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日测试十三

2014-5-11 0:36:22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日测试十三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2年高考题)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B.CO2进入叶绿体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D.细胞识别

2.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之前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这种结合的速率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快慢。图中a、b、c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不同细胞的葡萄糖的结合速率曲线。那么.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这三种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快慢的程度是:             (    )

A.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B.乙细胞的吸收最快、丙细胞次之

C.丙细胞的吸收最快、甲细胞次之D.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相似

3.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4.(06年广东卷)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    )

  A.抗体 B.胆固醇  C.维生素D  D.核酸

5.(07模拟:山东泰安二模理综)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表示人体胃、小肠中消化液的成分、pH及部分酶的最适pH。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淀粉酶在30℃时催化效率高,因此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B.水稻淀粉酶在a点与b点的化学本质不同

C.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D.胃酸的进入改变了小肠中的pH,因此小肠中的消化酶将失去活性

6.(2006届南通市一模)下列结构中,不能合成ATP的是 (    )

 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基质

7.如图3所示的曲线分别表示水稻幼苗(水稻A和水稻B)和小麦幼苗(小麦A和小麦B)在不同氧体积分数时CO2的释放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曲线表明直接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类型的因素是氧气浓度

 B.图中小麦A和水稻B两条曲线表示有氧呼吸时的速率

 C.在氧体积分数为7.8%时,水稻幼苗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

 D.在氧体积分数为7.8%时,水稻幼苗有氧呼吸生 成的ATP数量是无氧呼吸的6倍以上

8.下列①—④曲线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表述是: (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C4植物的a点值一般要比C3植物的低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若光照强度小于b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四个图中,能反映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有②和④图

9.(2007上海生物)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    )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 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若一个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用15N标记,经2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可能出现  (  )

A.25%或50%  B.50%  C.50%或75%或100%  D.50%或100%

11.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

 A.第二极体 B.卵原细胞 C.极体 D.卵细胞

12.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3.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抗病毒,抑肿瘤,抗衰老功能”、“可以益智健脑”的新一代基因营养的核酸保健品的宣传很热闹。对此你的理解是 (    )

 A.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

 B.核酸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物质,补充核酸可增加基因的修复能力和功能

 C.补充核酸可以使正常基因导入基因异常的细胞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D.核酸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将口服核酸作为基因营养纯属无稽之谈

14.( 2007南京市二模)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第—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有人认为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提出下列几种改进方法: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没置—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制剂,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 (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5.某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试计算该夫妇在理论上接连生出这样的两个男孩的几率为? (    )

A.1/8 B.1/16 C.1/64 D.1/32

16.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    )

A.1/9 B.1/ 4 C.1/36  D.1/18

17.(英才苑)假设一对夫妇的子代中患色盲的概率是a,不患色盲的概率是b,患白化的概率是c, 不患白 化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的后代中只患白化、色盲两种遗传病之一的孩 子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有几个? (  )

  ①ad+bc  ②1-ac-bd  ③a+c-2ac   ④b+d-2bd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18.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是 ( )

 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

 D.果蝇的白眼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9.(06模拟:成都高三摸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

A.1/4和1  B.3/4和0  C.1/4和0  D.3/4

20.(2000年高考题)一个二倍体生物群体中,一条常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可有8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那么在这个群体中,杂合基因型的总数可达 (    )

A、8种  B、16种  C、36种  D、28种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2005年高考题)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共同的特征有(  )

A.核膜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B.细胞形成较多突起

C.具有分泌功能       D.线粒体较丰富

22.若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细胞,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的合理解释可能是                        (      )

A.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B.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C.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D.实验材料是原生质体

23.(2006届南通市一模)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 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0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0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 CO2的吸收减少

D.H点C0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0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24.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对矮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他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C.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25.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RNA的复制  ③转录 ④逆转录 ⑤翻译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65分。

26.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表示的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__________状态的。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       _、[   ]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4)如果图中细胞膜是神经原轴突部分的细胞膜, Na+排出细胞的方式是[ ]   

(5)如果乙图的细胞外表示的是水分子,则C称为      

27.图一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二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作答。

(1)图一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      (填标号和名称):该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消失的结构有    (填标号和名称)。

(2)研究图二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3)若图二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⑥可能为            

(4)若图一是油脂腺细胞,参与油脂合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和参与图二所示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活动的细胞结构相比,不同的是    

28.右图表示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所有接头处均密封:

(1)实验结束时,U形管内有色水溶液的水平面怎样改变?解释你的回答。       ,                           

(2)B瓶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

(3)若给你提供一烧杯KOH溶液,描述并解释你将怎样在不用其他仪器的情况下,调整此实验装置,以证明小型哺乳动物吸收氧

                                       

                                       

29.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家属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冈为A,隐性基因为a),如系谱图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遗传;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遗传。(每空0.5分)

(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_____, Ⅲ9____________;

(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30.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是+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______单位/小时。

3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甲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其中的气体是________,这种气体扩散到B中被利用要穿过__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通过膜的方式为_________。假如C18O2作为该细胞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途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利用18O对相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 

