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生物科上学期测试题
生物科(选修)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 抗体和糖蛋白 B.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RNA D. 细菌质粒和呼吸酶
2.研究DNA在细胞中的代谢,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为
A.
3.在下列生物体或细胞中,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的是
A.根毛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细菌 D.艾滋病毒
4.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的清晰度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5.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如图表示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曲线,该细胞可能为
A.肾小管管壁细胞 B.胃腺细胞
C.叶表皮细胞 D. 根分生区细胞
7.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分别能够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C.都含有各种细胞代谢
D.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代谢类型一定是异养厌氧型
8.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酵母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黑色素逐渐积累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9.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中,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线粒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10.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原体是寄生在福寿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幼虫,每只福寿螺内的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6000条。关于蓝藻和广州管圆线幼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广州管圆线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蓝藻有叶绿体没有线粒体,广州管圆线虫细胞没有叶绿体有线粒体
C.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广州管圆线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
D.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广州管圆线虫不能
11.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12.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13.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用的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
A.全透性 B.半透性 C.膜上有载体 D.允许蛋白质通过
14.下列事实中,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的一组是
①两种海绵细胞不能融合 ②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融合
③激素与靶细胞的密切结合 ④浆细胞分泌抗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5.同样是储存能量的物质,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 B.ATP分子中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
C.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 D.二者所含的都是稳定的化学能
16.对下列ATP的描述正确的
A. ATP水解形成ADP和Pi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B. 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但片剂不可以口服
C. ATP在生物体内可长期储存能量
D. ATP释放能量必须是在特定的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17.下列生理过程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
A.消化 B.水的光解 C.蛋白质的合成 D.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18.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19.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A.二氧化碳 丙酮酸 葡萄糖 B.丙酮酸 葡萄糖 二氧化碳
C.丙酮酸 二氧化碳 葡萄糖 D.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20.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列各组物质中可能含有肽键的是
A.酶 B.胰岛素 C.载体 D.雌性激素
22.下列对无机盐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提供细胞代谢所需能量
C.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23.生物体内的某种蛋白质含量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现利用酶将其水解为1个七肽,2个五肽,2个八肽和3个六肽,则这些短肽
A.肽键总数为43个 B.总相对分子质量比原蛋白质增加了108
C.羧基总数至少有12个 D.所含R基的种类最多有20种
24.植物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是
A.细胞膜和细胞壁 B.液泡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染色体和叶绿体
25.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合成有机物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26.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7.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人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氨基酸进入胰岛细胞
2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 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C. 酶的产生要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D. 在催化过程中不会被消耗
29.细胞有氧呼吸中,水不能作为反应物参与的过程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氢
C.氢与氧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形成ATP
30.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产生CO2的试管为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线粒体 D.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满分为80分。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
31.(4分)下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
据图填空回答:
⑴这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__________;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_;
⑵合成肽链的细胞器是______;在合成肽链时,最终决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_______。
32.(6分)下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大写字母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b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⑵B可分为B1、B2、B3等,其原因是:________。产生B1的细胞直接来自于__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分化。
⑶与合成B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分)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⑴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
蛋白质 | 紫 色 | |
淀 粉 | 碘 液 | |
脂 肪 | 橘黄色 |
⑵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入_________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_,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34.(10分)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够牵引染色体运动的结构是由[ ]____________发出的。
⑵参与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若此细胞是垂体细胞,在合成、分泌生长素激素到细胞外的过程中,所经过细胞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⑷若将由这种细胞组成的组织块,放在含有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保温数小时后测定,发现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将表现出放射性。
⑸若要确定该细胞中的DNA和RNA所在场所,要使用的染料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果是细胞核被染成__________,而细胞质中将出现不均匀的__________区域。
⑹若将某活细胞中的⑥取出,则该细胞将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下列为从一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⑴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⑶为进行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⑸在同一个叶肉细胞,结构A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C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膜。写出C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36.(10分)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的红细胞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⑶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__________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吸水胀破。
③再用____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7.(8分)瑞典皇家科学家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阿格雷得奖是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而麦金农的贡献主要是在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方面。他们的发现阐明了盐分和水如何进出活细胞。比如,肾脏怎么从原尿中重新吸收水分,以及电信号怎么在细胞中产生并传递等等,这对人类探索肾脏、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诸多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⑵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表面,发现水分子和离子均不能通过细胞膜了,说明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和离子通道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在细胞内注入呼吸作用抑制剂,将会强烈抑制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通道的作用。
⑷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由题干中信息可知这种电位变化可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⑸有人在研究物质出入细胞的速率和各种条件的关系时,绘出的如下曲线,如果物质表示K+,正确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38.(8分)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其分析回答:
温度 | 0.1% | 1.0% | 3.0% | 10.0% | 20.0% | 40.0% |
| 6.2 | 3.6 | 1.2 | 4.4 | 5.4 | 5.3 |
| 31.2 | 53.7 | 5.9 | 21.5 | 33.6 | 32.6 |
| 46.4 | 35.2 | 6.4 | 38.9 | 65.5 | 67.2 |
| 59.8 | 41.4 | 8.8 | 56.6 | 100 | 102 |
| 48.2 | 17.3 | 7.1 | 42.4 | 74.2 | 73.5 |
⑴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⑶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9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 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表明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⑵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
⑶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1分)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⑴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_________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___________组,每组数量__________,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⑵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⑷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答题卡
注意: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选项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选项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选项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31.⑴________ ________ ⑵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⑴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⑴ ⑵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4.⑴[ ]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 [ ]_________ ⑸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 35.⑴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 ⑷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不要在方框以外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36.⑴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⑶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_________ ③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⑴__________ __________ ⑵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 38.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9.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 40.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不要在方框以外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D | D | C | D | D | A | B | D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A | B | B | D | D | B | A | C | B |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BC | ACD | ABD | CD | ABCD | ABC | CD | AB | ACD | ACD |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除注明外,余每空1分。
31.(4分)
⑴ 2 3 ⑵ 核糖体 DNA(或基因 )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2.(6分)
⑴
⑵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次序,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淋巴 记忆
⑶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2分)
33.(6分)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砖红色 | ||
双缩脲试剂 | ||
紫蓝色 | ||
苏丹Ⅲ染液 |
⑴
⑵ 二苯胺 蓝色
34.(10分)
⑴ [②]中心体 ⑵ ①⑤⑦⑨⑩ ⑶ ③⑧⑦①⑩ ⑷ [③]染色体 [⑨]线粒体
⑸ 甲基绿 吡罗红 绿色 红色 ⑹ 不能生长、不能分裂,成活时间缩短
35.(8分)
⑴ C ⑵ 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⑶ D ⑷ AC
⑸ 4 CO2+H2O
(CH2O)+O2 (2分) ⑸ AC
36.(10分)
⑴ 脂质 ⑵ 两层磷脂分子
⑶ ① 成熟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生物膜 ② 蒸馏水 渗透
③ 差速离心 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高时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容易与氧分离(2分)
37.(8分)
⑴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⑵ 蛋白质 ⑶ 离子
⑷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离子通道 ⑸ AB
38.(8分)
⑴ 遮光处于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⑵
⑷ 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39.(9分)
⑴ 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 的载体数量
⑵
⑶ Ca或Fe
40.(11分)
⑴ 大小 6 相等
⑵ 在5~
⑶ 0~15℃
⑷ 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⑸ 不可以。因为在完全无氧条件下,果实的有氧呼吸停止,但无氧呼吸明显加强,造成酒精的大量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
⑹ ①控制水分如采用薄膜包装或表面喷涂果蜡等;②防止微生物感染如采后对果蔬进行杀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