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新陈代谢提高班习题
一、选择题
1.动物在饥饿的情况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的物质是( )
A.糖元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2.在马拉松长跑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高能化合物的转化 D.脂肪的氧化
3.对植株进行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min;乙光照5s后再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20min。若其它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成的有机物总量是( )
A.甲多于乙 B.乙多于甲 C.甲和乙相等 D.无法确定
4.下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是恒温动物 ②.乙是恒温动物
③.甲是变温动物 ④.乙是变温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
A.
6.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 h以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 )
A.不在新的茎叶中
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
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
D.主要在老的根中
7.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
A.CO2 B.H2O C.C2H5OH D.C3H6O3
8.人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共同的代谢终产物有( )
A.二氧化碳和尿素 B.胆固醇和氨
C.尿素和尿酸 D.二氧化碳和水
9.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10.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 )
①可在体内储存 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③分解后能释放能量 ④能生成水、CO2和尿素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12.用放置太久的洗碗水做水质污染实验时,不能使0.01%亚甲基蓝溶液褪色,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溶解氧太低,好氧细菌已死亡 B.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太低
C.好氧细菌大量繁殖 D.溶解氧太多
13.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表明
B.图2表明
C.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时,
D.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14.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 B.Y>X>Z C.Z>Y>X D.Z>X>Y
15.吃进的马铃薯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是( )
A.淀粉 B.麦芽糖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和水
16.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0.1%左右的器官是( )
A.大肠 B.胃 C.肝脏 D.骨骼肌
17.如果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体力与脑力活动,并且体重不变,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变成( )
A.电能 B.热能 C.机械能 D.渗透能
18.在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淀粉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 ,检验该物质可用双缩脲试剂
B.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斐林试剂
C.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二苯胺试剂
D.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碘液
19.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
20.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同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基( )
A. 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 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2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
B. 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所需全部物质
C. 光反应在白天进行,暗反应在夜间进行
D.光合作用受Mg、N、P等矿质元素的影响
22.将农田表层土制作的稀泥浆点接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可以初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这种方法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A.液体、鉴别培养 B.半固体、鉴别培养基
C.固体、无氮的选择培养基 D.固体、含氮的选择培养基
23.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动物停止呼吸便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24.在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 ( )
A.非必需氨基酸脱氨基后的产物才可以转化为糖类
B.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必需的氨基酸
C.人体内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能无条件转化
D.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
25.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 ( )
A.土壤溶液浓度过低,细胞吸水过多胀破细胞壁
B.土壤中矿物质溶于水后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
C.无氧呼吸产生过多CO2对根细胞的毒害作用
D.根部严重缺氧,造成厌氧呼吸产生过多的酒精
26.下列关于ATP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由叶绿体和线粒体提供
②生物体内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换,均以ATP为中心环节
③生物体内所有需要消耗能量的活动,一般均由ATP水解提供
④生物体内的ATP是唯一的供给能量的高能化合物
⑤生物体内A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最终来自植物吸收的光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
二.选择题
27.正常成年人生成尿的过程中,部分液体若干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参照图25中所提供的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成分 | 水分 | 蛋白质 | 葡萄糖 | 尿素 | K+ | Na+ | Cl— |
血浆/g.dL-1 | 90.0 | 7.0 | 0.1 | 0.03 | 0.02 | 0.32 | 0.37 |
原尿/g.dL-1 | 97.0 | 微量 | 0.1 | 0.03 | 0.02 | 0.32 | 0.37 |
尿液/g.dL-1 | 95.0 | 0.0 | 0.0 | 2.0 | 0.15 | 0.35 | 0.60 |
(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 ,从而会导致 (症状)。
(3)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_。此物质是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作用后转变而成。临床上发现“血氨过多症Ⅱ”是由于一种酶的缺失导致血氨的升高。有位男患者的母亲也患有此病,经检查其父不含此致病基因,而他的姐姐是此基因的携带者,由此推断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属于 遗传。
28.有人用化学方法分析了大麦幼苗在
![]() |
(1)试问: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量与吸收水的量之间呈什么关系? 。
(2)这说明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 。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根吸收水分主要是由 引起的;而根吸收矿质元素则是一个 过程。
29.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树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它各种条件都相同)。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高度(cm) 日温( | 11 | 17 | 23 |
30 | — | 33.2 | 19.9 |
23 | 30.7 | 24.9 | 15.8 |
17 | 16.8 | 10.9 | — |
注:标“—”为该组合末做实验
(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 夜温 ;
幼苗生长最慢的温度组合是:日温 夜温 ;
(2)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
30.在保证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植物的部分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其中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确保图中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顺利进行,应适时向完全培养液中 。若将完全培养液换成镁元素不足的培养液,则该植株的新叶将从
