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暑期生物测试卷

2014-5-11 0:36:23下载本试卷

高三暑期生物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分别在I、II、III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则I、II、III三个研钵中的溶液颜色分别是(  )

A.几乎无色、黄绿色、深绿色      B.深绿色、几乎无色、黄绿色

C.黄绿色、深绿色、几乎无色      D.黄绿色、几乎无色、深绿色

2、完成下列实验所用到的实验技术手段,依次是:①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③无子番茄的培育   

A.余烬复燃法、纸层析、生长素处理  B.同位素示踪、过滤、秋水仙素处理

C.余烬复燃法、过滤、生长素处理   D.同位素示踪、纸层析、生长素处理

3、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一和提取液二。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D.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4、下图中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5、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6、下面列出了若干种研究矿质元素X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  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 ③不用基质,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 ④以土壤为基质,浇蒸馏水 

⑤以沙土为基质,浇“完全营养液”  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  ⑦不用基质,只用含X元素的蒸馏水  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

A、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            B、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

C、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

7、如图所示,将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装入试管中,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哪条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  

A.绿光       B.红光  

C.红橙光、蓝紫光 D.黄光

8、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

A.④⑤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9、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的核物质和析出含DNA的黏稠物的操作过程中均用到蒸馏水,其作用在于   

A.前者用来溶解血细胞,后者用来溶解DNA

B.前者使血细胞吸水破裂,后者用来稀释NaCl溶液

C.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后者用来提取DNA

D.前者使DNA从核中释放出来,后者使DNA析出

10、下面的4个家系图,黑色是遗传病的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丁

B、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2.5%

C、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D、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的携带者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1、(7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标本的     

A.体积  B.表面积 C.保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A.2个 B.4个C.16个D.32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擦镜纸揩试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方,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 cm~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12、(4分)盛夏,某同学为探究维持小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设计并制作了三个小生态瓶。封闭、相同的透明标本瓶内装入等量的细沙、澄清池水(至瓶高的4/5)、2只金鱼藻、少许浮萍、2只螺蛳、2只小活虾。甲瓶置于墙角处,乙瓶置于直射强光下,丙瓶置于较强散射光下,三者均不再移动位置。请回答:

(1)瓶中与金鱼藻营养功能相同的生物有                等。

(2)三个小生态瓶,寿命最长的应是          瓶。该瓶中的螺蛳只有通过水中微生物的作用,才能为金鱼藻间接提供        

(3)寿命最长的生态瓶,也只维持了280 d,其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13、(9分)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左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此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________,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______色。实验中用_____      ___和________分别作为解离液和染色液,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_____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________,请在左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  

14、(21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听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根据下列两个实验,请你完成有关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原理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一:把一盆栽的植物幼苗横放于密闭的硬纸盒内,几天后去掉硬纸盒,结果见图中甲。

实验二:把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分别扣入硬纸盒内,其中一盒穿一小孔,让光线射入,结果见图中乙。

请根据图甲、图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植物的向性生长可以是重力和单侧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实验方案(用文字或图示都可以):

(2)实验结果:

(3)实验原理:

16、(10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可分别用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进行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1)以胚芽鞘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测结果:

(2)以扦插枝条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测结果:

Ⅱ.某山地进行植树造林后发现一种昆虫数目大增,对树木造成极大危害,为探究昆虫数目大增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只写出课题的题目)。

                               

17、(11分)回答下列Ⅰ、Ⅱ两小题

Ⅰ、(3分)将同一植物的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 mol的蔗糖溶液和0.5 mol的尿素溶液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在A、B、C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Ⅱ、(8分)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下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状态。请根据图回答:

(1)图乙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此时,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吗?         

(2)现提供0.3g·mLˉl的蔗糖溶液、l mol·L-1的硝酸钾溶液、1 mol·L-l的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比一般细胞液浓度大)和紫色洋葱、显微镜。请你选择一种正确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你对问题(1)的判断。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高三暑期生物测试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70分)


考室坐位号:

 

15、(8分)

⑴实验方案:(用图示表示)

⑵实验结果:                                  

 

                                         

⑶实验原理:

                                        

 


17、(11分)

Ⅰ(3分)

                              

Ⅱ、(8分)

                                    

⑵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高三暑期生物测试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B

A

C

C

D

D

B

二、非选择题(70分)


考室坐位号:

 

15、(8分) ⑴实验方案:

           

⑵实验结果:

两盆植物幼苗的茎均背地生长,且穿有小孔的硬纸盒内的幼苗的茎背地生长较快           

⑶实验原理:

植物具有背地生长和向光性生长的特性                  

 


17、(11分)

Ⅰ(3分)

     A           C       B        

Ⅱ、(8分)

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    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矿质离子     

⑵实验原理:开始时,1 mol·Lˉl硝酸钾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则出现质壁

 

分离;由于细胞不断吸收外界溶液的钾离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逐渐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出现质壁分离恢复现象。由此证明了细胞失水处于质壁分离时,仍能吸收矿质离子。

实验步骤:

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加入一滴l mol·Lˉ1的硝酸钾溶液,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平展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只要设计合理便可)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慢慢自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