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7

2014-5-11 0:36:2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007

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必须摄取足够量的蛋白质,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B、人体的营养物质中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只有维生素、蛋白质

C、切除胸腺的小鼠皮肤更易移植成功,说明对异体皮肤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B淋巴细胞

D、体温升高或降低导致酶活性下降,因而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

2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中DNA解旋发生在BC段

B、CE段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FG段细胞中有二个染色体组

C、从曲线的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D、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发生在BD段

3以下实例遵循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①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②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级水稻新品种 ③黑龙江省农科院用辐射方法培育“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 ④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体内培育抗虫棉 ⑤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克隆小绵羊 ⑥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出的作物新品种——八倍体小黑麦

A、②④     B、③④       C、⑤⑥      D、①②

4人体对花粉过敏反应简图:花粉→细胞A→物质B→反应C,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是花粉第一次进入人体        B、花粉不属于抗原

C、物质B引起生理反应C属体液调节    D、体液免疫反应与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分布相同

5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单位时间内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酵母菌相关指标与实际不相符的是D

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找到白血病致病元凶——PTP11基因编码中的一种蛋白质:蛋白酶Shp-2。研究发现,在正常血细胞中,蛋白酶Shp-2安分地分布在细胞质中;而在白血病人的细胞中,它“犯案作乱”,大批活跃地入侵细胞膜内侧和细胞核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TP11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B、蛋白酶Shp-2 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C、蛋白酶Shp-2 由核孔进入核内    D、白血病是由于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7、(20分)材料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DNA病毒。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又称为丹氏颗粒,是成熟的病毒,有很强的感染性。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俗称“澳抗”。剥去外膜则为HBV的核心部分,核心内含有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颗粒内部有HBV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材料二:下列是“重组乙肝疫苗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本品由重组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s)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疫苗为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不应有摇不散的块状物。

作用和用途:本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注意事项:(1)用前摇匀。

      (2)安瓿瓶破裂、有摇不散块状物时不得使用。

      (3)备有肾上腺素,以防偶有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决定病毒致病性的是               ,其增殖的部位和方式是        

                        

(2)目前临床上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测法,通常称“两对半”,正常人在检测时常发现一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健康带菌者,检测的标志物是                  ,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      

                                           。病毒核酸检测法,即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直接检查血液中的               ,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接种时,应备有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最可能是

A、升高血糖      B、抗组织胺        C、升高体温      D、降低血糖

8(22分)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对生物界的繁荣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Ⅰ、下图表示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2)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在20℃40℃范围内,若光照强度突然降至很低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      

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常采用“半叶法”,其原理是: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剪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B)则留在植株上,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过一定时间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分别烘干称重,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单位:mg/dm2·h) 。

实验步骤如下:

(1)选择测定样品: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如叶片在植株上的部位、叶龄、受光条件等)20片,用小纸牌编号。

(2)叶子基部处理:

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必须设法使所选定的叶片中的     无法外运也不能从其他部位运入,但又不影响      的供应。为此必须破坏叶柄的     ,但又不能伤及     

(3)剪取样品

按编号次序分别剪下对称叶片的一半(即A部分)(不剪下主叶脉),按编号顺序置于湿润的环境中,贮于暗处。经过5小时后,再依次剪下另外半叶(即B部分),同样按编号置于湿润环境中,两次剪叶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尽可能使光下和暗处的温度保持一致。

(4)称重比较           

将各同号叶片之A、B两部分按对应部位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放上已知面积的方形金属模板,用刀片沿金属板的边缘切下两个方形叶块,分别烘干至恒重,称重(分别记为WA、WB)记录。

(5)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为避免表格所占篇幅过大,假设实验选定的叶片为4片)

(6)△W=WB-WA,则△W表示:                              

(7)假设每次截取光照下的叶片面积为d,每次光照时间为t,则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K可表示为:                       

ABACDD

30.(本题含2个小题,共26分)

Ⅰ、(每空2分,计8分)

  (1)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或有机物积累量为0)

  (2)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而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3)升高    降低

Ⅱ.(18分)

(2)有机物   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筛管)   木质部(导管)

  (每空2分,计8分)

  (5)(4分)

叶片编号

WB

WA

△W

1

2

3

4

平均值

(WB、WA、△W、平均值,各得1分)

  (6)光照下的叶片被截取部分在5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3分)

  (7)(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