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册期中考试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酵母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减少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a和b的元素在细胞膜上都可以找到
B.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C.B的结构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b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右图
3.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4.在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造成酵母菌培养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培养缸没有置于光亮处 B.培养缸没有密封
C.没有通入空气 D.培养液不含有机成分
5.下列对甲——丁图的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 .甲图 Ⅱ 和 I 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B .乙图中,影响曲线 AB 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 .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D .丁图中,曲线 BC 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6.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7.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单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C.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
8.下列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 )
A.将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过氧化氢的甲乙两只试管中,乙试管中释放O2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将10%的淀粉酶和稀释10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只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将相同数量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只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只试管中,甲乙分别保温在
9.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②发生在叶绿体中
B.过程③④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③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D.若突然由光照变为黑暗,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会减少
10.下图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均可发生在( )
A.①③ B.②⑥
C.④⑤ D.③⑥
11.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14.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0%,在其中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15%,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25% B.20% C.15% D.35%
15.据CCTV-1台
A.这个实验证明了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一样
C.这些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D.这些干细胞可以生成更多种类、更有价值的人体细胞,将有助于更多的医学用途
二、非选择题
16、(1)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进行的结果,据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是 。
②若该染色体的双链DNA中,它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17% B.32% C.34% D.50%
③该染色体上控制黄身和朱红眼的两个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A不遵循 B.遵循
C.只遵循分离定律 D.只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④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能否全部表达? ,
原因是 。
Ⅱ.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 | 性 状 |
甲 乙 丙 丁 | 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长形 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长形 |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____。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其中F2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17.(9分)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________________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有8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图B中___________对应的区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为两条。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_______个子细胞;曲线中________对应的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在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18.(5分)右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个体5和个体7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__。
(3)若个体3和个体4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个体8和个体9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A | A | D | D | C | D | A | B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
B | D | B | A | B |
16、(1)①呈线性排列 ②A ③A ④不一定(或不能)。因为当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答出一点即可)
(1)乙或丙
(2)乙和丁、甲和丙 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1:1(2分)
(3)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2分,两个正确给1分) 乙和丙 1/9
17.(9分)
(1)i、d、m (2)Ⅰ和Ⅱ Ⅰ Ⅰ和Ⅲ k、l(n)
(3)(第二)极体 (4)
18.(5分)
(1)AaXBXb aaXBXB或aaXBXb (2)个体3 (3)1/4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