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
命、审题:刘国荣 杨长奎
1.下列实例中涉及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杂种植株 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利用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人体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一方面是为了使动物细胞分散开来,另一方面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
B.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定向地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用取自烧伤病人的皮肤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这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胚胎移植或核移植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3.自然界中存在的许多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包括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的生物。其中除病毒及真菌外,都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
B.圆褐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硝化细菌能将NH3氧化为NO2-及NO3-,因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C∶N为3∶1时,有利于细菌细胞的增殖,而谷氨酸产生较少
D.中耕松土有利于防止土壤中NO3-被还原为N2而流失到空气中
4.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和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必须含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②都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 ③都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 ④溶液浓度都必须小于细胞液浓度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都是效应B或效应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抗生素、维生素和干扰素都是微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维生素是初级代谢产物
C.抗毒素是一种能与细菌的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抗生素、抗毒素、凝集素和干扰素在体内杀灭抗原的过程都属于人体的同一种免疫功能
30.I.右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的示意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C所示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和 。
⑵步骤①向小鼠体内注射的物质在免疫学上叫 。
⑶步骤②涉及到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可用的诱导剂是 或 。
⑷在步骤②中需要对细胞进行筛选,对细胞进行筛选的原因是 。
①细胞群体中有各种不同的融合细胞 ②细胞群体中存在没有发生融合的细胞 ③细胞群体中存在能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⑸D的名称是 ,在其上面连接上抗癌药物可以制成 。
Ⅱ.右图曲线A、B分别是藓类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植物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代数和。请在原图上画出2~
⑵假设白天光照时间为10小时。在白天温度
⑶其它条件不变,白天在下列 温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A.
⑷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因为 。
⑸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曲线,有关该曲线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点处的光反应速度大于a点
B.b点处的暗反应速度大于a点
C.同一叶绿体内a点与c点比较, c点处ATP和〔H〕的数量较多
D.同一叶绿体内b点与d点比较,b点处 C3化合物的数量较多
![]() |
31.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
磺胺是在青霉素应用之前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疗剂。它可以抑制该代谢途径中某种酶的活性,使得二氢蝶啶不能转化为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⑴为了研究磺胺的作用部位,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三个、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条件,但不含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接种环、酒精灯、磺胺、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将A、B、C三份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向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二氢蝶酸和二氢叶酸溶液,并向三个培养皿中都加入等量少许的磺胺。
第四步: 。
培养24小时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分别是:
①A、B、C都不能生长,说明 ;
②A、B不能生长,C能生长,说明 ;
③A不能生长,B、C都能生长,说明 。
⑵四氢叶酸属于细菌营养成分中的 。上述基本培养基依据其化学成分,属于 培养基。
南充高中高08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30和31题共42分,每空2分。)
30. I.⑴效应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
⑵抗原。
⑶动物细胞融合,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⑷A。
⑸单克隆抗体,生物导弹。
Ⅱ.⑴如右图。
⑵6.13毫克。
⑶C。
⑷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⑸A。
31.⑴第一步:取A、B、C三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基本培养基。
第四步:向A、B、C三份培养基中分别接入等量的肺炎双球菌,并置于
①磺胺抑制酶③的活性。
②磺胺抑制酶②的活性。
③磺胺抑制酶①的活性。
⑵生长因子,合成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