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最后一讲生物测试卷

2014-5-11 0:36:22下载本试卷

高考最后一讲生物测试卷

(生  物)

一、单选题:

1.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2.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mRNA、氨基酸  B.激素、神经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3.有关生物体内K+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红细胞膜内外K+分布不均匀不仅与膜蛋白的专一性有关,还与红细胞对氧气的利用有关

B.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C.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D.植物的块根、块茎中积累有机物与K+的供应有关

4.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        B.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分子的形成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D.细菌侵入引起体液免疫的过程

5.人体的胃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胃蛋白酶,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下面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无法从胃腺细胞中检测到胰岛素基因 

B.从这两种细胞分别提取到的信使RNA完全相同

C.胃腺细胞与胰岛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D.胃蛋白酶和胰岛素都是通过外排作用分泌的,此过程不消耗ATP

6.下列有关硝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的抗药基因在拟核  B.圆褐固氮菌合成的生长素属于初级代谢产物

C.硝化细菌和根瘤菌都是需氧型生物 D.豆科植物由于共生固氮菌的大量增殖而形成根瘤

7.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A.顶芽↖,根↘  B.顶芽↖,根↙

C.顶芽↗,根↘  D.顶芽↗,根↙

8.有关生物体内K+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红细胞膜内外K+分布不均匀不仅与膜蛋白的专一性有关,还与红细胞对氧气的利用有关

B.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C.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D.植物的块根、块茎中积累有机物与K+的供应有关

9.下图A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B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涉及的神经元性质相同。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④释放递质的方式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递质属于糖蛋自

  B.图B表示出了2个图A所示结构,⑥处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刺激图b点,会导致c点连续兴奋或抑制;刺激c点,b点不发生电位变化

  D.由于较多③结构的存在,增加了膜面积,故多吃神经组织有利于治疗脂肪肝

10.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11、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12.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13.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与之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

A.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B.基因的最末端

C.基因编码区内          D.基因编码区最末端的内含子中

14.为了解某种特定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你认为下列不恰当的操作是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随机分配小龙虾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体一致

C.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溶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环境下饲养

15.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吸收光的色素位于基粒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得到电子后的某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能使NADPH转变成NADP

C.分解水的部位在基粒,分解ATP和NADPH的部位在基质

D.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能使某些叶绿素b不断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

16.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身体就会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这时只要给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会恢复正常

B.基因治疗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C.如果人在幼年时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

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17、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D、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8、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9、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全部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都不对

20.若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活的洋葱根尖,1小时后洗去游离的15N标记的胸腺嘧啶。几小时后,检测放射性;若用15N标记的尿嘧啶处理另一同样的材料,1小时后洗去游离的15N标记的尿嘧啶。几小时后,检测放射性。其结果是(   )

A.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都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2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主要靠激素调节,后天性行为主要靠神经调节  

B.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

C.动物的性行为主要由性激素来决定  D.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的行为无关

22.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23.下列关于个体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

A.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相比较,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一种特有的结构――羊膜

B.某池塘中小蝌蚪只长大未见变态成青蛙,有可能水及周围环境中缺少碘

C.给已去掉雄蕊尚未受粉的甲梨树授以另一品种乙梨树花粉,甲梨树当年结果实的口味介于甲与乙之间

D.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指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4.牛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基因重组   B.DNA解旋  C.基因的转录 D.基因突变

25.若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块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26.下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所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图中的②合成好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7.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A.外显子   B.编码区    C.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非编码区

28.用相应的水解酶处理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得到的水解产物分别是:

A、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B、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29.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的培养液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再加入氨基嘌呤可筛选出某种细胞。在培养液中存在的细胞种类及筛选出的细胞分别是(  )

   A.三种 杂交瘤细胞      B.五种  骨髓瘤细胞

   C.五种 杂交瘤细胞      D.一种  杂交瘤细胞

30.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31.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蝇

3

1

0

0

雄蝇

3

1

3

1

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BXb、AaXBY     B.BbXAXa、BbXAY 

