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3

2014-5-11 0:36:2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003

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与微生物相关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机氮源可以为某些微生物提供能量

  B.欲获得根瘤菌原生质体,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C.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拟核中的DNA

  D.流感病毒虽含有简单的细胞器,但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合成多种蛋白质

2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玉米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 14C4 14C3 → (14CH2O)

 B.利用15NH3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可得到15N2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监测到H218O

3现有4种突变型细菌1、2、3、4,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E。A、B、C、D都是合成E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型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型

培养基中单独加入的物质(+:表示生长 -:表示不生长)

A

B

C

D

E

1

2

3

4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最可能的合成顺序是

 A.E→C→A→B→D               B.D→B→A→C→E

 C.C→B→A→D→E               D.C→D→B→A→E

4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②唾液淀粉酶能与淀粉相结合,使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③谷丙转氨酶能将谷氨酸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生成的是非必需氨基酸

④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6(24分)下面是有关改变生物性状的一些实验方法,请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取玉米幼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如图A→C,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如图E→F,又发育成为植株G。

①从生殖方式上分析,A→D属于     

生殖、D→F属于        生殖。

②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A→C过程中进行了           分裂、D→F过程中进行了______________分裂。

(2)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太空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①你的实验设计原理是遵循遗传的          规律。

②请你在下表中根据需要,设计1~2个步骤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和结论要对应,否则不得分)。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预测的实验结果(子代果实性状)

结论(太空甜椒基因型)

③在不同地块栽培这些纯种的大果实太空甜椒时,发现有的地里长出的甜椒都是小果实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

④假设普通甜椒的果皮绿色(A)对红色(a)是显性,子叶厚(B)对子叶薄(b)是显性。现把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花粉传给aaBb的个体,则该植株所结果皮的颜色和子叶的厚薄的分离比分别是                 

7生物小组同学研究发现,凤仙花的花粉萌发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蔗糖和硼酸的质量浓度不同对花粉的萌发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究蔗糖和硼酸影响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组合”,进行了下述实验。

(1)配制培养液:

  按照研究目的,配制9组不同处理的培养液,如下表所示,其它成分相同。不同实验组间的差异是                                

实验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蔗糖浓度(g/mL)

0.05

0.05

0.05

0.1

0.1

0.1

0.15

0.15

0.15

硼酸浓度(μg/mL)

10

25

50

10

25

50

10

25

50

(2)实验材料:刚开放的凤仙花的成熟花朵。

(3)实验过程:在载玻片上滴加不同组的培养液,对花粉进行液体培养。将等量的少许花粉撒放在培养液的表面上,切忌猛烈晃动,以免花粉下沉,此操作的目的是避免花粉萌发时         

将载玻片上加盖培养皿,防止水分蒸发。

(4)观察记录:在25℃,培养45min后,加入NaOH(0.1mol/L),终止花粉管的生长。用醋酸洋红染色后,依次将各实验组材料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           结构着色较深。用测微尺(μm)测量各花粉管的长度,每种处理记录50个花粉管长度的数据,然后求各组     ,得到下表。请填写下表括弧内的单位。

实验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每粒花粉管长度(      )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5)实验结果分析:

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                处理组的蔗糖和硼酸浓度为花粉管萌发生长的最适组合。

②在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③如欲分析蔗糖溶液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对花粉管萌发的作用大小,应该比较:       

(用相应的字母回答)。

④如果N1、N2、N3之间的差异比N4、N5、N6之间的差异更显著,则可以说明:         

                              

(6)讨论:本实验配制的培养基不需要灭菌,为什么?                    

                                          

30 . ( 18 分)

(l)蔗糖与硼酸浓度不同

(3)缺少氧气

(4)细胞核(或染色体)   平均值   μm/粒

注:第一空答出细胞核或染色体均可,其他答案概不得分;第三空必须写出“粒”

(5)

①花粉管平均长度最大(n值最大)

③N1、N2、N3

④蔗糖浓度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比硼酸更重要

(6)因为实验时间短,微生物的增殖不至于对花粉粒的萌发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