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适应性训练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2.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核仁 | 光合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酶处理的结果 | |
光合细菌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蛔虫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A.光合细菌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3.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②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右图为水果存放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y)与
水果释放出的CO2气体量(x)的关系曲线。根据图示,
你认为保存水果应该选择哪个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合适
A.A B.B C.C D.D
5.有关固氮生物代谢类型、能量来源及生态成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序号 | 生物 | 代谢类型 | 能量来源 | 生态成分 |
A | 根瘤菌 | 异养需氧 | N2→NH3 | 分解者 |
B | 蓝藻 | 自养需氧 | 光能 | 分解者 |
C | 圆褐固氮菌 | 自养需氧 | C6H12O6氧化 | 分解者 |
D | 满江红 | 自养需氧 | 光能 | 生产者 |
6.右图示某细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果在“Ⅱ”时期加入适合细菌生存但营养成分不同的培养基,细胞出现的变化是
A.代谢活跃,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速度加快
B.分裂速度加快,代谢活动加强
C.出现芽孢,可以产生大量次级代谢产物
D.若为病菌,此时是感染性最强的时期
7.下列坐标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在对各曲线变化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A.甲图可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B.乙图可能表示某动物耗氧量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C.若丙图表示某杂草的生长与不同浓度生长素作用的关系,则利用图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可除去农田中的该杂草
D.若丁图表示盛夏晴朗的白天,出现C点的主要原因是酶在高温下失活
8.孟德尔做了如右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
描述正确的是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9.下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10.下表为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的浓度(M1、M2、M3、M4表示浓度,且M1<M2<M3<M4)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情况(“+”表示促进分化,“-”表示抑制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浓度 | M1 | M2 | M3 | M4 |
cAMP | - | + | ++ | +++ |
cGMP | ++ | + | - | - - |
A.cAMP和cGMP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B.cGMP含量增高时,则促进细胞分化
C.cAMP含量增高时,则抑制细胞分化 D.cAMP和cGMP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11如下图所示: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④过程供能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A、y=a/x
B、y=ax
C、y=100ax
D、y=
12.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由表可得出:(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13.小明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下列各项中为本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A.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二、多选题:
14.以下关于基因结构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即起始密码
B.花生细胞中起始密码位于编码区中的外显子上
C.乳酸菌中终止密码位于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上
D.大肠杆菌中半乳糖苷酶的合成与非编码区有关
15.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这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17.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B.染色体的DNA上的碱基对的改变
C.性腺发育不良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互换
1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下列有关种群曲线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曲线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O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必须在c点之前进行
D.若该图表示微生物生长曲线,次级代谢产物在de时期大量积累
19.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下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A.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是A、b、B 、b
B.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
C.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细胞中2与4为同源染色体, 2与4上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2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0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0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应在D点对应的时刻之前
B.D点和H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F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D.22时与0时相比,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增加
三、非选择题:
21、最近毒奶粉事件引起全国关注,淮安楚州区发现两名误吃毒奶粉而致“大头娃娃”病的婴儿,其症状表现为:头部肿大全身浮肿、发育缓慢、体表有红斑。试分析回答:
(1)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标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2—
(2)经有关部门检测毒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仅为1.7—
A.含有毒物质 B.营养物质含量低 C.不含氨基酸 D.不符合卫生要求
(3)婴儿服用毒奶粉后出现全身浮肿是由于内环境中________含量偏低,使________增多而致。医生认为重度患者可能患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后遗症。
(4)患者身上出现红斑,其实是一种________,根源是奶粉中含有_______,最后使_______产生组织胺。
.⑴双缩脲 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肽链空间结构有差异 ⑵B ⑶营养物质 组织液 智力发育 ⑷过敏 过敏原 组织细胞
22.(8分)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 |
![]() |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 。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
(1)水(2)见图(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2分)
(3)①水分子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
②在“脂质体”中加入CHIP28(1分),于清水中放置相同时间后(1分),观察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1分)。
③相应的膜蛋白、ATP(2分)
23.(9分)某地区有一片丛林和几家工厂,下图中,A图表示该地区一天内丛林水分散失情况,B图表示该地区一天内当地植物对CO2净吸收或释放量,C图表示该地区当地附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S代表面积,横轴表示时间)
(1)若Sb<Sa,仅从外界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______________,或者丛林地表土壤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根细胞液浓度,这时植物体内水分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2)若Sb>Sa,则多余水分趋向是用于_________ _。
(3)若Sb>Sa,SⅢ>SⅠ+SⅡ,则这片丛林当日有机物的变化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 。
(4)C图中大气污染物浓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可能_______ ____。
(5)清晨适合锻炼吗? 为什么?
(1)高 大于 减少 (2)各种代谢活动 (3)增加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4)被丛林植物吸收掉 (5)不适合,因为清晨空气中CO2多,同时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
![]() |
24.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你认为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良性循环?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的实现,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__ ___原理设计的。
(3) 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 。
(4) 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以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 原理,科学增加农田中的 。
(5) 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 。
达到了良性循环,因为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2分)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核糖体 (4)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生物种类 (5)优点:通过延长食物链,科学地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