C.AaBb、AaBb       D.AABb、AaBB

32.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

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   D.用基因替换的方当治疗21三体综合症

33.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表示:

         秋水仙素

二倍体西瓜幼苗    → 四倍体

             (♀)     三倍体

             二倍体      (♀)   → 无子西瓜

             (♂)    二倍体

                    (♂)

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34 右图为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35. 基因自由组合,如果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  )

   A. 1:3,1:2:1和3:1                B. 3:1,4:1和1:3

     C. 1:2:1,4:1和3:1               D. 3:1,3:1和1:4

36.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尿中仍然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   )

①肾小管、集合管病变,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  ②接受胰岛素刺激的受体细胞功能失常  ③胰岛B细胞受损     ④胰岛A细胞受损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37.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6.2kb大小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

38.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9.下列关于个体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

A.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相比较,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一种特有的结构――羊膜

B.某池塘中小蝌蚪只长大未见变态成青蛙,有可能水及周围环境中缺少碘

C.给已去掉雄蕊尚未受粉的甲梨树授以另一品种乙梨树的花粉,甲梨树当年结的果实的口味介于甲与乙之间

D.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指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40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B.培养时间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C.蔗糖溶液浓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D.蔗糖溶液浓度越大,培养时间越长,花粉的萌发率越大

41.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下表为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繁殖l代所用的时间(min)。根据表格可直接得出哪项结论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时间

  860

  120

  90

  40

  29

  22

  1 5

  2 0

  80

  A.10℃时细菌繁殖最快      B.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

C.低温可抑制细菌繁殖      D.酶的活性受时间控制

42.下列①~③分别是根据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③若丙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⑨

43、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矿质离子的载体至少有(  )

  A 14种      B.16种       C.17种       D.几十种

44.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内容

方法

实验要点

A

人群中遗传病

实际调查法

一定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

种群密度

取样调查法

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

C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人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一定要在散射光下

D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实际调查、实验法等

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45.DNA疫苗是用于激发人体产生主动免疫的一种新兴疫苗,这种疫苗的作用原理是:

A.让病原体DNA直接作为抗原,引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B.让病原体抗原DNA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引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C.让病原体DNA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减毒病原体,引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D.让抗病原体抗体DNA在人体非B淋巴细胞内表达,使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能力

1-5 BBACC6、 C7、D8、A9、C10、B11、D12、D13、C14、A15、C16、B17、C18、D19、D20、A

 21-24 BBBA25、C26A27、B28、C29、B30、B31-35 BDCDA36、B37、D。38、C39、B40、D41、 C42、B43、A44、D45、B

二、多选题:

1.对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分子内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         D.它的合成通常需要氧气或光能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内质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B.可与细胞核外膜、细胞膜、线粒体外膜相连

C.与蛋白质、糖类、脂质形成有关  D.能对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转运并分泌

3.能够实现种间基因交流的是

A.基因工程    B.植物细胞工程    C.动物细胞培养  D.杂交育种

4.对硝化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利用氨为其提供氮源         B.含有核糖体不含有叶绿体

C.既含DNA又含RNA,且既有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又有质粒DNA

D.在自身的遗传中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A和D,C和D可以进行生物固氮

B.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存在于C和D细胞中

D.与C细胞相比,B细胞中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6.右边的图示表明,某种原核生物通过一套酶系统将某种原料转变成自身必需的氨基酸3,根据图示选出错误的结论  ( )

  A.氨基酸3是该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

B.氨基酸3含量的增加,能够抑制酶1的活性,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

C.如果基因2发生突变,则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2或3才能使该生物正常生长

  D.如果要利用该生物生产氨基酸2,可以选育出不能合成酶3的菌种,但需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氨基酸3培养

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第二次使用清水或蒸馏水的目的是  (  )

  A.在DNA粗提取和鉴定过程中,目的是析出DNA黏稠物

  B.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目的是使分离后的细胞复原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离实验”制作装片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漂洗

  D.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时间过长时,目的是防止装片上细胞脱水死亡

8.当血液流经肝脏后,下列各指标项会上升的是    (   )

