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科学实验史的教育实验训练

2014-5-11 0:36:2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科学实验史的教育实验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6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4);左上方       B. (2)×(3);左上方

  C.(2)×(3);右下方      D. (1)×(3);右下方

2.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利用离心法分离噬菌体外壳和其侵染的细菌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3.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下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②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 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②的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 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在培养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酵母菌,培养结果如图。造成酵母菌培养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培养缸没有置于光亮处           B.培养缸没有密封

C.培养液不含有机成分             D.没有通入空气

5.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 ⑤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⑥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发现最多的细胞是前期细胞 ⑦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叶绿体 ⑧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液泡⑨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

    A.②④⑤⑦      B.③⑤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⑨

6. 科研人员选取一棵健壮的柳树幼苗,给它的一片叶施加14CO2(如图所示),用以探究土壤温度和气温对其体内有机物运输方向的影响。然后控制不同温度条件,分别在A、B处测定含14C的有机物含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4C有机物含量

气温: 17

土温: 22

气温: 22

土温: 17

A

14

21

B

24

11

该实验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土壤温度高根呼吸作用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多

B 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上运输

C 气温高叶片光合作用强,上部产生的有机物多

D 通过控制土壤温度和气温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

7.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C.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8.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合成物质(神经毒气),这种物质能够钝化参与神经递质(乙酰

胆碱)形成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部位内含有丝氨酸,这种抑制剂通过与酶活

性部位的丝氨酸反应而起作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肽酶E被证明也受该神经毒

气的钝化。随后,科学家又发훏血管紧张肽原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部位内都含天冬氨酸。根

据上述材料不能推测到(     )

  A.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肽酶E的活性部位都含有丝氨酸

  B.上述这些酶的活性部位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C.血管紧张肽原酶的胃蛋白酶由于结构上的相似可归属于同一类别

  D.血管紧张肽原酶和胃蛋白酶可能会被某一类物质钝化

9.1883年美国生物学家C·ENGELMA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人实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右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用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异养的

 B.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产生O2

C.水绵光合作用强的部位,产生的有机物多,所以细菌聚集多

D.水绵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量不同

   

10.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

 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上

 的遗传信息,将其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合成。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上述材料最能体现RNA的哪项功能?

  A.RNA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B.RNA是某些反应的催化剂

   C.RNA是基因表达的媒介        D.RNA在细胞中能自我复制

11.下列有关达尔文、温特、郭葛在发现生长素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发现金丝雀草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B.温特通过琼脂块对照实验,发现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C.郭葛分离鉴定了生长素       

D.达尔文发现生长素的作用的双重性

1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3.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

C.图中X代表从食物种群中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

D.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

14.下图表示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

文本框: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1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C.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B.利用质壁分离实验可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C.在紫色洋葱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D.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绿色叶片的色素滤液,色素分离后,可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几个色素圈,最内圈呈蓝绿色

二.多选题

1.1943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                       ( )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体现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细胞中 

C.DNA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了对照作用

2.某同学用黄、白色的乒乓球各20个做性状分离模拟实验,将红色的D、d分别贴在黄、白球上表示雌配子。黑色的D、d分分别巾在黄、白球上表示雄配子。实验中他左手伸入桶中搅拌一下抓小球,再将抓有一小球的手伸入另一桶中搅拌一下以抓取一球,右手抓取两球的组合,再放回原桶中,如此反复50次,实验结果如下:

基因型

数目

实际百分比

理论百分比

DD

10

20%

25%

Dd

22

44%

50%

dd

18

36%

25%

试分析:该同学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  )

A.未充分将小球混合均匀         B.未两手同时抓取小球

C.重复实验次数太少          D.抓取小球时太随意了

3.某科学家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G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B可表示DNA的复制

C.可在细胞质的结构物质中测到放射性

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CD和FG段

4.下列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正确地是:(    )

  A.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酶的存在

  B.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发挥作用

C.比希纳从酵母活细胞中提取了引起发酵的物质叫酿酶

D.萨姆纳提出并证实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三.简答题

1.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问题。

(1)实验探究:

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②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③假设:                                           

④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       的细胞放在          中。

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                        

⑥结论:                                          

(2)为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研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他将这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

原材料。17世纪初布鲁塞尔医生Van Helmont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实验,推翻了这个

观点,Van Helmont将一株2.3kg重的小柳树种在重90.8kg的干土中,用雨水浇灌5年,小

柳树重量已达76.7kg,而土壤重量只比试验开始时减少5.7g。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是从水

中取得生长所需的物质的,现在来看,两位学者就植物生长所需的原料各自只说对了一部分。

  (1)你认为他们所得结论正确的部分是________,除此之外,植物生长所需的原料还

有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其他原料:

  ①实验用具和材料:

  健壮的盆栽天竺葵、玻璃钟罩、玻璃板、浓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凡士林、乙

醇、碘—碘化钾等。

  ②实验设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单选题

1A 2D  3B 4C 5A  6 C 7C 8B 9D  10C 11D  12C 13A 14C  15D 16D

三.多选题

1 BCD  2ABC  3BCD  4 BC

三.简答题

1.(1)③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④不含该蛋白质;蒸馏水;③不能吸水;⑥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2)不同点: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不含水通道蛋白;相同点: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

2.(1)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空气中的。  

  (2)②第一步:取两盆健壮的天竺葵在黑暗处(饥饿)36—48小时(或一段时间);

  

  第二步:取出后放在玻璃板上,分别扣上钟罩,一个钟罩里放一杯浓氢氧化钾溶液除去

空气中的,另一个钟罩里放一杯碳酸氢钠溶液提供足量的二氧化碳,用凡士林将钟罩

紧贴玻璃板上(或封紧); 

  第三步:将两装置放在日光下几小时;

第四步:分别取两个钟罩内的叶片,在乙醇里隔水加热脱色;

第五步:用碘—碘化钾检查淀粉。

  ③有钟罩内取出的叶片,遇碘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而没有钟罩内取出的

叶片,遇碘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生成;

  ④是植物生长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