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秋季期理科综合生物段考题
命题人:罗福青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生物的生命活动时时刻刻都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阴雨连绵、水涝灾害时,大豆田地里生物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最小的是 ( )
A.大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大豆根对矿质元素的运输
C.N2还成原NH3 D.NO3—还原成N2=
2.研究者在人类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培养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墨西哥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够攻击癌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细胞的能量源)引发癌细胞死亡。据物理性质来看,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培养基都属于哪种培养基?以及辣椒素能够攻击癌细胞中的哪种细胞器?下列选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选择培养基 核糖体 B.合成培养基 内质网
C.半固体培养基 线粒体 D.液体培养基 线粒体
3.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玉米提供14CO2,则
B.利用15NH3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可在菌体的多糖中测出15N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监测到H218O
4.下面是成年男性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依次表示为甘油和脂
肪酸、葡萄糖、氨基酸
B.图中②③两步骤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物质A、B、C代谢终产物完全相同
D.若X是一种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则
X可能是雄性激素
5.右图表示人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X、Y物质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物质中可能含有必需氨基酸,Y物质不可能含有
B.a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外,d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内
C.b过程经过脱氨基作用,c过程经过转氨基作用
D.胰岛素可促进b过程,胰高血糖素可促进c过程
3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部分内容:(24分)
(一)下图表示氮循环与动物体内有机物部分代谢途径,请分析回答:
(1)完成①、②过程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进行④过程首先要经过脱氨基作用。促进⑤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促进⑥过程的激素主要有 。
(3)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中植物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 __条件下测量。
②图丙中
③在图乙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曲线!。
(4)NO3-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必须经过下列还原反应,生成NH3才能被植物体利用合成蛋白质:
![]() |
①若将水稻幼苗培养在硝酸盐溶液中,则体内生成硝酸还原酶;若将水稻幼苗培养在无硝酸盐的培养液中,硝酸还原酶消失。这种现象说明硝酸还原酶是 。
②给你提供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幼苗及药品、用具,请你用溶液培养法,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可观察的现象验证钼是组成硝酸还原酶的必需元素,并预期实验现象。植物缺氮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脉呈淡棕色等现象。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步骤的相应内容:
步骤:
1、分别配制含NO3-的完全培养液A和含NO3-的 培养液 B。
2、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分别培养在A、B培养液中;两组实验给予相同、适宜的外界条件。
3、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记录实验结果。
预期现象:“A”组:正常生长;;“B”组: 。
(二)下表是甲、乙两名中年男子的血检化验单的部分数据(单位:mg/dL)
项目 | 甲 | 乙 | 正常值 |
血糖 | 185 | 85 | 80~120 |
甘油三酯 | 120 | 130 | 10~150 |
总胆固醇 | 200 | 200 | 100~250 |
血红蛋白 | 1.4×104 | 0.8×104 | 1.2~1.6×104 |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①甲可能患有 。 (1分)
②乙想去西藏的布达拉宫旅游,根据他的检查结果,你是否赞成? 。(1分)
理由是: 。
31.(18分)已知焦性没食子酸这种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褐色。某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这种特性,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论。具体步骤为(见下图):
(1)在4只500ml的平底烧瓶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2)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等量NaHCO3溶液;
(3)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烧瓶包住,把4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4)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5)向4只烧瓶中分别先加入1ml1%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新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___ 号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
④4号瓶的实验结果与___ 号瓶组合可以说明_____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⑤本实验中需要___ 号瓶,就可以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参考答案:1.D 2.D 3.B
30.(一)(1)固氮微生物 硝化细菌
(2)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①温度、 氧气浓度 无光(或黑暗) ② B
③
(4) ① 透导酶 ②1 缺钼 3、植物生长情况 “B”组:缺氮现象(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脉呈淡棕色)
(二)①糖尿病(1分) ②不赞成 因为西藏的布达拉宫属高原缺氧环境,易引起机体缺氧,而乙患有贫血症,更难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从而引发“高原症”(3分)
31.(18分)①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碱性环境中,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褐色②对照;光照不会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褐色③除去溶于水中的氧(气体);防止瓶中气体与瓶外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④3或2;光照或CO2 ⑤1和4
高三理科综合段考生物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30、(一)(1) 。
(2) 、 。
(3)① 、 。② 。
③在下图乙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曲线!。
(4)① 。
② 1 、3 。
预期现象:“B”组: 。
(二)① ② 理由是:
。
31、①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 。
④ 、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