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易错选择题二
1.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异物不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
2. 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的部分肋骨就延长,使身体扁平,与太阳成直角,决定这种特性的是
A.向光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适应性
3.关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4.生物体中能形成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5. 下列哪组物质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A.糖元和脂肪 B.氨基酸和蛋白质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核苷酸和ATP
6.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中的哪种成分
A磷脂分子 B.核酸 C脂肪 D蛋白质
7. 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分裂的细胞 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8.把胰岛B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氨基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中,最后测得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追踪上述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先出现在
A.线粒体 B.细胞膜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9.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 花粉培育单倍体植株 B 芽发育成枝条
C 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 种子发育成植株
10. 右图是一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
其中错误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11.孙女从她的祖父那儿得到的染色体条数为
A.23 B.
12.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13.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所含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染色体进行复制 B.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4.在兔子的精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
A、4×10
15.下面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其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是
1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栽培蕃茄,对增产有利?
A.日温30度,夜温26度 B.昼夜恒温26度
C.日温26度,夜温15度 D.昼夜恒温15度
17.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最终可引起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减少,以下叙述最直接的原因是
A.CO2不足,固定形成的C3减少 B.C3还原所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
C.ATP与NADPH减少使水的光解减少 D.ADP、Pi、NADP+减少使水的光解减少
18.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若光照突然停止,其它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合成量的变化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合成量) C
19.右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
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
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
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20.下图表示根细胞液中三中物质随氧分压
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通过主动转运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到细胞吸水
C.糖的降低于K、N的增加没有关系
D.细胞膜上运输K比运输N的载体多
21.桃、迎春等植物在春天叶未长出时先开花,此时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D.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22.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H]产生于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呼吸作用第一阶段;
④呼吸作用第二阶段; ⑤呼吸作用第三阶段
A.①③⑤ B. 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3.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
24.右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的不同时期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初期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胚根长出后,进行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
C.种子萌发过程中核酸的含量保持不变
D.发芽的大麦粒里淀粉酶的含量高、活性大
25.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26. 下列成分中含有较多胰岛素的是
A、胰液 B、胆汁 C、小肠液 D、血液
27.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28.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
②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
③RH阴性血的红细胞膜不含D抗原,血清中则含有抗D凝集素
④RH阴性血中含有抗D凝集素是由供血者血液中红细胞膜上的D抗原作用的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29.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乙和丁的血液可被凝集;
经交叉配血试验,乙只能接受甲的血。据此推测这四个人的血型分别为
A、A型、B型、AB型、O型 B、O型、A型、B型、AB型
C、O型、AB型、A型、B型 D、O型、B型、A型、AB型
30.右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 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 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 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3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32.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 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3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4.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 ②③ B ①④
C ⑦④ D ①③
35.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6.基因型为AB/ab的个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有20%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0个精子,则从理论上讲可形成aB的精子
A 500个 B 1000个 C 2000个 D 2500个
37.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3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
39.粉色紫茉莉花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取其中9粒培育成植株后都开红花(A)。那
么,它的第10粒种子所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为
A. 100% B. 75% C. 50% D. 25%
40.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
A.12.5% B.25%
C.50% D.100%
41.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3:2:3 B.4:4:
42.3对等位基因(a,b和c)在1个常染色体上连锁排列。1个杂合体与1个隐性植株杂交,得到的配子及其数量见表;则3个基因a, c之间、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
ABC | 414 | abc | 386 |
aBc | 28 | AbC | 20 |
Abc | 70 | aBC | 80 |
abC | 1 | ABc | 1 |
A.15.2 5.0 B.5.0
43.两个基因型为 的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
交换,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未发生交换,则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 B、a b、A b、a B的数目分别是
A.4、4、1、1 B.3、3、1、
44.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45.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
A.3个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C.—核糖—磷酸基—核糖— 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46.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有肽键数为
A.21 B.18 C.15 D.12
47.某种DNA分子(①和②)有相同的碱基对(1000对),但它的碱基组成不同,①含有44%的G+C,②含有66%的G+C,在DNA的①和②中含有多少个T?
A、340、560 B、240、480 C、560、340 D、480、240
48. 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32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n条肽链中,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以及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数分别是
A. 20 2n B.800 n C. 400 n D.800 2n
49.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小麦新品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
A.某一优良品种 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 C.F1 D.F2
50.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51.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于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
52.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53.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右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A.XHY,XHXH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
54.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A.是一种诱变因素 B.引起染色体畸变 C.影响基因表达 D.改变了色素基因
55.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56.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600个 B.900个 C.1200个 D.1800个
57.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
58.一杂合体植株(二倍体)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获得纯合体的是
A.根 B.茎 C.叶 D.花粉
59.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B
60.光身长翅与毛身卷翅果蝇杂交后,F1代全为光身长翅。F1代雌果蝇的测交后代中,光身长翅∶光身卷翅∶毛身长翅∶毛身卷翅为4∶1∶1∶4,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A.5% B.10% C.20% D.25%
6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6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63.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 B
6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65.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症 D.多指症
66.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B.基因的核苷酸顺序能翻译成多肽
C.基因中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67.沙漠植物常具有较小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小。这是利于
A.减少呼吸作用 B.减少水分散失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不被动物食用
68.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69.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其原因是
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70.右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
B.牧草的根增加
C.分解者数量增加 D.牧草枯死量增加
71.为了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的测定项目是
A.CO2,P B.O2,CO2 C.N,DDT D.N,P
72.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捕食者数量增加 C.种群内疾病流行 D.种群繁殖率提高
73.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
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7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75.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76.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A.用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 B.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
C.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
D.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
77.玉米籽粒黄色对白色显性。现用白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
株所结籽粒中出现白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 ②外来花粉授粉 ③多倍体不育 ④未受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79.下列有关图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若甲图表示的是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关系,则N2
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B.丙图可以表示大多数动物的受精卵在卵裂期核质质量比值的变化趋势
C.若丁图表示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则a种群为S 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a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
D.乙图能够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的关系
80.用35P标记了K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81.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l,F。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1: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l:l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l
82.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
一定数量细胞的 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 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 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 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