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选修教材第三章测试试题

2014-5-11 0:36:25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选修教材第三章测试试题

第一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分配 ②随机分配 ③均等分配 ④不均等分配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下列目的基因的获取过程中不宜用“鸟枪法” 获取的是

A.干扰素基因    B.抗虫基因   C.抗病毒基因    D.固氮基因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也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终止子是转录终止的信号,因此它的DNA序列与终止密码TAA相同

C.基因的非编码区通常不起什么作用

D.启动子的作用是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4. 下面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认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②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点 ③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完全一样 ④内含子是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6. 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7.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DNA连接酶将黏性未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限制性内切酶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

C.目的基因须由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用限制性内切酶

8. 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B.人的单倍体基因组由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组成

C.人基因组图的绘制包括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D.DNA克隆技术和DNA测序技术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9.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0.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 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遗传是指性状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与核基因无关

B.细胞质分离是随机的,后代的性状表现不出现固定的分离比

C.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完全是由母本决定的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其遗传方式属于细胞质遗传

12. 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的主要原因是             

A.精子细胞质中不含有遗传物质   B.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精子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母本

13. 下表是有关紫茉莉枝色遗传的一系列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正确推测是

接受花粉的枝条

提供花粉的枝条

种子(F1)发育成的枝条

绿色

绿色

绿色

白色

花斑

白色

绿色

白色

白色

花斑

              

①F1的枝条叶色与母本接受何种类型的花粉无关 ②F1的枝条叶色完全由母本的表现型决定

③实验表明紫茉莉枝条绿色与白色无明显隐性关系④紫茉莉枝条叶色遗传不能用基因分离规律解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4. 若大肠杆菌基因A与人体基因B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则A、B所含碱基对数一般情况下           

A.A、B基本相等 B.A大于B  C.B大于A  D.不一定

15. 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      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 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

16. 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17. 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C.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是修复患者的基因缺陷

D.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18.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

C.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

D.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19. 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20.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的基因

B、细菌质粒、病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的基因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1.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22.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用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粘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23.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4.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 

25.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编码区    D.非编码区

26. 下列有关非编码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非编码区转录时起作用   B 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

C 非编码区由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DNA序列及内含子组成

D 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27.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替换 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28. 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            B.酶的遗传信息编码在内含子的碱基序列中

C.基因的转录、翻译都需要酶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

29.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这一过程涉及

A.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B.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细菌中的DNA分子较小,可直接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中不需要整合到马铃薯的DNA分子中

D.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30. “超级细菌”是指把三种假单孢杆菌能分解不同烃类化合物的基因,同时“移入到另一种假单孢杆菌的细胞内,使之具有能分解四种烃类化合物的功能。请判断培育此物种的理论基础是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 B.细胞全能性理论 C.生物进化理论 D.经典遗传三大定律

31.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生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的膜上

B 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 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

32.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在吸收其它色素传递过来的能量后,所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很高的能量,易得到电子             B、具有很低的能量,易失去电子

C、具有很高的能量,是强还原剂             D、具有很低的能量,是强还原剂

33.作为C4植物标志的“花环型”结构由两层细胞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面是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②内层是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③外面叶肉细胞能直接产生淀粉粒   ④内层是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不含基粒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4光合作用过程中最终的电子供体、电子受体、能量来源是

A水、ATP、ATP        B. 水、NADP+、太阳能

C.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H、水    D.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太阳能

35.下列关于甘蔗、玉米叶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着维管束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  ②因为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所以,水的光解发生在叶肉细胞  ③NADPH储存了能量,并具有还原性     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

36.C途径中CO2是在下列哪种结构中释放出来的             

A.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中   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C.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D.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

37.合理施肥的实质是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下列叙述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基本无关的是

A.氮使叶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合面积    B.氮是光合产物蛋白质的必需元素
C.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可提高光合能力  D.钾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38.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D.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

39.圆褐固氮菌除了具有固氮能力外还能:

A.促进植物生根      B.促进植物开花

C.促进植物种子的形成   D.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40.关于氮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2经固氮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B.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C.在缺氧时,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