请回答问题。

中午12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其他时段显示叶绿体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

(一)细胞不能无限增大,某同学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含酚酞的琼脂块代表细胞,探究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Ⅰ.方法步骤

(1)用小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同样大小边长为3cm的立方体,编号1、2、3。

(2)将以上三块琼脂块样品,浸入0.1%、0.2%、0.3%的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

(3)浸泡期间不要用勺子翻动琼脂块和挖动其表面。

(4)戴上手套,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

请找出上述实验方法步骤中错误之处          

Ⅱ.分析结果

某同学通过实验计算出样品相关数据入下表:

琼脂块样品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1号

54

27

2:1

2号

24

8

3:1

3号

6

1

6:1

 (1)三个样品中NaOH的扩散深度如何?       

 (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由此可反映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        

(二)根据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回答问题

(1)当细胞开始分裂时,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一极观察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2)为了让洋葱根尖的细胞彼此分散开,便于观察,实验中采取的操作有              

33.I.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本校高一年级有一位男生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这种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该男生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此病,这位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已知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2)该男生的基因型与他姑姑患病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 %。预测将来该男生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几率是   

 II.生物小组以纯合长翅果蝇幼虫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生物学实验:将长翅果蝇幼虫培养在正常温度为25℃的环境中,经过12天时间发育为长翅成虫果蝇;如果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请你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你的假说,并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说。

 (1)假说:             

 (2)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说:

 设计思路: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分析:               

                                      

                                      

 (3)假设残翅果蝇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现有一定数量的长翅和残翅果蝇(长翅对残翅为显性),请以最简捷的实验设计思路确定该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34.选做题:本题有A和B两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即可:如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题.(2004年高考题)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2)请据图1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

(3)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为0.8,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量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时的__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B题.下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请分析回答(16分):

  

(1)图中A和a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①和③叫做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细胞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该生物测交,后代有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种。

(4)该生物自交,后代有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不同于双亲的类型中,杂合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5)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__________

(6)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B的精子细胞,请在右边的圆圈内绘出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注明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组成情况。

(7)已知①上双链DNA分子中,其4种碱基数的百分比是: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称为a链的碱基中,22%是A,28%是C,那么与a链对应的b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及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日考试答案(1.20)

1.B 2.A 3.B 4.D 5.B 6.A 7.C 8.B 9.A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A 17.D 18.D 19.C 20.D 21.BCD 22.ABCD 23.AC 24.ABD 25.CD

26.(1)[A ]磷脂双分子层 运动 (2)[②]主动运输 [①]自由扩散 (3)选择透过性 (4)[②]主动运输 (5)水通道蛋白

27.(1)1线粒体、3细胞质基质、6叶绿体(基粒和基质)(2分,少写1项扣1分)

  4核,f:、5核膜、8液泡(2分,少写l项扣1分)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胰液(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分)

  (4)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体参与(2分)

28.(1)左低右高

由于恒温动物呼吸作用产热,导致密闭容器内温度升高,气压升高会引起U形管中有色水溶液水平面改变。

(2)对照实验

(3)将玻璃管AB的橡皮塞移开,将装KOH的烧杯悬挂在左边的玻璃瓶中,左边小哺乳动物由于呼吸吸收了O2,而释放CO2被KOH吸收,使左侧气压下降,导致U形管中水平面变为左高右低。

29.(1)x 隐性(或伴性) 常 隐性 (2)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3/8 1/16

30.(1) 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 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  (3)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 (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2分)   ⑸1.75

31.(1)O2;4;自由扩散;d;同位素示踪 (2)以较小的受光面积正对阳光,不被强光灼伤;

 使叶绿体能接受较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32.Ⅰ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立方体(1分);都浸入0.1%的NaOH溶液中(1分);浸泡期间要用勺子不断翻动琼脂块(1分)

Ⅱ(1)深度相同

  (2)减小 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二)(1)D

  (2)解离、用镊子把根尖弄碎、压片

33. (1)常  显  (2)100 1/4

  II.(1)假说:温度升高,酶的活性改变,通过影响代谢从而影响性状,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温度升高,导致相关基因突变,从而影响性状)(2分)

  (2)设计思路:将该短翅果蝇在25℃条件下培养繁殖(2分)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分析:如果子代全部是长翅,说明残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如果子代全部是残翅或者出现部分残翅,说明残翅是可遗传的变异,这是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2分)

  (3)选择多对长翅雄果蝇和残翅雌果蝇杂交,在正常情况下培养观察;如果子代果蝇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长翅和残翅,则不是伴性遗传;如果子代中所有雌果蝇均表现为长翅,雄果蝇表现为残翅,则为伴性遗传。(4分)

A.(1)叶绿体基质(2)① D C ② B(3)①4 2.5 ②16 ③54 ④1.4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暗反应的酶活性)

B.(1) 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

(2)4     3   (3)  9  , 4 , 2/3

 (4)  2  , 1:1 , 50%  。            

(5) 如右图(2分)(6)  24%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