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12月月考测试题

2014-5-11 0:36:22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12月月考测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它答案标号。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l N 14 0 16 Si 28 Fe 56 S 32 Cu 64

1.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D.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2.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①玉米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鸡的红细胞 ③大麦的根毛细胞 ④白菜的叶肉细胞  ⑤干种子细胞 ⑥人的小肠上皮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

3.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b点的位置与玉米的遗传特性和生长发育状况有关,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移动

B.a点叶肉中C5的含量较高,而C3的含量较低

C.当土壤中缺少N或Mg时,b点将右移

D.c点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凡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将被染成蓝色

4.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l)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含14C的细菌细胞

B.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ATP→14C6H12O6

C.小白兔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般不含18O,尿中的水都是H218O

D.给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马铃薯块茎细胞不可能产生含18O的乳酸

5.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B.人体排出的尿素是在肾脏中形成的

C.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为氮气

D.生物体内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

30.(22分)下图为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的模式图。图中a~g为物质,①~ ⑩ )为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1)a物质对光能转化为电能起关键作用,a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e→f的过程的反应式表示为                       

(2)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e对⑤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①过程的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⑦⑨⑩中可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___  _ (填序号)。⑧过程在肝细胞的    中完成。

(4)糖尿病人体内糖类物质代谢障碍,_________        分解代谢会明显加快,导致机体消瘦。

                    (5)人体内氨基酸代谢中的氨基转换作用主要在肝脏进行,作为肝功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GP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你认为这两种酶主要存在和起作用的场所应该在肝细胞的_________部位,它们催化形成的新氨基酸称为       氨基酸。

(6)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体内,由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谷氨酸的过程中,当谷氨酸增多时,可导致谷氨酸合成减少,其原因是__                         

31.(20分)回答下列问题

I、味精是家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将谷氨酸用碳酸钠中和而成。目前主要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谷氨酸。下图表示某容器中培养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曲线。

请回答:

(1)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是        

(2)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合均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数

20

18

22

20

细菌个数

103

97

105

95

该5mL培养液共含有细菌约    个。

(3)当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之比为4:1时,有利于延长图中的    段。如果想推迟de段的出现,可以采用         的方法。

(4)对照图a,在图b绘出表示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速率变化的曲线。

(5)当培养基中       下降时,发酵罐中有乳酸或琥珀酸出现。

II、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将重量相等,生长良好的水稻和菠菜幼苗放入具有营养液的瓶内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营养液由同一配方的矿质元素溶于自来水中制成。把栽有菠菜和水稻的瓶子平均分为A、B、C三组,各组的管理和生长状况如下表:(各组的其他实验条仵相同)。

实验组

管理

水稻生长状况

菠菜生长状况

A

营养液每天一换

B

营养液每7天一换

较差

C

营养液每15天一换

较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A组换下来的营养液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水稻吸收的Si多,而菠菜吸收的Ca多,原因是                            

(2)某同学突然发现加入营养液的矿质元素中不含Cu等必需元素,为什么A组植物都能很好生长呢?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一同学推测,C组菠菜生长差是因为缺少矿质元素造成的。便设计了如下实验:将C组菠菜分为两等份。一份栽培在新换的营养液中,并且营养液每天一换;另一份仍栽培在原瓶的培养液中。根据一段时间后,菠菜在新换的培养液中生活是否良好来验证实验假设。此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非选择题答题卡

30.(22分)(1) a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反应式                 

(2)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    _ (填序号)。          中完成。

(4) _________        分解代谢会明显加快

                    (5)肝细胞的_____  ____部位,  称为       氨基酸。

(6)其原因是__                               

31.(20分)回答下列问题

I、

(1)代谢类型是        

(2)约    个。

(3)图中的    段。采用         的方法。

(4)对照图a,在图b绘出表示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速率变化的曲线。

(5)       下降

II、(1)原因是                            

(2)可能的原因是                         

(3)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答案

DCCAC

30(1)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答叶绿素或色素不给分)NADP+ +2e + H+   NADPH 

(2)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蒸腾作用 

(3)  7、10  线粒体  (4)蛋白质和脂肪

(5)细胞质基质  非必需  

(6)谷氨酸与谷氨酸脱氢酶可逆性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   

31I、(1)异养需氧型

(2)2500

(3)bc 连续培养

(4)见右图

(5)溶氧

II、(1)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自来水中含有Cu等矿质元素

(3)不正确。因为新换的营养液中既含有必需的矿质元素,又含有充足的氧气。不能确定C组菠菜生长差一定是由于缺乏矿质元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