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训练试题

2014-5-11 0:36:25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姓名: 班级: 考号: 
 --------------------------------------装 -----------------------------订--------------------------线----------------------------------------- --
高三生物训练试题

          满分:100分;    时量:40分钟;   成绩:       

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糖尿病患者明显比正常人快的生理变化是              

    A.糖类转化为脂肪    B.脱氨基作用  C.谷丙转氨酶的合成   D.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A.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B.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体温高于正常值  

   B 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

      D.人体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调节体温

  4、下图表示正常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部分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e在细胞内不能逆向发生

Bbcd只能在细胞内发生

Cfg一定发生在B淋巴细胞内

Daeg都能在细胞外发生

  5.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正确的是:

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⑥         D②⑤

  6.下列有关固氮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氮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B.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位于质粒上

   C.圆褐固氮菌同化作用类型均为自养型  D.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叶绿体中既有ATP产生又有ATP消耗      

BATPA代表腺嘌呤

C.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时不需要消耗ATP

D.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合成ATP小于同化作用消耗的ATP

  8.以下有关生物固氮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培育转基因固氮农作物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B.将收获后的大豆衰老植株还田,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C.土壤微生物有的能为植物提供氮素,有的能使土壤失去氮素

D.土壤中施用根瘤菌制成菌剂,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9.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如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的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有关图中各点的限制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限制d点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图中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C.限制c点的主要内部因素是酶的数量和活性

D.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10.下列关于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维管束的叶肉细胞呈“花环型”,且排列紧密;   ②水的光解在叶绿体的基粒上进行;

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 化合物中;  ④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NADP+

NADPH既是还原剂,又是活跃的化学能源物质之一。

     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⑤

  11.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通常存在于细菌体内,是目前该生物技术中唯一的运载体

B.若要获得真核生物的d,则一般采用人工合成方法

Cc连接双链间的A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 b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T之间的氢键切开

  12.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D.基因工程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13.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14.将等量的C3植物和C4植物种植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与外界空气隔绝,每天照光12小时,

 两星期后C3植物死亡。这是因为

    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BC4植物比C3植物更高等

 CC4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DC3植物光能利用率低

  15. 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干扰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干扰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B. 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 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D. 受体细菌内能合成人类干扰素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

卷: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

16.(12分)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在被结扎后由胎盘脐带流出的血。脐血中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将脐血干细胞移植,将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血液病治疗具有疗效。与骨髓干细胞移植相比,脐血移植属自体移植,不会因寻找适合的骨髓去等待而延误治疗时机,且排斥反应很小,医疗费用也较低。此外,脐血移植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辅助疗法,能明显减轻化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医学界还实验性地将干细胞移植用于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皮肤烧伤、神经功能性疾病等方面的治疗,而且都有成功的实验。右图为造血干细胞分化图解。

1)留下脐血,主要是脐血中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自身移植的优点有           

2)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观察上图可知,造血干细胞经分裂、分化形成了不同功能的细胞,发生以上变化是由于造血干细胞中           

3)图中T细胞的形成是在人体的胸腺中产生的。当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后将产生效应T细胞,

进行      免疫。效应T细胞的生理功能是                

  4)科学家们正试图利用干细胞来进行动物克隆或人体器官的克隆,以解决医疗难题。

则以干细胞为克隆材料优于一般体细胞的理由是,干细胞具有较高的     

  5)上图所给出的细胞中能产生抗体的是              

17.(16分,)回答下列有关代谢问题

I.下图表示一株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5化合物含量在24h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1)C5化合物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中

(2)AB段和IJ段的C5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化合物)所致,G点时C5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__(物质)所致。

(3)____________(填字母)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所造成的。

2007年1月1日中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通过化合物筛选,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并用代号Boc5表示。现用一些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进行一项实验,实验分成4组,分别编号标记为甲、乙、丙、丁,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分别记录数据为a1、b1、c1、d1(四组数据大致相同),4组小鼠分别分开饲喂(饲喂定时定量进行)的情况如下表: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注射的药物或在普通饲料中添加的物质(都足够量)

添加普通胰岛素药物饲喂

添加Boc5饲喂

注射普通胰岛素药物

注射Boc5

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量数据

a2

b2

c2

d2

(1)请用各组实验前后的数据关系说明实验的结果并简述得出甲组实验结果的原因。

实验结果:甲组:a1  a2  乙组: b1  b2 (填大于号或小于号)

得出甲组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18. 12分)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3)在上述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    。(用图解中序号表示)(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进行基因工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高三生物训练试题参考答案

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B

D

C

B

C

A

D

B

C

B

C

C

卷: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

16(12分=2×6)

1)属于自体移植,排斥反应小;    2)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细胞;     产生溶媒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或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效应   

4)全能性;             5)效应B细胞。

17.(16分=2×8)

I.(1)基质.

(2)[H[(或NADPH)、ATP(二者答对其一得1分);   CO2  

(3)D

.(1)实验结果:甲组:a1a2           乙组: b1b2 

得出甲组实验结果的原因:甲组小鼠用拌有普通胰岛素药物饲料进行饲喂,由于普通胰岛素口服无效,会被有关的消化酶催化而分解,但由于小鼠患糖尿病,饲喂了饲料后,经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故:a1a22分)

(2)肾上腺素

18. 12=2×6

  1)运载体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

  2)专一性

  3)①②④

4)不同生物的DNA结构基本形式相同

5)目的基因(抗枯萎病的基因)已在受体细胞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