     A.氧分压            B.饥饿时血糖浓度    C.尿素绝对含量      D.PH值

9、下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2天开始

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18天开始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D、效应B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10.关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则是不利的

11.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描述,错误的是( )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淀粉和糖元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12.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生素属于初级代谢产物,是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物

  B.组成酶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诱导酶的合成仅受环境控制

  C.微生物自身引起酶活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酶结构发生可逆性变化

D.通过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细胞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有机物

13.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能力

D.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14.下列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者都必需通过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才能表达性状

C.两者的子代都有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D.正交与反交所产生的子代性状,细胞核遗传总是相同,而细胞质遗传总是不同

15.将人的某种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一般不能正常表达。可能的解释是

A.大肠杆菌不能正确切除基因中的内含子     B.目的基因被限制性内切酶破坏

C.人与大肠杆菌使用遗传密码完全不同      D.人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不同

 

16.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1~t2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B.若在S型曲线中种群最大数量为N,

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 

D.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16ABC

17.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此引入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7、 BD       

文本框: 数 量文本框: 数 量


A.在A期间,若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

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是捕食关系

18.小李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

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

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

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

-6

-4

-2

0

+2

+5

+10

乙缸

-10

-10

-10

-10

-10

-10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没有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C.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D.甲缸在45W时氧气的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19.在验证酶的特性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温度影响时,需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严格控制在不同的温度中观察反应结果

B.验证pH影响时,需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严格控制在不同的pH中观察反应结果

C.验证高效性时,应用无机催化剂作对照

D.验证实验中,如反应过快而影响观察时,可将酶进行稀释

2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第二次使用清水或蒸馏水的目的是  (  )

  A.在DNA粗提取和鉴定过程中,目的是析出DNA黏稠物

  B.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目的是使分离后的细胞复原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离实验”制作装片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漂洗

  D.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时间过长时,目的是防止装片上细胞脱水死亡

1、  BCD2、ABC3、AB4、ABD5、ACD6、BC7、ABD8、BC9、ACD10、ABD11、ACD12、ABD13、AC

14、ABC15、AB18、AD19、CD20、ABD

三、非选题:

1、下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是哪类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该结构只有通过      才能观察到。

(2)在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     现象。

(3)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葡萄糖在细胞的[   ](填序号)中进行       的结果。

(4)具有该细胞的生物,最可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不可能是处于第      营养级。

(5)该图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7)如果该细胞表面附有某种免疫球蛋白,则当相应的抗原再次进入时将会引起        

(8)根据乙图推断,该动物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可能。该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1、(1)动物   电子显微镜

(2)9  12失水(或皱缩)(3)3   无氧呼吸(4)消费者   第一(5)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6)[9]核糖体[10]中心体

(7)过敏反应(8)  见右图

2.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若用于SARS的预防上,则宜采用_______细胞。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_______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形成的。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4)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______________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淋巴细胞相比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要能清晰地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的____           处理。

(5)融合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定的流动性 (2)SARS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效应B细胞,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3)造血干细胞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有丝,加倍,龙胆紫 (5)无限增值,产生单一抗体

3.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育种”的方式培育高产优良品种。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高产基因,现有AABB和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取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由AABB品种和aabb品种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④到⑤过程称为           育种,该育种方法的特点是                 

(2)⑥的育种方法是人工诱变育种,在实际进行此种方法育种时,最好选用AABB的品种进行,其理由是                             

                      

(3)若抗病毒基因C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病毒基因,选用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             ,其成功的标志是               。 

3、(1)杂交育种  单倍体  可获得纯合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选用AABB类型人工诱变,若有AABb类型出现,只要让其自交一代,就可选出AAbb类型品种;采用aabb类型人工诱变,若有Aabb类型出现,需要让其自交6-7代,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AAbb类型品种,

 3)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抗病毒基因得以表达(植物有抗虫能力)

4.下面是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的部分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无菌自来水