处获得所需镁元素。下表中数据是将该种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植物生长过程受 元素和 元素影响最大。
最初干重(g) | 2个月后的干重(g) | ||||
只含水 | 含N、P不含K | 含N、K不含P | 含P、K不含N | 含N、P、K | |
0.083 | 0.12 | 0.81 | 0.13 | 0.14 | 0.83 |
(2)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三碳化合物)与C5(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C3含量
,C5含量 。
(3)显微镜下观察图中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其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若用同位素
①O2 ②CO2 ③水蒸气 ④葡萄糖 ⑤氨基酸 ⑥脂肪
31.使小鼠吸收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随即测定血浆中被标记的氨基酸量,10天后测定血浆中出现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定时测定某人空腹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 |
(1)据图-甲可知,氨基酸被利用的途径之一是 。小鼠血浆蛋白质总量保持动态平衡,更新50%所用的时间是 天。
(2)据图-乙可知
①此人血浆中 含量相对稳定, 含量逐渐增多。若此人空腹血糖约为140mg/dL,临床上称为 ,此变化趋势反映了体内储藏的 消耗增多,细胞对糖的利用量 。
②假如此人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也会 ,定时检测
尿液中 含量也可以说明这种变化。建议此人摄入营养时适当增加 。
32.下面甲、乙两图是在外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丙图中曲线①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曲线②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由漏斗向盛放种子的广口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的a点),丙图的曲线发生了变化。请根据图回答:
(1)曲线①在ab段上升的原因是 ;曲线②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②在d点后趋于平缓说明 。
(3)除上述所涉及的因素以外,影响乙装置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两点)
33.下图为玉米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细胞器,①~⑤表示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栽培玉米进行合理灌溉,利于d过程
在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
度时进行。
(2)玉米生长需K等矿质元素,K+进入
玉米细胞需要相应的载体和[ ] 。
(3)玉米是C4植物,光合作用能力较强,
其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为
。
(4)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疏松土壤,
目的是 。物质③要在[ ] 内利用。其结果是 。
(5)在阳光下,玉米体内的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该过程可以促进d过程的进行,而不促进K+的吸收。原因是
。
(6)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除了上面曾提到的管理措施外,请谈谈你的建议。
34.将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的某观赏花卉幼苗分成两组,分别置于
(1)上述结果表明,
(2)当向培养液中通入充足空气时,根吸收镁和铵的量增加。说明根吸收矿质
元素与 密切相关,其主要吸收方式是 。
(3)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根吸收矿质元素与吸收水分是 。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进行快速、大量繁殖此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A组花芽 | B组花芽 | C组花芽 | D组花芽 | E组花芽 | |
吲哚乙酸 | 0 | 3ppm | 3ppm | 0.03ppm | — |
细胞分裂素 | 0 | 0.2ppm | 0.002ppm | 1.0ppm | 0.2ppm |
花芽生长状况 | 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 组织 | 愈伤组织 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枝 | 稍生长 |
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 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的花芽形成的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是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
。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 组的培养基进行扩大生产。
35.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 。
② 。
⑵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
⑶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 方向移动。
⑷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 。
⑸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一)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一)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二)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36.为了检测植物体有机物的运输,科研和教学中常设计如下实验:选择四株长势相当的豆科植物,取其上部位相同、长势相当的健壮叶片按下图建立装置A、B、C、D,在玻璃器皿中分别充满放射性
植物器官 | 放射物含量 | |||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顶芽 | 3.1 | 0.0 | 4.9 | 0.0 |
叶 | 2.5 | 4.1 | 2.1 | 0.0 |
茎Z处 | 0.5 | 0.7 | 0.0 | 0.0 |
根 | 0.9 | 2.2 | 0.0 | 0.0 |
|
|
请分析问答:
⑴实验结束后测试A装置的顶芽、叶中、茎部Z处和根中的放射物,主要是
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产生的。
⑵根据装置A显示的数据可知,运往顶芽的物质比茎和根多,其主要原因是
。
⑶通过对装置B和装置C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装置A、B、C、D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装置 。
⑷造成装置D实验结果的原因主要是 。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A | B | D | C | B | B | D | C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A | D | D | D | C | B | D | B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D | C | C | D | D | C |
27.(1)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尿量很大,极度口渴
(2)降低;组织水肿
(3)尿素; 脱氨基 ; 伴X隐性
28.(1)没有关系 (2)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渗透作用;主动运输
29.(1)
30. (1)通入空气 培养液、老叶 N P(两空顺序可调)
(2)下降 上升 (3)四碳化合物(或“C4”) ①②③④⑤⑥
31.(1)合成蛋白质 10
(2)①血糖 血浆游离脂肪酸 高血糖 脂肪 减少
②增加 尿素 蛋白质类食物
32. (1)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 装置甲中种子呼吸产生的CO2进入装置乙,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达到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温度、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33.(1)小于 (2)[⑤] ATP
(3)含有个体较大、数量较多但里面不含基粒的叶绿体
(4)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c线粒体 与氢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5)吸收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两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意思对可得分)
(6)合理密植(或合理利用光能)、选取高产新品种、人工授粉(答出其中两项可得分)
34.(1)蒸腾作用
(2)根的呼吸作用 主动运输 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B、C、D(答案不全不给分) 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含量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比例(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 D
35.
⑴① ②
⑵温度 15 ⑶右(或右上) ⑷无光(或黑暗) ⑸(参见下图①、②各1分)
36.⑴糖类 叶绿体 ⑵顶芽的生命活动最旺盛
⑶茎中的放射物(或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运输的 A
⑷缺乏水分,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不能合成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