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单元测试示范卷卷(八)
金太阳教育江苏教研课题组 编
第八单元 第5~7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
A.细胞形状异常
B.血红蛋白分子肽链上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
C.食物中缺铁引起的
D.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2.(2007年江苏高考题)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l/2
3.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D.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共同进化
4.下列不属于单倍体的一组是 ( )
A.蜜蜂中的雄蜂 B.无子西瓜
C.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普通小麦 D.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玉米
5.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了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成48条(4n),成了四倍体植株。由此可知 ( )
A.二倍体月见草和四倍体月见草属于同一物种
B.二倍体月见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为四倍体植株
C.四倍体月见草的卵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
D.二倍体月见草的精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6.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C.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表明新物种的产生
7.下列各选项中不能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
A·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人的再錾素基因转移到烟草细胞内
B.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出现了S型菌
C.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D.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儿子
8.果蝇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种群(108个)来说,出现的突变数为:2×104 ×10-5×108=2 × 107。上述数据说明了 ( )
A.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都是有害的
B.当种群内个体多时,可产生较多的随机突变以利于进化
C.每一个基因的突变率都很高
D.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9.人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虫棉。这个过程中利用的主要工具酶是 ( )
A.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限制酶、DNA聚合酶和运载体
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10.(2007年江苏高考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11.右图表示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复制可发生在A时期 B.基因重组发生在B时期
C.人工诱变育种作用于A时期 D.秋水仙素诱是多倍体形成作用于B时期
12.在诱变育种中,可用于诱变处理的是 ( )
①射线②激光③秋水仙素④紫外线⑤微重力 ⑥吲哚乙酸 ⑦去雄、套袋、授粉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⑦ D.①②④⑤⑥
13.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合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 ( )
A.纤维素;自然选择 B.磷脂;地理隔离 C.糖蛋白;生殖隔离 D.酶;生存斗争
1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是相同的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人受体菌
D.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繁殖快、易培养、产量高
15.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型为AaBb水稻培育优质品种水稻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育种方法叫做单倍体育种
B.图示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为aB
C.此过程最终得到的二倍体水稻基因型有四种
D.未经秋水仙素处理的试管苗长成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人类的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其等位基因B
C.色盲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D.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方遗传下来的
17.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组数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诱变育种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单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8.右图示八倍体小黑麦(56条染色体)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A、B、D、E各表1个染色体组
B.F1含4个染色体组
C.F1是不育的
D.该育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
19.某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顺序为123—456789(“一”代表着丝粒),下表为该染
色体发生变异后的基因顺序,其中与猫叫综合征变异来源类似的是( )
染色体 | A | B | C | D |
基因顺序变化 | 123—476589 | 123—4789 | 1654—32789 | 123— |
20.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符合盂德尔遗传定律),其第四
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 )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两者都变化 D.两者都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右图为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胞胎,对该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遗传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号和2号都是杂合子
C.3号和4号基因型相同
D.如果2号是色盲患者,则3号和4号也患色盲
22.利用基因工程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扩增并表达,此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理论有 ( )
A.遗传密码子的通用性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严格的自我复制 D.不同生物DNA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23.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一般是不同的
B.种群不断进化,但基因库却能保持稳定不变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都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24.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所示。此育种程序中使用的生物学技术有( )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花药→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A.植物杂交 B.细胞融合 C.组织培养 D.诱变技术
25.临床上发现,每出生1000个男婴,就有一人的细胞中多出一条X染色体,核型为(47,XXY),他们大多身材较高,将上肢于身体两侧水平伸直后两中指间的距离比身高要长,皮肤白皙细腻,且没有胡须和喉结等男性第二性征。医学上称为“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简称“克氏综合征”。下列关于“克氏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细胞所致
B.可能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C.可能是男孩在青春期发育时有丝分裂异常所致
D.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 |
26.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a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则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A.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
B.a~b段由于青霉素的作用使肺炎双球菌产生了抗青霉素的突变
C.c点时肺炎双球菌的抗药性普遍强于a点
D.c~d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是使用青霉素的结果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2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2分。)
![]() |
27.(10分)下图是两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乙病为色盲(B、b),Ⅲ。、Ⅲ。均不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2)Ⅲ2、Ⅲ3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除性别的区别外,Ⅲ3的表现型与Ⅲ2的是否一定相同? 。
(3)只考虑乙病时,I3的基因型是 ,I4的基因型是 。
(4)若Ⅲ3与Ⅲ4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5)若Ⅲ1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变异与猫叫综合征病因不同,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28.(10分)某同学在一次实习时,发现生长在一座小山丘上的牵牛花开紫色花(标记为甲地),生长在一条林荫小道旁白争牵牛花开淡红色花(标记为乙地)。花期过后,他前往甲地和乙地各采集了若干种子,第二年分别播种在家里的院子里,盛花时节的一天中午,他发现栽培的所有植株都开淡蓝色花。该同学认为蓝色花是变异类型。
(1)如果你是实验小组的一员,想根据以上材料进行探究实验,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栽培牵牛花开蓝色花的变异是否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请说明理由。
,
(3)该同学将蓝色花所结的种子在院子里种下后,子代也全是蓝色花,他认为蓝色花这种变异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为什么?