D.反硝化细菌能把NH3氧化为植物生命活动需要的部分氮源

铜陵县一中高三选修教材第三章测试答卷页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分×40=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1.(I)在药品生产中,有些药品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等,以前主要是从生物体的组织、细胞或血液中提取的,由于受原料来源限制,价价十分昂贵,而且产量低,临床供应明显不足。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逐步地在人体内发现了相应的目的基因,使之与质粒形成重组DNA,并以重组DNA引入大肠杆菌,最后利用这些工程菌,可以高效率地生产出上述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II) 近些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化学农药的产量和种类也在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成功地将细菌的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从而使棉花植株的细胞内能合成这种毒蛋白。以后棉铃虫再啃食这种棉花时,就会摄入毒蛋白,虽吃得很饱,但不能消化,最后只能慢慢饿死。这就是转基因抗虫棉不易受到害虫侵害的原因。

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⑴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它广泛地存在于细菌细胞中,是一种很小的环状DNA分子,是一种最常用的       . 在(II)过程中所用的运载体通常采用(  )

     A.大肠杆菌质粒  B.植物病毒  C.大肠杆菌核糖体  D.噬菌体

⑵在用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DNA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工具酶     是和    

⑶将含有“某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细菌细胞后,能在细菌细胞内直接合成“某激素”,则该激素在细菌体内的合成包括            两个阶段。

⑷在将质粒导入细菌时,一般要用      处理细菌,以增大     

⑸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体内,其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                                  。(3分)

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相比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其优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⑺切割目的基因所用的工具是        ,此工具主要存在于          中,其特点是                                     

               .(2分)    

⑻科学家预言,(II)中的“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⑼某棉农在食用(II)中的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籽油炒的芹菜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骚痒难忍症状,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又自然消失,该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

32.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于1990年,由美、英、法、日、德和中国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研究。2000年6月26日,六国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组框架。今年2月12日,科学家对基因的面貌又有新的发现,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研究还表明,人类蛋白质基因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同源。 人类17号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几乎都可以在小鼠11号染色体上找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⑴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人类   条染色体上碱基的排列顺序,它们分是        

⑵人类与小鼠,果蝇等生物有共同的基因,说明这些生物在进化上有         。 

⑶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试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⑷人类的基因结构与大肠杆菌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⑸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因编区的DNA序列?为什么?(3分)

 

                             

33.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6分)

⑴实验一

        P  ♀条斑叶   ×   绿色叶♂

                  ↓

        F1   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遗传。

②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二

        P      ♀绿色叶   ×   条斑叶♂

                     ↓

        F1           绿色叶

                     ↓〇

        F2      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表现型比例   3    :     1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3:1。

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4.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9分)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③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35.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的以表达。操作过程如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9分)

          

⑴过程⑴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还有                                   

⑵图中⑵表示___________,它含有目的基因。

⑶图中⑶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___________细胞的途径。

⑷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质粒或重组质粒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把已经导入普通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导入细菌B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什么?

36. 下图是黄花柳叶菜和刚毛柳叶菜杂交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6分)

⑴A与a是一对     ,属于   基因。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正交F1与反交F1都表现   

⑵L与H属于   基因。正交F1与反交F1表现为    

⑶若用正交甲与乙(父本)连续自交25代,第25代的花色,对毒性的敏感性以及对温度和光线的反应等性状仍与甲表现一致。此现象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分×40=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D

C

D

A

B

C

C

A

B

C

C

C

D

C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A

C

D

D

C

A

C

A

A

D

C

A

B

B

D

A

B

D

D

31.运载体;B;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转录、翻译;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都具有双螺旋结构;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目的性强;限制性内切酶、微生物、特异性(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基因突变;过敏反应。

32.24  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

(2)共同的原始祖先

(3)答案(一)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入后,和其他大分子一样被消化分解,不可能以原状进入细胞,更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基因组中去。答案(二)赞成,基因被吃下后,消化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可以作为合成或修补体内DNA分子的原料。

(4)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

(5)不能。首先,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其次,一般地说真核生物的基因内含子。

33. ①细胞质遗传②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能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即地、不均等的分配到子细胞中(2)核基因(或细胞核)

34 ①

③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35.(1)逆转录;用“鸟枪法”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

(2)重组质粒

(3)侵染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能够生长的,说明已经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  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上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5)有的生长,有的不生长  导入普通质粒A的细菌生长,因为普通质粒A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上,破坏了其结构功能。

(6)工程菌能够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人的胰岛素。

36.等位基因;核;一致;质,母系遗传(不一致); 细胞质基因有自我复制能力,能通过卵细胞独立的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