NH4NO3

MgSO4

KNO3

KHPO4

KH2PO4

1000ml

5g

1g

1g

0.2g

0.2g

(1)如果用此培养基培养酵母菌,请用曲线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酵母菌数量变化趋势。

 

(2)酵母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通过发酵工程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味精,上表配方中至少要加入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培养基的C/N比为4:1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迅速,而不积累谷氨酸。那么此时它的体内是否还合成谷氨酸?___________;合成的话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浓度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5)若在此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某种成分,构成甲培养基;加入另一种成分,构成乙培养基。两培养基及其他培养条件都适合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现从甲中取少量处于对数期的细菌,接种在乙中。则在接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细菌在乙中的状况与原先在甲中的状况相比,可能会改变的是________。

A.组成酶种类 B.诱导酶种类  C.mRNA种类  D.细胞的大小

(6)菌种选育的方法有多种。早期人们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提高了青霉素的产量。随着技术发展,人们除了采用这类方法外,还开始用            等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出合乎人们要求的更多的产品。

(7)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同,发酵工程中培养基的种类属于    

(8)发酵过程,除了要检测发酵进程外,还要及时添加培养基组分;同时,要严格控制

                       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4.(1) (2)酵母菌有核膜  酵母菌的基因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3)有机碳源和生长因子 谷氨酸棒状杆菌为异养生物 (4)合成  合成自身蛋白质  否  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过度失水死亡(5)BCD  (6)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7) 液体、天然培养基(8)温度、PH、溶氧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赤霉素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小组的研究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3)现要进一步探究红豆杉种子萌发所需赤霉素的适宜浓度,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实验统计的表格。

5(1)探究赤霉素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2)①将种皮破损有利于红豆杉种子萌发;②在适宜温度下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利于种子萌发.

(3)将若干大小相同的红豆杉种子的种皮破损;

取10个大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粒种皮破损的种子,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置于40℃的恒温箱中浸泡24h;

然后取出,并分别播种;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其发芽数目。

(注:若赤霉素溶液浓度设置少于10个或每组种子数少于30粒,要适当扣分)

(4)(表中栏目要涉及:编号、浓度、发芽率)

编号

浓度

发芽数目

发芽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6.某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下图表示该基因的片段及其相应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与该基因片段相关的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丝氨酸(UCG、UCU、UCC、UCA、AGU、AGC);缬氨酸(GUA、GUU、GUC、GUG);甘氨酸(GGU、GGG、GGA、GGC);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A、UGA、UAG)。

  (1)具有该基因的细胞属于        细胞。

  (2)该图所示的过程与合成DNA的过程相比,不同的是以        为模板。

  (3)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在上图箭头②处的碱基“T”丢失了,该变异基因指导合成肽链的最后一个氨基酸是        。

  (4)当上图箭头①由T变成G时,这种突变结果对该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是           

  (5)若该基因平均每个内含子有210个碱基对,平均每个外显子含有147个碱基对,则该基因共含有        个碱基对。该基因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        个。

6(1)真核  (2)DNA的一条链  (3)甘氨酸  (4)无影响   (5)多于861  146

7、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对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看图后回答:

(1)右图包含了免疫过程的哪两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HCⅡ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____________,

它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3)B细胞形成M、E细胞的过程是细胞

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M、E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是_____________细胞,它在什么情况下形成E细胞?________________。E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细胞的作用是分泌________________,主要参与________________免疫。

(5)下图是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

图中C、D两个过程表示细胞免疫的        阶段。在此免疫过程中,C图中的        细胞还能通过释放      来加强杀伤力。艾滋病病毒(HIV)正是侵染的这种细胞,当这种细胞逐渐消耗殆尽时题(4)的免疫方式是否会否受到较大的影响?      

