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练试卷14

2014-5-11 0:36:22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综合试卷(十四)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

1.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0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应当为0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在菜田里需经常施入氮肥,但在原野的草地却不需要,原因是

 A.蔬菜会被收割               

B.草能利用空气中的氮

 C.草在含氮量较低的泥土中生长最好      

D.反硝化细菌在菜田中特别活跃

3.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4.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A.是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的结果,因此与遗传性无关

B.能降低细胞吸胀吸水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C.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的结果,因此不属于应激性反应

D.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植物的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了细胞分化,光合自养型     

B.进行了细胞分化,化能自养型

C.未进行细胞分化,光合自养性     

D.未进行细胞分化,异养型

6.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7.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的实验。根据图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豌豆茎的高度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B.花的着生位置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C.子一代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作去雄处理

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质粒只存在于细菌中,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真核细胞的基因由于含由不表达的片段,不能直接用于基因的表达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9.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不恰当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标记重捕法进行鼠种群密度的调查

C.用DNA探针快速、灵敏检测饮用水中的病毒含量

  D.用3H标志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

10.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1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

12.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小

 B.有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的信息素才能萌发

 C.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原理是负反馈调节

 D.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13.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和乙烯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与成熟  

B.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是受基因组控制的  

C.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1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是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 

D.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1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二倍体植物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17.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文本框: 个体数18.若右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19.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B.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为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人类应提倡优生优育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D.苯丙酮尿症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缺少一条常染色体

20.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出生率下降

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次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B.调查某地蚯蚓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C.“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D.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亿以内

23.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         B.细胞内色素减少

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

24.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25.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26.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27.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8.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正确叙述是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29.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30.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正确叙述是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B.受精作用、输血时要严格配血都与细胞识别有关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3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主要移动方向包括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组织液   D.淋巴→血浆

32.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行为会传染艾滋病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C.使用艾滋病患者用过的冲水马桶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33.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A.抗体     B.T细胞     C.B细胞     D.吞噬细胞

34.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广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能进化    

B.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C.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3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D.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37.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的活动可受大脑有意识控制

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接受刺激形成感觉

38.吞噬细胞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39.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40.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高三生物综合试卷(十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

41.(5分)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探究实验方案:

㈠实验目的:(略)

㈡实验材料、试剂和用具:大小、性别、生理状况、体色相似的两只蟾蜍;盐酸肾上腺素针剂(肾上腺素加盐酸适量,并加氯化钠适量使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1毫克/毫升);大烧杯,大培养皿(作烧杯盖用),注射器,纱布,棉花。

㈢实验步骤:

(1)选取两只体色相似的蟾蜍(不宜过深或太浅),用清水冲洗干净,以纱布轻轻地吸干。把它们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用大培养皿盖好,以免逃出。在烧杯上编号。

(2)取出一副注射器,吸取1支盐酸肾上腺素针剂。从1号烧杯中捉出蟾蜍,从它后腿背侧的皮肤下,注射1毫升肾上腺素,在拔出针头时,用棉球按住针孔,以免试剂从孔中流出。

(3)把注射过试剂的蟾蜍,放回1号大烧杯里,盖上培养皿。观察两只烧杯中蟾蜍背部皮肤颜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                               

                 

(2)上述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                          

                                  

(3)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42.(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问题:

  一对健康夫妇生下一男婴,一岁时脑出血死亡,二年后女方怀孕6个月时,经羊水及脐带血诊断为男孩且患血友病,遂引产。于是夫妇俩到广州中山医附属一院做试管婴儿。医生培养7个活体胚胎,抽取每个胚胎1~2个细胞检查后,选两个胚胎移植,最后一个移植成功,出生了一健康女婴,她是我国第三代试管婴儿。请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的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不同点在于                  

                 

(2)如果B、b表示血友病基因或正常基因,则父、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如果该夫妇再生一男孩,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3)医生抽取活体胚胎的1或2个细胞后,可通过观察           判断早期胚胎的性别。

(4)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两个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I、请将上图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术语:①                

                   

Ⅱ、上图中的③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Ⅲ、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而美国国会反对治疗性克隆。请你谈谈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43.(6分)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转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为             ,不同的基团为             

(3)a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为            

(4)在根尖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                 中,若在叶肉细胞中,还可出现在       中。

44.(5分)近几年来,各国屡次报道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生态平衡的事例。薇甘菊原产生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海南岛开始发现,内伶仃岛1996年开始受到薇甘菊的肆虐,一束束薇甘菊藤蔓交织成网,将其他植物覆盖绞杀致死,岛上25%的面积被其侵占,树林变为草地,猕猴等珍稀动物因缺乏食物而濒于灭绝。

(1)薇甘菊进入内伶仃岛内,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______________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2)薇甘菊对内伶仃岛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______            __ 

              ______                  _____等方面。

(3)针对上述情况,请你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可采取的防治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5分)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它培养基上。

 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③把平板(2)上与平板(3)上菌落相对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2)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3)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4)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生物综合试卷(十四)参考答案

一、二 选择题(40题,共9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

C

A

C

D

D

A

A

C

A

D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 项

D

B

C

C

C

C

C

C

C

D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 项

D

C

B

A

A

D

C

B

B

B

题 号

31

32

33

34

35

选 项

ABD

ABC

BC

AC

ACD

题 号

36

37

38

39

40

选 项

ABC

BD

ABC

BCD

BC

三、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41.(5分,每空1分)

(1)探究肾上腺素的对蟾蜍体色的影响    (2)作对照实验的蟾蜍应该注射等量的由盐酸适量和氯化钠适量配置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    (3)①1号蟾蜍皮肤颜色变深,2号蟾蜍皮肤颜色不变,说明肾上腺素能使蟾蜍皮肤颜色变深     ②1号蟾蜍皮肤颜色变浅,2号蟾蜍皮肤颜色不变,说明肾上腺素能使蟾蜍皮肤颜色变浅    ③1号和2号蟾蜍皮肤颜色都不变,说明肾上腺素对蟾蜍皮肤颜色无影响

42.(9分,每空1分)

(1)双亲生殖细胞都融合为合子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

(2)XBY、XBXb    1/2   (3)性染色体形态   女   XBXB     1/4

(4)I、①细胞核移植      ②内细胞团细胞   Ⅱ、细胞的分化

Ⅲ、(任意答对两点即可)①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②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③是在人为地制造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④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隆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43.(6分,每空1分)

(1)←    (2)磷酸基、碱基   五碳糖(b为脱氧核糖,c为核糖)

(3)RNA聚合酶    (4)细胞核、线粒体     叶绿体  

44.(5分,每空1分)

(1)“J”型  过度繁殖   资源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

(2)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    (3)生物防治:到“入侵者”的原产地寻找和引进其天敌。化学防治:筛选一些农药药品对其抑制作用 

45.(5分,每空1分)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选择混合菌种中的抗药性菌落   生物的突变率很低

(3)通过影印接种的方法,在没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获得了抗链霉素的菌落   

(4)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