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凡是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结构的生物均进行无氧呼吸
B.精子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C.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植株与“克隆牛”的产生都属于无性繁殖
D.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数并不一定是2N×2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分泌出细胞几个阶段
B.RNA聚合酶与基因非编码区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DNA转录为RNA
C.某化合物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显紫色,则该化合物肯定不是酶
D.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在乳糖的诱导下就会合成相应的诱导酶
3.在人体首次感染细菌外毒素后,人体免疫“效应”阶段发生的是
A.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B.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
C.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 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
4.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表明
B.图2表明
C.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时,
D.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形成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性别决定的时期
B.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没有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C.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D.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探针测序
6.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是
A. B.
C.
D.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C.标准状况下,
D.1 mol NO2与水(无氧条件下)反应生成NA个NO3-离子
8.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极性共价键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共价键的强弱没有直接的关系 D.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9.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Ba2+、Cl-、HCO3- B.K+、NH4+、SO42-、MnO4-
C.Na+、CO32—、SO42-、OH- D.SO32—、H+、NO3-、Br-
10.含
A.NaOH+HCl NaCl+H2O;△H=-57.3kJ/mol
B.H+(aq)+OH-(aq) H2O(l);△H=-28.65kJ/mol
C.NaOH(aq)+HCl(aq) NaCl(aq)+H2O(l);△H=+57.3kJ/mol
D.NaOH(aq)+HCl(aq) NaCl(aq)+H2O(l);△H=-57.3kJ/mol
11.下图所示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2.常温下,使含0.1mol HCl的盐酸中和至pH等于7,消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氨水及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与V2,则V1与V2间的关系是
A.V1>V2 B.V1=V
13.在
A.5 B.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B.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C.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16.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小球a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欲使球a能静止在斜面上,需在MN间放一带电小球b,则b应:
A.带负电,放在A点 B.带正电,放在B点
C.带负电,放在C点 D.带正电,放在C点
17.将一盏“6V、12W”的小灯泡,一台线圈电阻是2Ω的电动机及电动势为30V、内阻1Ω的电源组成串联闭合电路,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功率是
A.36W B.44W C.50W D.63W
18.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
19.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无初速度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点和C点,点电荷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1、E2、E3表示,则E1、E2、E3的关系可能是:
A.E1>E2>E3 B.E1<E2<E
20.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波的周期为T,关于P、Q两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较Q先回到平衡位置
B.再经过T/4两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
C.两质点的动量相等 D.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21.质量为0.3㎏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下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象一定是b
B.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象可能是a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
D.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
第Ⅱ卷(非选择题)
注意: 取=1.94
=5.2
22.(1)(5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上述建议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2)(12分)用以下仪器,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A.电动势约2V左右、内阻r<1Ω的电源一个;
B.内阻Rv=30kΩ,刻度如右图的电压表一个;
C.开关一个;
D.电阻在10kΩ~20kΩ范围内的待测电阻Rx一个;
E.导线若干条。
①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g=______________。
②在所给虚线框内画出必要的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③实验中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注明每个物理量的意义和符号)__ ________。
④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 __。
23.(17分)“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像于
6.67×10-11N·㎡/㎏2,求:
(1)月球的半径R月;
(2)“嫦娥一号”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的运行速率.
24.(18分)如图所示,长L=
25.(20分)如图甲所示,A、B为两块距离很近的平行金属板,板中央均有小孔。一束电子以初动能Ek0=120 eV从A板上的小孔O不断垂直于两板射入A、B之间。在B板右侧,平行金属板M、N间存在一个匀强电场,两板均长L=2×10
(1)电子在哪段时间内可以从B板小孔射出?
(2)在哪段时间内,电子能从M、N两板右侧飞出?
