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使无芽的枝条容易扦插成活,
可以先用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
然后栽插。据图分析此时使用的生长
素溶液浓度最可能是 ( )
A.10-11mol/L
B.10-10mol/L
C.10-9mol/L
D.10-4mol/L
2.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多莉羊”三者均尾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必须用到卵细胞
C.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
A.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
B.B结构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
C.①中血糖浓度的调节与垂体有关
D.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4.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
5.“秋分”是北方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节,从种子入土到出苗,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与此过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初期以吸胀吸水为主 B.有机物含量下降,不合成新的有机物
C.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 D.细胞数目的增多是胚芽、胚根分生区活动的结果
6.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的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效应B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 B.只有效应B细胞具有产生分泌蛋白的功能
C.抗体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融合,杀灭抗原 D.抗体的分泌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
8.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是 ( )
A.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组成酶
B.初级代谢产物积累,不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D.一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9.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
10.关于右图所示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分,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
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单链总数的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T+C)的比例上
11.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将纯种矮秆玉米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这种高秆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 )
A.全部高秆 B.全部矮秆 C.高秆:矮秆=3:1 D.高秆:矮秆=1:1
12.在有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D.流入到狐的体内
13.Ⅰ下图为人体某局部代谢及其相互关系简图,A—F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联系有机物代谢过程的物质B最可能是 。
(2)当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物质E大量进入血液后,此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是 等。
(3)图中⑤过程是 作用,通过该过程所形成的氨基酸最多可能是 种,
该过程完成后,该细胞中氨基酸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 。物质F可以转变成
而排出体外。
(4)与图中①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
(5)人体血液中运输C的细胞中承担运输C的化合物是 。图中物质C的作用是 。
(6)下列关于脂肪肝的病因及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肝脏功能不好或磷脂合成减少时,脂蛋白合成受阻,易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B.合理营养,适当少吃油腻食物,既有利于防治脂肪肝,又有利于防止肥胖
C.肝脏细胞中过量的糖元大部分转变成脂肪储存,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D.吃一些含卵磷脂的食物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
Ⅱ 已知番茄植株有茸毛(A)对无茸毛(a)是显性,红果(B)对黄果(b)是显性。有茸毛番茄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且能减轻花叶病毒的感染,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假设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有茸毛番茄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植株中有茸毛与无茸毛的比例为 。
(2)现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有茸毛黄果番茄。预期其自交后代植株发育成熟时,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有 种;其中有茸毛黄果植株的基因型是 ,所占的比例为 。
(3)通过上述方法获得有茸毛黄果植株后,若欲大量生产该类型无病毒植株苗,应采用怎样的培育方法? ,请写出这种培育方法的大致过程:
。
1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
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
(2)另一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经过甲图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见乙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 |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
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见右图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图上图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
15.2006年11月,巫山县渝东珍稀植物园负责人透露:两个月前,该园的镇园之宝——我市最高的一株珍希龙舌兰根部腐烂,叶子萎缩、干枯。经植物专家全面体检和精心治疗,目前这株
|
图解中E代表蛋白质等有机物,则A代表的物质是 ,C代表的物质是 ,D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G是指根细胞产生的 。
(2)在对症冶疗上,除了挖沟排水外,专家还为龙舌兰建立了保暖温室。因为龙舌兰本是热带植物,其 性决定了温室 有利于其康复。温室使它的
提高,加快了新陈代谢的进行。
|
①图解中a代表 作用。
②请按图解的思路,写出三种必需矿质元素及其各自参与合成的b的名称:
,
,
。
(4)①若将此龙舌兰的一小团叶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则能在锥形瓶中长出一株龙舌兰。这是根据植物细胞的 理论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②把在锥形瓶中培育出的龙舌兰植株也栽培在此植物园中并进行相同的管理。那么它是否可能长得像母体一样高?为什么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6)答案
1D
13.Ⅰ(1)丙酮酸 (2)碳酸氢钠 (3)转氨基 12 不会 尿素 (4)高尔基体、线粒体
(5)血红蛋白 与氢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6)C
Ⅱ(1)2:1 (2)4、6、Aabb、1/6 (3)植物组织培养
离体的有茸毛黄果植株的茎尖或根尖
愈伤组织
根、芽
有茸毛黄果植株苗(或用文字叙述表达上述过程)。
14.(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到背光侧;图乙中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了,则植物将生长并弯向光源。
(2)①D>A=B>C ②D=A=B>C
(3)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或背光侧)弯曲 生长素不会向背光一侧转移(或感受光刺激的部分是胚芽鞘的尖端)
15.(1)氧气 ATP 矿质元素离子 酒精 (2)遗传 酶活性
(3)①蒸腾
②氮参与合成各种光合作用酶(或ATP或NADP+)
磷参与合成ATP(或NADP+) 镁参与合成叶绿素
(4)①全能性 ②可能 因为新个体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