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检测

2014-5-11 0:36:25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综合检测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24×2分=48分)

1.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2.右下图表示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b 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C.c 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D.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3.下列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①蛙的红细胞 ②人的红细胞 ③硝化细菌的细胞 ④根尖分生区细胞 ⑤茎形成层细胞

A.②④     B.①②④    C.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 ①④③②⑤⑥①        B. ⑥①⑤④③②⑥

C. ②③①④⑤②⑥       D. ⑥①④⑤②③⑥

5.右图所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

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

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6.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

含量变化曲线。这种物质可诱导: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7.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炭疽杆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h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炭疽杆菌。则炭疽杆菌每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是:

A.1h      B.2h     C.4h      D.无法确定

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植物(选项)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A.物种A

10.6

0.4

11

B.物种B

18

0.5

18.5

C.物种C

16.5

2

18.5

D.物种D

10.4

2.3

12.7

9.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

A.ab      B.fg        C.de        D.gh

10.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11.人体一个有丝分裂后期的肝脏细胞内全部DNA数目,确切的说是:

A 大于46  B 等于46   C 大于92   D 等于92

12.某动物细胞中有三对染色体,用光镜观察该动物囊胚期的细胞,可看到细胞正在进行分裂。下图是观察的结果,已知其中有两个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时期,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使图象看起来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A. ①和④      B. ①和②      C.③和④      D.②和③

13.用32P标记了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24对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内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        B.12        C.24       D.48

1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15.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有细胞周期的是:

A.根冠细胞          B.精细胞

C.皮肤角质层细胞       D.受精卵细胞

1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加倍分别发生在:

A.间期、前期、末期        B.前期、中期、后期

C.中期、后期、末期        D.间期、后期、末期

17.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18.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号为1—6号,且已知1、3号确定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它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结构如下:

编号

观察结果

1与5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与6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A.1、3号   B.4、6号   C.5、2号   D.4、2号

19.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时,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个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个数都是N

20.癌细胞容易转移,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为球形

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细胞体积较小

21.“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①癌细胞扩散   ②蝌蚪发育成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了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下表为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的浓度(M1、M2、M3、M4表示浓度,且M1〈M2〈M3〈M4)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情况(“+”表示促进分化,“—”表示抑制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浓度

      M1        

M2

M3

M4

cAMP

+

++

+++

cGMP

++

+

— —

A.cAMP和cGMP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B.cGMP含量增高时,则促进细胞分化

C.cAMP含量增高时,则抑制细胞分化      D.cAMP和cGMP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2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都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是不同细胞处在不同环境中造成的

C.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D.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的

2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意义:

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C.细胞凋亡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4×3分=12分)

25.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高值

C.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处于a-e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

26.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27.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精子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都有细胞周期,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28.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

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限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29.(9分)请据右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__________、     

(2)蛋白质合成时期为(   )______________ ;DNA复制时期为(   )________________ ;核仁、核膜消失时期为(   )___________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    )_______  __ 。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的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下图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曲线A表示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请据图回答:

(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是从分裂进行到        时开始的。(答具体时间)

(2)B曲线代表        变化。

A、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分裂后期着丝点与纺锤体对应两极的平均距离

C、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31.(10分)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区段是________      _____。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时形成区段是___   _    ______。

(3) 染色体数比原来的母细胞增加一倍的区段是_         ,加倍的原因是

               

 (4) 由图可看出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于________

             

32.(7分)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

(1)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

(2)该细胞为     细胞,你判断的理由是     

              (2分)。

(3)分裂后的子细胞中含     条染色体。

(4)该细胞前一时期的特点是          

33.(10分)下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的是       生物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图示。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         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的        

(3)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4)细胞分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          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成癌细胞。

(5)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34.(1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期,图1 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35.(10分)癌症是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是由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在人的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很多原癌基因的产物都是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因子;抑癌基因的产物会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期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癌细胞具有扩散性和浸润性,通过一定途径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增殖,这是癌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所以易患癌症的大多为老年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改变正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而使其产生变异。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从该特点看,致癌因子改变的基因是________。癌细胞的特点之二是具有扩散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年人易患癌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__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无法识别并杀死癌变的细胞。

(4)癌症又叫“细胞周期病”,目前医学上常用化疗来治疗癌症。请分析化疗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B

B

B

A

D

C

C

C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D

D

A

C

C

C

B

A

D

C

25

26

27

28

 

ACD

CD

AC

ABC

 

二、非选择题:

29.(1)G2期、中期  (2)A G1期  B S期 D 前期  F末期

(3)继续分裂、暂不分裂、细胞分化

30.(1)10分钟  (2)C

31.(1) ek     (2)bc 、 gh

(3) de 、 ik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染色体加倍。

(4) 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2.(1)有丝 ,后 (2)动物,8,0,8 (3)4 (4)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33.(1)真核  (2)细胞膜 糖蛋白   (3)A  (4)原癌基因 

(5)有丝分裂

34.(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5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粒体

35.(1)基因突变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性降低 (3)细胞免疫 (4)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