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Ⅱ卷均用答题卡作答。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右图所示某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所示细胞为
A. 高等植物细胞显微结构的模式图
B. 高等植物各种营养器官的细胞
C. 高等植物高度分化的细胞
D. 高等植物正在分裂的细胞
2、下列对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所含的腺苷是组成RNA的成分 B、
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它在细胞内的含量较为丰富
D、 它所含的能量是活跃的化学能
3、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B、适当的秋水仙素溶液能作用于BC段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D、该图示仅表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苋菜的部分叶肉细胞吸收并固定环境中的CO2
C.生长素由根尖分生区运到根尖成熟区
D.成活的秧苗叶尖出现小水珠现象
5、为研究长期食用被亚硝胺污染的食物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可选用的方法是
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
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食用过热食物人群的发病率
③对患病高发区与低发区食物中亚硝胺含量进行对比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B .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C .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D .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的
7、通过对非典病原体的冠状病毒的核酸进行分析,发现含尿嘧啶,那么组成冠状病毒的化学成分与下列哪一结构的成分相类似
A.核糖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染色体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分解掉
B.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9、植物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紫色,酸性环境中显红色。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红色的,与此显色有关的细胞代谢反应式主要是
A.ATPADP
+ Pi +能量 B.C6H12O6
C.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D.CO2 + H2O (CH2O)+ O2
10、下列属于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①水 ②蛋白质 ③脂质 ④无机盐 ⑤糖类 ⑥维生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1、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的变化
12、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和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由质、糖类、脂质、水;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13、下列符合右图所示含义的是
A、随pH值从
B、随pH值从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值为7
14、在果蝇细胞中,由 G、C、U 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则Ⅹ、Y、Z分别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B.6;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生物 | 必需的生活条件 | |||||
水 | 氧 | CO2 | 葡萄糖 | 氨 | 光 | |
A | √ |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
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D.3;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15、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
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 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依次是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
16、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运输氧气的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Fe
B.非典型肺炎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C.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不能作为生物的能源物质
D.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17、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
A 细菌的质粒和基因 B 动物的糖原和抗原
C 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 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18、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周围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属于细胞的那种结构?小囊泡可能含有何种物质?
A.内质网 蛋白质、磷脂 B.高尔基体 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 纤维素、果胶 D.高尔基体 纤维素、果胶
19、进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其作用不包括:
A.说明植物细胞吸收K+与NO3— B.观察到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结构
C.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D.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20、据研究,在人脑中有一种与人的痛觉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物质,叫脑啡呔。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脑啡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脑啡呔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B.脑啡呔属于5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C.脑啡呔在核糖体上合成 D.脑啡呔合成及分泌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1.如下图所示密封箱,内部被P1、P2两个能左右滑动的选择透过性膜(滑动摩擦力不计)分割成A、B、C三个容积相同的空间。现假定A中充满2mol/L的蔗糖溶液,B充满1mol/L的蔗糖溶液,C中充满1.5mol/L的蔗糖溶液。下列对该实验不正确叙述的是:
A.实验开始时P1向右滑动,P2向左滑动
B.P1和P2在A、B、C三个容积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移动停止
C.最后A、B、C中空间最大的是C
D.A中的水分子均有可能出现在B与C中
22.下列图形均为某些细胞器的一部分,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 |
A.甲和乙 B.乙 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D.纤维素是所有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4.下列选项能在电子显微镜下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的是:
A. 细胞质基质 B.细胞壁 C.染色体 D.核糖体
25.下列各组生物中,细胞里没有核膜的一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和酵母菌
C.念珠藻和大肠杆菌
D.牛和大白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24分)右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黑藻的叶肉 B.硝化细菌
C.洋葱根尖分生区 D.蓝藻
(2)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
。如果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的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均要求填标号与名称,缺一不给分) 。
(3)图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和名称)。
(4)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_ _ ____ ,其中能将CO2和H2O
合成糖类的是 。(写标号和名称)。
(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细胞
膜上的 进行;细胞壁的形成与
有关。
(6)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
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Mg2+、K+等离子有关的
细胞器主要是 和 。(写标号和名称)
因为前者提供 ,后者提供 。
27.(6分)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请据图回答:
(1)A过程叫 ,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
(2)C过程叫___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_区,才能进行下一步观察。
28.(10分)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模式图。请根据问题回答:
(1)A代表________分子;B表示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支架。
(2)通常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蛋白质需经过 加工和修饰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排出。
(3)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____________所控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编号);a至e的5种过程中肯定不是主动运输的是 (填字母编号,至少填两个);白细胞吞筮病菌的方式是 (填字母号),该方式说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 。
(4)如果向细胞注射抑制呼吸作用的药物,则图中哪些物质的运输受影响? 。
(5)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能量),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所示,若将图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2)。
|

![]() | ||||||||||||
![]() | ||||||||||||
![]() | ||||||||||||
| ||||||||||||
|
|
29.(10分)右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 ___。
(2)根据你对图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
(3)你认为在温度为
(4)在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温度为
(5)在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
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21 | 22 | 23 | 24 | 25 | |
26(24分)、(1) (2) 、
(3) (4)
(5) (6)
27(6分)、(1) (2)
(3) (4)
28(10)、(1) (2) (3) 、
、 、 、
(4)
(5)
![]() | |||||
![]() | ![]() |

|
29(10)、(1) (2)
(3) (4)
(5)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联考模拟考试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C | C | D | D | B | A | A | B | C | B | D | D | B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21 | 22 | 23 | 24 | 25 | |
C | D | B | A | D | B | A | C | B | A | C | C |
26、(12分)右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2)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 ①叶绿体 ③大液泡 。
(3) ⑨核糖体 (填标号和名称)。(4) ①叶绿体 ③大液泡 (写名称),①叶绿体 。
(5) 胞间连丝 , 高尔基体
。(6) ⑨核糖体 和 ② 线粒体 。 蛋白质载体 , 能量 。
27.(6分)(1)解离 使组织细胞分离 (2)染色 使染色体着色
(3)分散开来 分生(生长点)
28.(12分)(1)A代表 蛋白质 分子;
B表示 磷脂双分子层 。
(2) 高尔基体 。(3) 蛋白质载体 ;
_b_(填字母编号); a、b、e (填字母编号,
至少填两个); e (填字母号), 流动性 。
(4) c、d、e 。(5) A、C、D
(6)作图见右图:
29.(10分)(1)光照强度和温度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某一温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减慢,最终稳定 (3)暗反应过程中的酶的数量和酶的最大活性 CO2 (4)光反应 适当降低温度 降低呼吸消耗
(5)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适当提高温度 提高暗反应过程中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