(由于A、B两板距离很近,可以认为电子穿过A、B板所用时间很短,忽略不计)
26.(12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核内无中子,A、B、D三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较G元素的核电荷数少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次外层多4;E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F2- 及G- 两种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
(1)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G的形成过程: 。
(2)电解EG的水溶液的离子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变化中的物质均为上述七种元素间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间的变化,某些反应条件及某些物质已略去,请按要求写一例化学方程式或回答有关问题。
①若X、Y均为气态氢化物,则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X、Y均为组成元素相同的酸式盐,则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若X、Y均为二元酸,则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若X、Y均不属于盐类,但两者组成元素相同(均含四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4,且两者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则X、Y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27.(15分)t℃时,将2.0 mol A和1.0 mol B气体通入容积为xC(g)+D(s),经2min后达平衡(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0.40 mol的B,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1.8 mol·L-1。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2)在反应方程式中,物质C前的计算数x= 。
(3)若升高温度达新平衡(各物质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原平衡时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选填:“放热”、“吸热”)。
(4)若向原平衡混合气体中再充入
(5)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物质的量为n(A)=n(B)=0,n(C)=3.0mol的配比作为起始物,反应达平衡时,要使C的浓度仍是1.8 mol·L-1,则起始时D的物质的量n(D)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28.(18分)无水CuSO4在CuO+SO3↑+SO2↑+O2↑,某同学为测定一定量的CuSO4受热分解所产生的SO3、SO2、O2的物质的量,从而通过计算来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实验的主要仪器如下:
实验所测得数据及有关事项如下:
a、准确称取
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出水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mL。
(1)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次序为 (用圆圈数字表示)。
(2)
(3)实验前,还须向盛满水的D装置中通入O2(所需的O2另用它法制取)使之达饱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4)假设CuSO4完全分解且所有气体全被吸收或排出,通过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必要计算,CuSO4完全分解所得SO3的物质的量是 mol,该条件下无水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事实上,任何实验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试指出本实验中哪些因素会造成误差,请你任意写出两条: 。
29.(共15分)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已被做成各种玩具。有一种玩具的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P,其合成线路如下,其中A、B、C、D、E均为有机物。
![]() ![]() ![]() |
(1)A的结构简式是 ,C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等物质的量的B与E在热的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有机物x及1mol水,则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是 。
(4)指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反应②属于 反应; 反应③属于 反应;
反应④属于 反应。
(5)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某种同分异构体y的分子内含有苯环,且y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则y的结构简式是 (只写一种)。
30.(共24分)完成下列Ⅰ、Ⅱ两小题
Ⅰ.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大麦、玉米、大豆、向日葵等植物,是杂草的天然抑制者。
(1)大麦和杂草之间形成__________关系。
(2)为了验证大麦对邻近杂草有抑制作用,请根据所给材料器具,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器具:大麦种子、狗尾草(杂草的一种)种子、
方法步骤:
第一步:选取A、B、C三个栽种盆,在栽种盆土壤表面画
A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盆:全部播种狗尾草种子。
第二步:洒上少量细泥土覆盖种子,用细孔眼洒水壶浇水,把3个实验栽种盆放在同样的
第三步:每天观察记录。如统计盆内植株的平均植株高度等数量特征,比较3个实验栽种盆的植物特征差异。
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突触模式,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据图回答:
(1)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
__________。
(2)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 小泡,突触小泡及其泡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器,请设计试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相邻两种神经元(即图中A神经元和B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单向的,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8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若干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__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P “非卫生”蜂的蜂王 × “卫生”蜂的雄蜂
↓
F1 “非卫生”蜂
实验二: 测交 F1中“非卫生”蜂的蜂王 × ? 的雄蜂
↓
测交后代 “非卫生”蜂 新类型Ⅰ 新类型Ⅱ 卫生蜂
