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3

2014-5-11 0:36:22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3

1.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 类脂 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D.细胞质 蛋白质

2.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

(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

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

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

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

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B.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

C.据表推测凝乳酶的最适温度约为40℃左右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必定会发生凝乳

3.右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范围内,则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 较为准确的是

A.在OA段 B.在BC段

C.在BD段 D.在BA段

4.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

A.100%酵母菌进行发酵 

B.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

C.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

5.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6.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

A.敏感型   B.抗药型    C.抗药型:敏感型=3:1  D.抗药型:敏感型=1:1

7.右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细胞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变化。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题中研究的细胞位于根尖哪一区域?      

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研究表明细胞的呼吸速率在细胞周期中发生明显变化。分裂期对氧气的需求很低,而a阶段和c阶段的后期氧气吸收量都很高。C阶段后期耗氧多相当重要,它可以贮存相当多的    供应分裂期使用。

(3)图示结果表明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分裂间期的         阶段完成的。

(4)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       。分裂期的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5)本实验研究最可能采取的方法是          

8.科学家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

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

少暗反应所必需的酶系。根据右图所示的不完整

实验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1)①处理的方法是       ;分别

用吸管吸取A、B中等量且少量的溶液加入

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一滴

碘液,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是         

不能在A、B中直接加入碘液,每次取少量

溶液多次进行实验的做法遵循了实验设计原

则中的               

(2)为证明上述科学家的结论:叶肉细胞中

因缺少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根据材料设计

实验:A液、B液、酶系稀释液、清水、碘液

一瓶、试管两支、吸管一支、移液管两支(1mL)。

                    

                                           

                                                

                                                

结果:                                              

9.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

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

还可以来自于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外显

子的碱基数目不可能少于     

设酶①为一条肽链,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      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               

(4)右图所示Ⅱ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

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

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

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10.请填空回答: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农业生产要求作物的

产量、品质、抗生等性状在个体间、年度间表现一致。为达到上述要求

小麦可以从生产田(麦田)留种繁殖,因为组成小麦某一品种的所有植株都是基因组成相同的_________(纯合体,杂合体),它们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__种,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_________。种植玉米却必需年年购买杂交种子,因为一般利用玉米F1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是_______(纯合体,杂合体),其后代性状表现_________。

苹果是杂合体,在生产上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繁殖,所以后代能保持其特性。

11.科学家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

  (1)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紫色种皮的种子,可用于培育紫色种皮性状稳定遗传的花生新品种。假设花生种皮的紫色和红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文字简要叙述获得该新品种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平均数

12.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文本框: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

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

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kx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 Lkx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      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5)在大于800 Lkx光照下培养,有    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__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含)。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基因型是__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 Lkx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14.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15.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3)答案

1B  2D  3C  4C 5D 6B  7(1)分生区 线粒体 (2)ATP (3)b (4)分裂间期(或“a; c”) 分裂期细胞核中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信使RNA (5)同位素标记法(或元素示踪法)  8(1)加入纤维素酶等溶解  试管1中不变蓝,试管2中变蓝  平行重复原则 (2)①分别用同一支移液管取等量的A溶液放入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

②用另一支移液管分别取等量的清水、酶系稀释液放入标号3、4的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ATP、NADPH并放置在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③一段时间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向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两滴并观察现象    结果:试管3中不变蓝,试管4变蓝

9(1)食物 (2)6n;n-1 (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4)PPAaXHXb

10 纯合体,1,一致。杂合体,分离。无性繁殖(或答嫁接)。

11(1)获得的突变植株是杂合子  其自交所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2)分别种植这批紫色种皮种子 ,连续自交两代。若其中一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均具有紫色种皮,这些种子就是所需要的新品种(纯合子)

12

(1)

 
 

(3)1:1 杂合体  (4)A,a(或A和a)  不能  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13(1)aB Ab  (2)纤维素酶(果胶酶) (3)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4)愈伤组织 (5)2 甲乙两品种 48  AaBb  7/16

14

15(1)RrBb (2)RRbb  rrBB (3)可育  结实 24条 (4)可育  结实 24条(5)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