维的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C.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是单向传递的
D.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
3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D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一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36.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D )
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比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37.人类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昔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右图表示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的亲本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已知F中遗传标记的基因为一,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B )
A.右图中“A”表示父亲的精原细胞
B.右图中“B”细胞遗传标记的基因为+—
C.右图中“D”细胞遗传标记的基因为++或没有
D.右图中“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8.右图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则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C )
A.图中所示的影响夜蛾滞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日照时数
B.当日照时数相同时,温度越低,则夜蛾的滞育率也越高
C.温度
D.当温度
39.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右图A、B、C三组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深绿叶的滤纸条、嫩绿叶的滤纸条,嫩黄叶的滤纸条分别是( A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Ⅱ、Ⅰ D.Ⅱ、Ⅲ、Ⅰ
40.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类群数(类/m3)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 365 | 665 | 750 | l 983 | 2490 |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 )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
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41.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某同学观察此图后,作出了四项判断,你认为他的结论有几项是正确的(ABD)
A.由此细胞构成的植物体是低等植物
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8后,剩余的结构可称为原生质体
C.细胞质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2种
D.此细胞一般不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42.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CD )
A.代谢活动的强弱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关
B.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C.糖类、蛋白质、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
D.水分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态
43.高温、高湿条件下种子寿命短,因为(ABD)
A.种子细胞呼吸强,大量消耗种子中储藏的养分
B.种子细胞呼吸强,产生大量H2O,正反馈调节细胞呼吸
C.种子细胞呼吸强,放出较多能量,产生高温,使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D.种子表面微生物繁殖快,加快有机物分解,产生毒素毒害胚
44.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ABD)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有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45.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BC)
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B试管、 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46.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
胞,a – 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D)
A.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
B.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基因表达功能也将相同
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衰老坏死而实现的
47.人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BD)
A.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父
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C.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
D.女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母
48.下图1表示同种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 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
A.处于图2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图l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C.图1中乙、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D.图1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9.一种植物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涉及(ABC)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 B.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50.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
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5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BD)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52.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有些植物分泌化学亲和物质相互促进生长;有些植物分泌植物毒素或防御素对邻近植物产生毒害。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之间能否混种,下列相关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BC)
A.应用洋葱、甜菜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进行对照
B.各组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土壤条件应相同
C.通过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
5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CD)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
红细胞形态 | E:椭圆形细胞 | 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 | d:Rh阴性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 | a:不产生淀粉酶 |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
D.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54.右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
A.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55.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
A.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多少
B.通常情况下,C所获得的能量不会超过B的20%
C.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