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叙永一中高三生物综合测试题一
1.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2.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B.细胞核遗传是遗传的主要方式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3.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
内含子
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
子
4.根据下图作出的如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丙 甲 丁甲
A.在适宜的温度、水和肥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甲图中a点左移,b点右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可能是该改病基因携带者
C.丙图中的X代表效应T细胞
D.丁图中,部分细菌、放线菌、蓝藻可以完成①过程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
B.种子萌发初期,DNA种类与其他有机物种类都增多
C.荠菜与蛙胚的发育过程中胚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速度都相同的
D.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转变成丙酮酸,再转变成肝糖元
6.现代生物进行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内容(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7.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降低,产生渴觉
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D.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
8.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期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机体组织水肿
B.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胰高血糖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D.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先通过细胞免疫阻止病毒播散,再通过体液免疫来彻底消灭
9.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互相协调、共同调节的
C.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
D.青霉素是青霉菌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1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萝卜一甘蓝”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获得番茄人工种子利用了激素调节的原理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利用了细胞工程的原理
11.下图中,A图表示青霉菌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数量曲线;B图表示植物吸收矿质离子速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C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含量变化;D图表示棉花12个小时的光合作用效率。其中正确的是:
8 6 4 2 0 4 8 12 时间 4n 3n 2n 1n 时期 数量 时间 甲 乙 吸收速度 O2浓度
A B C D
12.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能运动的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B、用光照射整个细胞,可以观察到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是因为光合作用能释
放 。
(3)后来恩吉尔曼对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发现在_______ 光区域和蓝紫光区域细菌特别多。
(4)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H]和 。
(5)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13.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含蛋白酶的洗衣粉。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为了检验该洗衣粉中是否真的含有蛋白酶。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如果出现的结果是
,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0 20 40 60 温度(℃)
(2)一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将结果以下列曲线图表示。
①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 ℃。
②用该洗衣粉洗衣服时不能用
因是 。
③该实验中可以用 作为酶活性大小的观察指标。
(3)该洗衣粉不能用于洗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 。
14. 某小组学生观察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大麦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总和,称为生物群落。请依据调查情况,在方框内表示该农田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①图解中E代表蛋白质等有机物,则D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G是指根细胞产生的 。
图解中a代表 作用。按照该图解的思路,写出三种必需矿质元素及其各自参与合成的b的名称: 。
(4)在一个实验中,研究食草昆虫吃掉大麦叶的比例,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
以下估算大麦叶转换成每天进入虫子的生物量的公式哪个正确?( )
A.B=2W—Y—Z B.B=W—Y—Z C.B=2W—X—Z D.B=W—X—Y
(5)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两者的种子均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根部的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方法步骤:
① 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的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 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各一株分成两A、B组;
③ 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
④ 一段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状况。
该实验能否证明假设一定成立?理由是 。
12.(5分)(1)叶绿体 (2)氧气 (3)红 (4)ATP (5)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提高温度等,只要合理就给分)
13.(5分)(1)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 (2)①40 ②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③蛋白膜消失的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将其分解
大麦 食草昆虫—————→青蛙———→蛇 狗尾草 蜘蛛
(1)不断下降 (2)如图:
(3)①矿质元素离子酒精②蒸腾 N:ATP、NADP+(或叶绿紊) P:ATP或
NADP+ (或Mg:合成叶绿素)
(4)D
(5)不能
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可能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须的某些矿质元素、狗尾草
幼苗数目少或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