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水无机盐血糖和体温的平衡试题

2014-5-11 0:36:2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水无机盐血糖和体温的平衡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各1分;21~30题,各2分;共40分)

1.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腹喝牛奶营养价值较低的原因是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用于脱氨基作用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异常血红蛋白与正常血红蛋白的区别在于某个氨基酸的不同

C.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

D.给成年鼠连接三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体重会增加

3.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A.前者是肾小球,后者是肾小管   B.前者是肾小管,后者是肾小球

  C.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肾上腺   D.两者都是肾小管

4.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脑垂体

5.正常情况下,由尿排出的K+的量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当给人以大量钾盐时,尿中K+的排出量可超过由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A.肾脏排出的K+的特点的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收集管既能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到醛固酮的促进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影响

7.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8.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常出现面部水肿,下列各项中不是其原因的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B.组织液量有所增大

C.肾小球血管的通透性有所增大    D.血浆的浓度有所下降

9.留美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A.该化合物一定是蛋白质       B.该化合物一定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D.该化合物一定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10.人体的下列调节中,与下丘脑无关的是

A.体温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

C.肝糖元合成的调节         D.肾小管泌钾的调节

11.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12.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也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浓度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13.正常人一次过量吃糖后,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最可能是原因是

A.胰岛素分泌过少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肾脏发生了病变            D.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14.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16.将大白鼠从25℃移到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耗氧量增加升高

17.下列情况中不会引起人体尿糖的是

A.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dl  B.胰岛A细胞兴奋,分泌激素量过多

C.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18、使人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D.肾上腺和下丘脑

1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0.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⑥骨骼肌战栗  ⑦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

21、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22.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症;要缓解以上症状,应:

A.输入生理盐水   B.口服生理盐水   C.口服钾盐水    D.输入醛固酮

23.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它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mol/L),表达正确的是

(1).在较低浓度的海水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2).无法判断

(3).调节渗透压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4).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1)(3)(4)  B、(1)(3)  C、(3)(4)  D、(2)

24.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25.下列选项依次是内分泌腺、激素名称、激素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  )

  A.胰岛A细胞、胰岛素、肝脏、降低血糖浓度    

B.垂体、孕激素、乳腺和子宫、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

C.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分泌 

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细胞、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6、对调节血糖平衡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B、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

C、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

D、 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

27、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肾脏的功能?

A、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B、维持水平衡

C、维持无机盐平衡                    D、维持蛋白质平衡

28、较大剂量的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29、下列各项中,除了一项之外,其余的多可作为人体内水的来源?

A、饮料中的水                        B、食物中的水

C、有氧呼吸产生的水                  D、无氧呼吸产生的水

30、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将不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

A、肝糖元分解加强                    B、细胞糖氧化加强

C、蛋白质分解加强                    D、脂肪分解加强

二、非选择题(2分/格*30格=60分)

1、(30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⑥代表的物质是        ,⑦代表的物质是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mg/d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    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

(3)④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排尿量比正常人多,原因是            

(4)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     

(5)合成⑦物质的场所的主要器官是             

(6)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7)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

其生理学原理             

2.(12分)右图表示三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

(1)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X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

渐增加

(2)在低于400C的情况下,三种动物的甲状腺激

素分泌最先达到较高水平的是    

(3)在零下200C时,立毛肌仍然舒张着的动物是       ,在100C时就发生骨骼肌颤抖的动物是         

(4)在寒冷环境下,动物的代谢速度加大的原因是           。其调节方式为                  

3.(18分)选取20只体重15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为两组。实验组(A组)全部

摘除肾上腺,对照组(B组)不作任何处理。在实验组小鼠身体恢复手术刀伤后,做如下实验。

实验一:从两组中各取5只小鼠,分别饲养,给予充足的相同的食物和饮料(饮料包括清水和淡盐水)。结果发现,A组小鼠饮水量大大多于B组,且饮淡盐水多于清水。请分析A组小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A组小鼠饮水量大增的原因是肾上腺被切除后,体内       激素缺乏,保水和保钠能力下降,尿量增加,造成体内缺水。

(2)饮水以淡盐水为主的原因是体内      离子丢失太多,需饮淡盐水补充。

(3)在饮水这一行为发生过程之前,小鼠产生渴觉,是由于下丘脑中的       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同时,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       激素会增加,以减少尿量。

实验二:再从两组中各取出剩余的5只小鼠,同时放入4℃的环境中,两组小鼠的体温变化如右图。

(1)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    组、     组

小鼠的体温变化。

(2)A组小鼠体温之所以这样变化,原因是手术后       缺乏,造成血糖浓度太低,不能满足氧化分解供能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3)B组小鼠的体温之所以这样变化的原因是    激素、     素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使体温相对稳定。

18.【答案】 (1)消化吸收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肝糖元和肌糖元  脂肪和氨基酸  (2) 主动运输  80~120 糖类供能 (3) 尿糖   尿中含糖,带走大量的水分 (4)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胰岛素  (5) 肝脏 (6) b c(7)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解析】(1)过程①是由食物中的糖类分解补充血糖。过程⑤是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血糖含量是降至50~60mg/dL,当血糖含量高于130mg/dL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4)④代表糖尿,由于尿中具有大量的糖,会带走体内的大量水分,所以尿量增加,因此糖尿病病人的尿量比正常人要多。(5)能够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而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6)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类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血糖的来路有三条:从食物中消化吸收、由肝糖元分解而来、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主要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变为非糖物质。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向组织细胞运输并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变为非糖物质,抑制两条来路,即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变和肝糖元的分解

19.【答案】(1)B (2)Z (3)X  Z(4)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交感受神经,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加,代谢活动加快,增加产热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生活在不同环境温度中的生物体温调节的能力不同都能适应所生存的环境。此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机制的感受区,而动物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则分布着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当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的恒定。如有关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与此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战栗,使产热增加;如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当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动物X生存的环境温度变化大,说明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强。Z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甲状腺激素分泌最先达到较高水平加速物质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维持体温。X在400C和零下200C代谢速度变化不大,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强,不需收缩立毛肌减少热量的散失。

20.【答案】实验一 (1)醛固酮   (2)钠 (3)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实验二:(1)B  A  (2)肾上腺素   (3)甲状腺  肾上腺素

【解析】实验一:(1)A组小鼠饮水量大增的原因是肾上腺被切除后,不能产生醛固酮,醛固酮具有升血钠和降血钾的作用,而且钠在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血钠过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使得保水和保钠能力下降,尿量增加,造成体内缺水。(2)小鼠体内钠不足,应该补充食盐。(3)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向大脑皮层,小鼠产生渴觉,多饮水。同时,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以减少尿量。

实验二:当小鼠处于寒冷的环境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增加分泌,肾上腺素一方面可以促进产热,另一方面也可以升高血糖的浓度,为维持体温提供物质的需要。A组的小鼠切除肾上腺后,体内的肾上腺素不能正常产生,所以体温下降。而B组正常小鼠的体温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是因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使体温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