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高三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基因表达受阻,新陈代谢减慢
B.细胞分化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稳定性差异前,细胞内部就已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
C.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生产香料、色素、杀虫剂等,也可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
2.下图字母中代表的时期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只有A B. 只有A 和D C.A、B和 D D. B、C和D
3.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4.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多尿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成糖类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转变成糖类时,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了大量的尿素需要排出
5.在活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错误的是
A.既可以原核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进行
B.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6.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三磷酸腺苷和辅酶Ⅱ含量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代表动物胚胎发育卵裂过程每个细胞中DNA含量和细胞体积的变化
7.位于人体内的神经元的功能分段,以下面模式图表示。下列据图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B.Ⅰ部位和Ⅳ部位均含有线粒体
C.神经元的细胞核一般存在于Ⅳ部位
D.一旦Ⅱ部位发生冲动,传导到Ⅳ部位,就能引发Ⅳ释放兴奋性递质
8.如果一个种群中存在着某一对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是 50 % ,一段时间后,比例变化为 5 %和 95 %。据此进行以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种群很可能能进行有性生殖
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频率提高的基因更适应环境
D.这对相对性状中有 95 %个体表现适应环境的性状
9.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A.下移、右移、下移
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上移、右移、上移
10.下列关于氮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无法直接为一般动、植物体所利用
B.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种与植物共生的真菌
C.氮在土壤中必须转换成硝酸盐,才能为生物体吸收
D.微生物中只有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
11.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
B.若b>0.
C.丙种群个体对c的平均值肯定大于丁种群个体对d的平均值
D.甲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最基础的底部
12.用基本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定时测试细胞数目,并在 a 、 b两点分别加入两种营养物质,甲和乙是细胞中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a 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的合成有阻遏作用
B. b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对甲合成有促进作用
C.甲和乙两种酶都是诱导酶。
D.甲和乙两种酶的合成量不影响细菌繁殖
13.当人体缺铁时,细胞pH的变化及引起这种变化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二氧化碳 B.降低、乳酸 C.升高、二氧化碳 D.升高、乳酸
14. 下面给出的基因模型中示出多肽肌肉酶的染色体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标明了转录的起始部位(ini)和终止部位(ter),起始密码子的位点(sta)和终止密码子位点(sto),以及基因中内含子的界限(↓)。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但未按比例画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这种肌肉酶多肽是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的
B.翻译使用的 mRNA是由4100个核苷酸组成的
C.内含子含有3200个碱基对
D.编码区含有4100个碱基对
15.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型,XYY个体,外貌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有生育能力,2n=47,XYY。假如有一个XYY男人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男性产生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型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第Ⅱ卷(共40分)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得分 |
|
|
|
|
二、非选择题
16.(8分)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
(1)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产生的O2在C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过程实现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7.(10分)科学家想培育能产牛奶的羊,构想过程如下图所示
(1)A过程用到的工具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羊3 和小羊c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为使牛乳蛋白基因在羊的后代长期保持,可将__________体细胞的细胞核转入
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
18.(10分)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
①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成两组,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
②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胃甲状腺激素溶液适量,给予乙组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室温恒定条件下饲养一定时间。
③用耗氧量测定装置和小动物活动测定仪分别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
(1)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方案补充后的结果预测与分析:
19.(12分)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ZW表示,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用ZZ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基因在Z染色体上。则正常雌芦花鸡与正常非芦花雄鸡交配,子一代的表现型,雄的都是______,雌的都是___________,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个火鸡养殖场的良种火鸡中,出现了遗传性白化症。该场有11只健康而正常的种公禽,在检查它们的子代时,发现有4只产生过患白化症的火鸡。为此养殖场将这4只种公禽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禽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它们全都是雌的。请回答:
①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另一个养殖场以低价收购了这342只幼火鸡,欲从其中正常的幼火鸡里选育出不含白化症基因的良种火鸡。请你为这家养殖场设计淘汰选育方案。
期末考试生物答案
1.C 2.B 3.B 4.D 5.B 6.D 7.B 8.D 9.A 10.A 11.C12.A 13.B 14.B 15.C
16.(8分)(1)ATP
(2)叶绿体的基质中
(3)与氢结合而形成水
(4)将ATP和 N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7.(每空2分,共10分)
(1)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2)细胞分裂 (答出细胞分化的不给分)
(3)不相同
(4)转基因小羊(小羊a或小羊b或小羊c) 去核的卵
18.(10分)(1)分组后(或分组前)应该用耗氧量测定装置和小动物活动测定仪分别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2分)
(2)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2分);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2分)。(如果答“给药前后,甲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增加显著,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变化不显著”也给全分)
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加。(4分)
19.(12分)(1)芦花(1分);非芦花(1分);雄芦花:雄非芦花:雌芦花:雌非芦花=1:1:1:1(雌雄中芦花与非芦花都各占一半)(2分)
(2)①Z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伴Z染色体隐性遗传)(2分)
② 全部正常雌火鸡(ZAW)可以放心地保留(2分),对于雄火鸡(ZA ZA , ZA Za ) 将其饲养成熟后分别与表型正常的雌火鸡作一次交配(2分),若子代中无白化火鸡出现则原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可以保存;否则,就将原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禽淘汰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