7、(1)感应、反应  2)糖蛋白  识别  3)增殖、分化  相同

B细胞有丝分裂而来,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4)记忆  同种抗原再次侵袭  效应B  是由B增殖分化,且含有大量的内质网。

抗体  体液(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 淋巴因子  会

8、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ATT- ,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I的—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某特定DNA分子经扩增后,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I、限制性内切酶Ⅱ切割,然后通过聚丙烯凝胶电泳将各切段分离,得到以下结果A、B,请分析回答。

(1)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    中,其特点是                。

(2)该DNA分子上有    限制性内切酶I的切点;如果用酶I、酶Ⅱ同时处理该DNA分子,并进行电泳,将可以看到       条带。

(3)若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4)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DNA同源性鉴定吗?简要说明理由。                

(5)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在什么情况下能连接起来?    

8、(1)微生物   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23 5  3


(4)可以  同源性越大的二个DNA分子电泳结果越相似(5)不同的限制酶产生互补的末端

9.下图是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分解者未单独标出)

(1)图中接通物质循环的三级结构是[ ]     、[ ]     、[ ]    

(2)若循环的物质是硫,图中由b→a的形式是      ,由

a→c的主要形式是      ,a→b表示    

(3)若循环的物质是氮,则b→a的形式是       

b→a的途径有          

(4)图中b表示     

(5)环境污染使物质循环回路发生障碍。这一障碍常发生在         过程中。

9.(1a生产者  cde消费者  b中的分解者  2SO42 SO2 有机物中的硫  枯枝落叶(3N2  NO2 NO2NH4+ 微生物固氮  闪电固氮 化肥厂固氮

4)无机环境与分解者  5ba  b中的分解者

10.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某研究小组在学校实验田中以某种豆类作物为对象开展了研究,他们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播种了数量不等的种子.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果实成熟后,统计数据如表1.请分析回答:       

  表1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以下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出“区域植株数”与“每植株所结荚果数”、“每荚果所含种子数”的关系:

(2)根据表中数据,还不足以确定哪一区域的种植密度是最合理的,请你指出还应做什么工作?

(3)你认为通过现有数据分析,研究小组能得出什么结论?

(4)若进一步增加每区域种植的植株数的话,大豆产量的变化趋势如何?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说明原因.

10(1)见下图

要求:横、纵坐标的名称、数字标清楚;准确描点、绘制曲线;标上曲线名称.  

(2)他们还应统计每个区域所生产种子的质量.

(3)大豆的种植密度越大,每株大豆荚果的数目越少,而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的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4)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减产.因为种内斗争加剧,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阳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 

11.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各种植物的开花都与昼夜光暗的长度有关即光周期有关。菊花需要每天短于10h的日照才能开花。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光照期的长短,还是黑暗期的长短”并不明确。某学校研究小组将菊花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探究,请你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分析。

表一 将菊花置于不同组合的连续光照期和黑暗期中,实验结果如下:

光照期(h)

  10

  10

  L0

  10

  10

  L0

黑暗期(h)

  12

  13

  14

  15

  16

  17

实验结果

不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开花

  开花

  开花

(1)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对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有何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将菊花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照期(h)

  14

  16

  18

  14

  16

  18

黑暗期(h)

  13

  13

  13

  15

  15

  15

实验结果

  不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开花

  开花

  开花

(2)该实验是否支持你的上述结论?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植物开花均是在其他条件适宜,连续光照、黑暗处理下得到的,但在实验处理的黑暗期中插入瞬间光照,或光照期间插入瞬间黑暗,植物还能否开花呢?请你利用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材料和用具:长势基本相同的菊花若干盆,遮光物(黑布罩或黑塑料罩),光源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光周期原理如何使菊花提前或晚开花?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1)影响菊花开花的的关键因素不是光照时间的长短,而是黑暗时间的长短

(2)支持  由实验结果可知,当黑暗时间足够长时,无论光照时间长短,菊花都开花,相反则菊花不开花

(3)第一步:取长势基本相同的菊花两盆,编号为A,B

第二步:将两盆菊花均在其他条件适宜,连续光照10h和连续黑暗条件下培养,但A盆菊花连续15h黑暗条件下培养时插入瞬间光照,B盆菊花连续10h光照条件下培养时插入瞬间黑暗(2分)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结果:A盆开花,B盆不开花,结论:瞬间光照不影响开花,瞬间黑暗影响开花

