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2014-5-11 0:36:25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生 物 试 题        

                        命题  校对: 孙健

说明

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

纸的规定处。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3.答第I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第11卷时,答案要答在答题纸的对应题号的空白处,超出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含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物体的组成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元素

B.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相同比例的C、H、O元素

C.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D.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玉米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2.下列物质能被吡罗红甲基绿染成红色的是

A.葡萄糖    B.脂肪    C.DNA    D.RNA

3.人体血液中含钙量约为0.01g/100ml,当血钙过低时,可导致肌肉痉挛,甚至抽搐,这

说明无机盐的作用之一是                                            

A.构成肌细胞的重要成分                 B.维护pH稳定

C.能刺激肌细胞产生抽搐          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4.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 ,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5.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牛患疯牛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仅由多肽物质组成,

竟然没有遗传物质核酸。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生物的生活史,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

种新生物类型,并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其为生物的理由是      

A.能使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能不断增殖              D.结构简单

6.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她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子女中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各有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7.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分别为

A.24%、13%             B.23%、27%  

C.48%、26%             D.22%、28%

8.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那么配子中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A .3      B .6      C .7      D .21

9.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10.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A.DNA复制              B.基因突变   

C.翻译                 D.转录

1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噬菌体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水绵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12.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3.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              

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

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14.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

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

15.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

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1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17.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18.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1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

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20.下列关于DNA特点的叙述中,错误

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D.它的任何一个碱基改变,都会引起子代性状的变化

1,3,5

 
2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22.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D.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23.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2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

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

基序列越相似, 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

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

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图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5.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52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

26.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像的焦距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7.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

A.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DNA复制、转录、翻译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8.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B.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1,3,5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0

29.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请叙述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 ____    ___。

(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时期,如果甲代表

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

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_______  ___。

(4)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   ____条。

(5)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

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或___      __。

30.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假如要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来模拟雌性个体产生配子的遗传情况,应准备   个小桶;若用有色的小球代表等位基因,应准备     种颜色的小球。

(2)实验取球的过程中,从桶中随机取球然后放在一起模拟了       

(3)如某同学按照正常方法取球,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差距较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

能是                     

(4)从理论上推测,实验最后的结果中YR配子出现的比例占         

(5)从理论上推测,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有         种。

31.如何利用纯种高茎(D,易倒伏)、抗锈病(T)的小麦和纯种矮茎(d,抗倒伏)、不抗锈病(t)的小麦品种培育矮茎抗锈病品种(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两种育种方法并简要说明其过程。

3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现在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两地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在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B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3)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      ,B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              

(4)如果在B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  

33.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

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

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a的种群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和环节。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            水平进化规律。

34.左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下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

制基因为B和b),请据图回答(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别是:①       

            。     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2)X链碱基组成为        ,Y链碱基组成为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II8基因型是     ,II6和II7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5)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改变及

原因是            。

35.如图表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 ]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

内的_____     ______断开,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然后在[ ]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为模板,以[ ] __________为

原料,由_________提供能量,按照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出[ ] ________。

(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6.鸡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在血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叫血浆蛋白。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血浆蛋白的存在。

材料与仪器:新鲜鸡血、柠檬酸钠(可防止血液凝固)、试管及其他所需仪器与试剂。

(1)你采用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新鲜鸡血放入试管并加入少量的柠檬酸钠;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生物试卷答题纸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0

29.(8分)(1)        ;(2)                 

(3)                          

(4)         (5)              和                 

30.(7分)(1)         、          (2)                    

(3)                            ;(4)          ;(5)             

31.(4分)第一种方法          。                          

                                     

第二种方法                                  

                                  。

32.(7分)(1)            、                 

(2)        、         (3)          、        

(4)        

33.(7分)(1)            、          

(2)         、                        

(3)       、          、           

34.(10分)(1)①        ②                          

(2)               、                      

(3)             、               

(4)               、                 

(5)                                 

35.(13分)(1)         、           、           

 (2)[  ]        、             、            

(3)[  ]       、 [  ]        、         、           

[  ]               。

(4)            、            

36.(4分)(1)实验原理                              

(2)第二步:                                 

                                    

第三步:                                  

                                     

(3)预测实验结果:                            

                                     

 

 

 

第二次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DAC 6—10CACBD 11—15DAABA 16—20CBBAD 21—24ABCC

25AB  26BD  27AB  28AD

二、非选择题

29、1)是高等生物细胞,且有中心体  (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细胞

(3)1  0  (4)16  (5)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30、(1)2    4   (2)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实验重复的次数少   桶内小球没有充分混合(或抓取后的小球未放回桶内)   (4)1/4  (5)4 

3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写出2种方法及简要过程即可得满分)

方法一:杂交育种。DDTT×ddtt→DdTt→ddTT+ddTt→分离提纯得ddTT或ddTt(杂交种)

方法二:单倍体育种。DDTT×ddtt→DdTt→花粉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得二倍体,选择ddTT

方法三:诱变育种。对DDTT(或ddtt)诱变得ddTT。

方法四:转基因育种。步骤略(按基因工程操作)

32、 (1)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有关DNA(基因)碱基对发生改变   (2)96.5% 49.5%   (3)上升   下降   (4) 上升

33、(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34、(1)复制 转录 细胞分裂间期  (2)CAT GUA  (3)常  隐  (4)BB或

Bb 3/4 

(5)不会,因为突变前后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相同,所以生物性状不变

35、42.(1)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2)5解旋酶;   氢键;   解旋

(3)4RNA聚合酶;3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ATP;碱基互补配对;2信使RNA

(4)核孔;核糖体

36、(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呈现紫色   

(2)将该试管静置并分离出上清液(血浆)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血浆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出现紫色反应(有对照实验也可以。只要合理就可以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