(工蜂) (25%) (25%) (25%) (25%)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 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__ 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 ____________。
③“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____ ____行为。
(4)若工蜂会开蜂房盖、不会开蜂房盖由一对等位基因Ge、ge控制;能移走死蛹、不能移走死蛹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⑶中的测交过程。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
14.B 15.D 16.C 17.A 18.CD 19.AD 20.B 21.BCD
二、非选择题
22.⑴AC (5分)
⑵①1.0×10
②如图甲、乙所示 (3分)
③甲图中电压表的电压U1,乙图中电压表的电压U2 (3分)
④ RV (3分)
23.(17分)由“嫦娥一号”卫星近月变轨示意图可知,“嫦娥一号”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绕月运行时周期T=127×60s=7.62×103s (2分)
卫星距月面高度H=
⑴“嫦娥一号”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月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则: GM月m/(R月+H)2=4π
即:R月=-H (2分)
代入数据得R月=1.74×
⑵“嫦娥一号”卫星在工作轨道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2π(R月+H)=vT (3分)
所以:v==
=1.60×
24.(18分)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滑,物体沿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1=gsinθ-μgcosθ==
=3s
在此过程中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的位移S1=L+vt1=
物体与挡扳相碰后,以v1的速度反弹,因v1>v,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滑,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2= gsinθ+μgcosθ=
物体的速度减小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间t2=(v1-v)/ a2=0.2s
在t2时间内物体向上的位移L1==
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的位移S2=L1-vt2=
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滑,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3=gsinθ-μgcosθ=
物体向上的位移S3=L2=(v+0)t3=
摩擦生热Q=μmgcosθ(S1+S2+S3)=100.8J (2分)
25.(20分)⑴电子在t=0时进入A、B两板间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能射出B板,要求其达到B板时速度大于或等于零。由动能定理得 一eU1 = 0一Ek0 (2分) 解得 U1 =120 V (2分)
A、B两板间的电压在0~1 s区间内满足关系式 U=200t (1分)
所以 U1=200t1 (1分) 解得 t1=0.6 s (1分)
由电压图象的对称性知,另一对应时刻t2=1.4 s在第二个周期内。 (1分)
由于B板电势高于A板电势时电子也能射出,所以能射出的时间有两段,分别为0~0.6 s及1.4~4 s。(2分)
⑵设电子质量为m,从偏转电场中点垂直射入时速度为v0,动能为Ek,侧向位移为y,加速度为a,在M、N两板间运动的时间为t,于是 (1分) y=
a
t2=
(2分)
当y≤时才能射出,所以
(1分) 解得 E k ≥250 eV (1分)
又 E k=eU1+Ek0 (1分) 所以 120e+eU1≥250e 解得 U1≥130 V (1分)
又因 t1 = +2 = 2.65 s
(1分) t2 = 4 ⺷
=3.35 s (1分)
所以在2.65 s~3.35 s内有电子射出。 (1分)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6.B 7.A 8.D 9.C 10.D 11.C 12.A 13.D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2分,共12分)(1)
(2)2Cl-+2H2O
2OH-+H2↑+Cl2↑
(3)①NH3+HCl=NH4Cl; ②NaHSO3+NaHSO4=Na2SO4+SO2↑+H2O(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③H2S+H2SO4(浓)=S↓+SO2↑+2H2O ④甘氨酸(或H2NCH2COOH)
27.(每空3分,共15分)(1)0.90 mol/(L·min) (2)3 (3)放热 4)0.40(1+a) (5)n(D)≥0.40mol
28.(每空3分,共18分) (1)①③④⑥⑤② (2)SO3、SO2
(3)降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实验误差 (4)0.0200; 4CuSO44CuO+2SO3↑+2SO2↑+O2↑
(5)(任意回答下列的二点即可得满3分,每错一个扣1分,直至3分扣完)
①装置中残余气体(产生的气体不可能全被吸收); ②称量及读数误差;
③导管中残留水柱; ④SO3遇冷后残留在导管中,无法全被碱石灰吸收......等。
29.(除反应类型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

(2)CH2=CH2+Br2→CH2BrCH2Br;
(3)
(4)加成;取代;缩聚
(5)
(或写出邻、间位的亦可)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 1.D 2.B 3.C 4.D 5.A
二、非选择题
30.Ⅰ(12分) ⑴竞争(2分)
⑵第一步:A盆:一排大麦种子、一排狗尾草种子,交替排列(或排为大麦种子的四周是狗尾草种子,狗尾草种子的四周是大麦种子)(2分) B盆:全部播种大麦种子(2分)
第二步:光照(2分)
结果预期:A盆混合种植的狗尾草与单独种植的狗尾草相比,生长明显差(2分)
结论:大麦对邻近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
Ⅱ(每空2分,共12分) ⑴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或内正外负) ⑵高尔基体 流动性
⑶ ① 先用电刺激A神经元,用电位测量仪器测量B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再用电刺激B神经元,用电位测量仪器测量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② 第一次刺激,在B神经元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第二次刺激,在A神经元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结论:神经冲动的方向只能是从神经元A向神经元B传递(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31.(18分) ⑴种内互助(2分) ⑵染色体数目(2分)
⑶①显性(2分) ②两(2分) 自由组合(2分)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2分)
③本能(2分)
⑷
亲代 | “非卫生”蜂的蜂王 Ge ge R r | × | “卫生”蜂的雄蜂 ge r | |||
↓ | ||||||
测交后代(工蜂) | Ge ge R r 不会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死蛹 | Ge ge r r 不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 ge ge R r 会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死蛹 | ge ge r r 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 ||
(亲代的基因型全对给1分,表现型全对给1分;子代的基因型全对给1分,表现型全对给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