结果:A盆不开花,B盆开花,结论:瞬间光照影响开花,瞬间黑暗不影响开花

结果:A盆开花,B盆开花,结论:瞬间光照不影响开花,瞬间黑暗不影响开花

结果:A盆不开花,B盆不开花,结论:瞬间光照影响开花,瞬间黑暗影响开花

(4)增加或减少菊花所处的黑暗时间;在秋天减少菊花所处的黑暗时间(增加一天内的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开花延迟(如在元旦开花),其他合理答案亦给分

12、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              。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      

(2)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一般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             

(3)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右图),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12、(1)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  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八倍体

(2)将杂交后代与普通小麦反复杂交

(3)①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②种群基因频率 ③生殖隔离

13、根据所做实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做研究性课题《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行花粉培养时,一定要将花粉洒落在溶液的液面上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少数学生在做上述试验时,发生鼻炎或哮喘等症状,这种现象叫_________。这是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造成局部组织液___________(增多或减少)。

(3)蜜蜂采集花粉酿蜜,这种行为叫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只能在秋末冬初开花,这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_影响。

(4)育种工作者将离体花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赤人工诱导获得正常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假定已知茎的高度遗传受细胞核中基因控制)。

Ⅰ.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Ⅱ.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Ⅲ.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Ⅳ.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

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结果。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保障氧气供给。(2)过敏,增加。(3)本能,阳光(日照长短)。

(4)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单倍体育种优点:有效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

(5) 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14、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对底物的脱氢氧化过程。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氧化态时呈蓝色,还原态时呈无色。比色计可测定光源透过溶液后的蓝光强弱变化,从而确定溶液蓝色的深浅。为研究不同呼吸底物对酵母菌呼吸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内加入lOmL酵母菌悬浮液、O.5%的适量葡萄糖液和lmL 0.1%亚甲基蓝溶液,封口后置于30℃水浴中维持20min,这段时间内,每隔2min用比色计测量一次蓝光透过试管的百分率(开始时蓝光透过率为100%)。

②分别用等量的0.5%蔗糖溶液和O.5%的乳糖溶液代替葡萄糖,重复上述实验。

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 酵母菌细胞区别于乳酸菌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

⑵ 写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⑶ 在上述实验中,亚甲基蓝失去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

⑷ 酵母菌对蔗糖和葡萄糖利用情况有何区别?

⑸ 为什么要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完成实验?

⑹ 实验表明,实验室培养酵母菌不能用哪一种糖?

14.⑴ 有成形的细胞核(或有核膜、核仁)

    

⑵ C6H12O6 → 2C2H50H(酒精) + 2C02 + 能量

  ⑶ 呼吸作用脱下的氢还原了处于氧化状态的亚甲基蓝

  ⑷ 对蔗糖的利用速率不变,对葡萄糖的利用先快后慢

  ⑸ 防止微生物污染培养液,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⑹ 乳糖

15科学家们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必需的酶系。根据下图所示的不完整实验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1) ①处理的方法是         ;分别用吸管

吸取A、B中等量且少量的溶液加入标号为1、2的两

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一滴碘液,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不能在A、B中直接加入碘液,且

每次取少量B溶液进行实验的做法遵循了实验设计原

则中的      

(2)为证明上述科学家的结论:叶肉细胞中因缺

(3)少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根据材料设计实验:

A液、B液、酶系稀释液、ATP、NADPH、CO2、清水、

碘液一瓶、试管两支、吸管一支、移液管两支(1 mL)。

                              ;  ②                                

                                 ;

结果:                               

15、(1) 加入纤维素酶等溶解 试管1中不变蓝,试管2中变蓝 平行重复原则 (2)①分别用同一支移液管取等量的A溶液放入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 ②用另一支移液管先后取等量的清水及酶系稀释液放入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ATP、NADPH后放置在含有高浓度CO2的环境中  ③一段时间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向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两滴并观察现象 结果:试管3中不变蓝,试管4中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