(4)请指出判断甲地牵牛花和乙地牵牛花是否具有生殖隔离的一种方法:
29.(9分)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
(2)若该种群中的植物自交一代,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 ,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 。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是否发生进化决定于 .
![]() |
30.(2007年天津高考题)(12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 和 .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和 。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
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盂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 杂交,其后代中扰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l: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索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
![]() |
31.(9分)并指(趾)是由于相邻指(趾)问骨性或软组织融合形成的手足畸形。是人类常见的肢端畸形病。下图示某家庭先天性并指(趾)遗传系谱.据图回答:
(1)研究人员从该家族多名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第2号染色体的HOXDl3基因中增加了一段碱基序列:—CGCCGCCGCCGCCGTCGCCGCCGACGC一(模板链),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多了 个氨基酸,并且全是 .(精氨酸:
CGU、CGC、CGA、CGG,丙氨酸:GCU、GCA、GCG、GCC,脯氨酸:CCG、CCA、CCU、CCC)
(2)上述研究表明。并指(趾)是由 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家庭中的致病基因主要来自Ⅰ2,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 细胞,从而导致每一代都有患者出现.
(3)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并指(趾)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病.
(4)Ⅲ4和Ⅲ5婚后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若Ⅲ5已经怀孕,为了生一个正常指(趾)的孩子。应进行 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32.(12分)2001年上海野生动物园购买了一对非常稀有的非洲白狮。动物园购买这一对雌、雄非洲白狮的目的除向游人展出外,还计划繁殖白狮.可当白狮长大成熟可以繁殖时。雌狮突然死亡.已知狮毛棕色(A)对白色(a)是显性,请根据学过的杂交知识,利用动物园原有的棕狮,设计出能较快获得白狮的最佳育种方案,并分析相关问题;
(1)由于棕狮与白狮属于同 ,它们之间不存在 ,可以利用杂交方法培育出白狮.
(2)非洲白狮的白毛性状是 的结果,而全球非洲白狮已不到20头.说明 低.
(3)利用遗传图解描述培育过程;
(4)从理论上讲,利用这头非洲白狮通过克隆技术也可以使白狮的数目增多。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此种方法获得的白狮的性别为 性.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D 6.A 7.C 8。B 9.C 10.A 11.B 12.B 13.C 14.D 15.C 16.B17.B 18.D 19.B 20.B
21.ABD 22。ABCD 23.AD 24.AC 25.ABD 26.AC
27.(1)常;显 (2)不一定(3)XBXb×XBY(4)l/8 (5)22+X(或23+X);23+X(或22+X),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
28.(1)牵牛花的颜色是只受基因控制还是也受环境因索(土壤酸藏性和光照强度等)的影响?(或蓝色花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遗传的变异等)(2)不是;因为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播种若干种子全部都发生定向变异几乎是不可能的 (3)不同意I因为亲代和子代都是在同一个环境培育的,有可能是环境对性状产生影响 (4)将甲地牵牛花和乙地牵牛花杂交,看是否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29.(1)55%(2)42.5%)32.5%;55,6(3)没有,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4)种群;自然选择
30.(1)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2)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3)卡那霉素(4)放射性同位索(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5)①非转基因植株;②3: l;③100
31.(1)9;丙氨酸(2)基因突变;生殖(3)常;显(4)1/3;产前诊断(基因诊断)
32.(1)物种,生殖隔离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率 (3)遗传图解如下图:
(4)动物细胞拉的全能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