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课堂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
1、 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不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一部分
B.人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是图甲中的D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乙B所处的营养级
D.图甲中A、B、C中的液体环境统称为内环境
2、对某人进食后4小时内肝糖元的净合成速率进行测定,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其中正值表示糖元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速度,负值表示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以下对曲线的分析和推测中,正确的是
( )
A.在a点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ab段糖元合成速度加快
B.进食后2小时左右胰岛素分泌量达到最大,由此可推知此时血液中血糖的浓度最低
C.肝脏中肝糖元在c点时积累最多,在ce段由于血糖下降使肝糖元大量分解
D.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在c点时比e点时要高
3、 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可以让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在进行基因操作时,将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连接到质粒上, 再转移到大肠杆菌中
B. 用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发酵时,可在右图中c所示时期得 到大量的人胰岛素
C. 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工程菌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上,属于基因重组
D. 人胰岛素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实现表达,是因为这两类生物 具有完全相同的代谢方式
4、右图所示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增加的对照组应将NaHCO3溶液替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
B.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增加的对照组应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只缺少矿质元素X的培养液。
C.若将这个装置培养苋菜,给苋菜植株提供
D.若突然停止光照,发现植物细胞内C3含量会下降
5、外界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以光影响最大。如图所示白芥幼苗在光下和黑暗中生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点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
B.光调节植物整个生长发育,以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C.黑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和叶片小而呈黄白色;
若给该幼苗一个微弱的闪光,可能观察到茎伸长减慢、弯钩伸展,合成叶绿素等现象。
D.虽然缺乏光,可是因为黑暗中的幼苗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大部分的基因可以表达出来。
6、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A.I和III B.II 和III C.I和IV D.II和IV
7、下列变化能够导致人体的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含量增加的选项是 ( )
①气温下降 ②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 ③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④气温升高⑤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⑥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 ②④⑤
8、右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
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控制谷氨酸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
会引起贫血症
B.②过程是α链做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
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C.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
D.人类中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
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二、非选择题
1、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叶体呈浅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
(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是 。
(2)基因型为AA的植株,茎叶为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这是因为光照会影响了 ,从而影响叶绿素合成。
(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给浅绿色植株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是 ,其中深绿色植株的比值为 。
(4)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经相互授粉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经相互授粉得到F2……,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
①用遗传图解表示由P得到F1的过程。
②F2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值是 。
③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
2、某课题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
将三个混有多种微生物的容器甲、乙、丙用胶皮管连接起来,并在容器的入口与出口处设置控制阀门(只容许可溶性物质通过)及检测口。利用该装置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在清水中加入有机污染物后,使之流过甲、乙、丙;控制氧气的供给,检测产生气体及液体成分的变化。
(1)若不给甲通入O2,在甲气体出口收集到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若通入足够的O2,则收集到气体中无有机成分,由此推测产甲烷菌的代谢类型为 。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度,流出口NH4+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高,其原因是 。
(2)向乙中通入O2,检测乙液体中硝态氮的浓度,发现流出口比流入口处的NO2-和NO3-的浓度都增高。说明乙中有 细菌,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它起到的作用是: ① ,
② 。
(3)不给丙通入O2,检测发现流出丙的液体中硝态氮含量明显减少,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果丙中微生物适量用于含氮过多的水体中,可避免 现象的发生。甲、乙、丙容器中的沉积物可用作植物的肥料,原因是 。
(4)此研究的应用价值是 。
3、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通常叫基因打靶)的出现,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准确地“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从而为研究基因功能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的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分离胚胎干细胞。从小鼠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在培养基中扩增。这些细胞中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
第二步:突变DNA的体外构建。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突变DNA与靶基因互换。将体外构建的突变DNA转染进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添加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敲除技术”以胚胎干细胞作为对象是因为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性。
(2)在第三步中,涉及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靶基因中插入neoR基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经过上图表示的过程,研究者成功获得一枚“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并培育成一只克隆小鼠,该克隆小鼠是否已经满足研究者对靶基因进行功能研究的需要?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否,简述如何才能获得符合需要的小鼠。
4、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提供实验大白鼠、甲状腺激素、注射器及其它必需的材料和器具)
高三生物课堂练习(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DDD 6-8 DAC
二、非选择题
1、(1)DNA进行了复制(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基因的表达 (3)AA和Aa 1/2
(4)①(见下图) ②1/2 ③(见下图,曲线、折线都可,但要注意几个点)
2、(1)异养厌氧型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2)硝化 把二氧化碳(无机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水体富营养化(或水华、赤潮)
(4)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 污水处理(答案合理给分)
3、(1)全能性(1分) (2)基因重组(1分)
(3)使靶基因失活(1分)和用于基因敲除细胞的筛选(1分)
(4)否(1分) 先让该克隆小鼠与多只野生型小鼠交配(1分)然后让子代与该克隆小鼠回交(或子代随机交配,1分)筛选突变型的隐性纯合子。
4、(1)作为对照,说明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1分)
(2)下丘脑不能分泌TSH(1分);垂体能分泌TSH(1分);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1分);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1分)。
(3)挑生长期、大小、性别一致的实验大白鼠各10只随机分成两组(1分),一组正常饲养,一组注射或者饲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1分);一段时间后,分别抽取两组动物的血液检测TSH的含量,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分)。
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
。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 抑制剂,原因是
。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
(1)专一性
(2)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
(3)竞争性
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 (4)见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