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班第二次月考试题
生 物
命题人: 吕忠良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5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55小题,每小题l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2.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进入核糖体
3.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肝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不同,B则相同
4.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5.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
6.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是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高尔基体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白天用H2O浇花草,在花草周围空气的水、O2、CO2中都会出现18O2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旺盛
8.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左上方的一个细胞,在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B.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流动作为参照物
C.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D.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且流动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无关
9.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0.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11.右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l8O的呼吸作用产
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13.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A.白化病 B
1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二倍体植物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15.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1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
A.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 D.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
17.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18.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组合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9.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
C.基因中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20.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 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温度降到
D.[H]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
2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主要组成元素
B其中一种元素与植物体糖类合成和运输有关
C健康的成年人,摄入和排出这两种元素的量基本相等
D.在只缺乏这两种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正常植株,首先表现缺素症的是老叶
22.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B.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4N,但形态都不同
D.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苯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23.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24. 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
25.虽然人类设计建筑与马路时均偏好笔直的线条,但大自然的选择对此并不赞同,生命偏爱螺旋结构。下列与生命中的螺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螺旋结构DNA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
B.螺旋藻是蓝藻的一种,其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活在人体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方式供能
D.染色质形成染色体也需要螺旋化
26. 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在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的是( )
A. NADP+变为NADPH B. 氧气的生成 C. ADP转变为ATP D. CO2的固定和还原
27.下图示在两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为0.1%
CO2、
A. 光强度和CO2浓度 C. 光强度和温度
B. CO2浓度和光强度 D. 温度和CO2浓度
28.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②叶绿体中的色素均可以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③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可以吸收和转换光能
④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和转换光能
⑤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A.①③ B.② C.③④ D.③⑤
29.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30.下图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
A.酶、CO2 B.酶、CO2、ATP
C.酶、NADPH、ATP D.酶、CO2、NADPH、ATP
31.(2007年重庆) 在题3的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32.(07年宁夏卷)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33.对人体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在肿瘤细胞中有 B. 其作用都是使细胞无限增殖
C.正常人体细胞中也存在 D.感染了致癌病毒的细胞才会出现
34.(07年广东理基)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
![]() | ![]() | ![]() | |||
35.(07年江苏卷)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36.(07年江苏卷)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37.(07年江苏卷)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38.(07年江苏卷)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
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39.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0.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3
4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 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昔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42.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2、4和4 B.2、8和
43.在哺乳动物精巢中,发现一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这些细胞可能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联会时的细胞 D.精子细胞
44.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链。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45.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
B于开蓝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A.是一种诱变因素 B.引起染色体畸变 C.影响基因表达 D.改变了色素基因
46.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 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肿瘤的治疗 ④花粉离体培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7.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600个 B.900个 C.1200个 D.1800个
48.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果蝇产生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
A.2,2 B.2,4
C.4,2 D.4.4
49.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50.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且只有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D.在叶绿体中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51.通常情况下,下列结构所含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的是
A.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
C.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D.一对等位基因
52.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进入核糖体 ④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3.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5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H2O,但产生的过程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55.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45分)
56.(1) 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①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
②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__条件下。
(2)萝卜是C3植物,图1为萝卜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在该过程中能使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色素是
。
②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的[H]与NADP+含量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2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含量的变化曲线。
57.新华社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引起,人类也会因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
要研制狂犬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设计实验探究其物质组成。
(1)实验原理:RNA溶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还需要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
① 。② 。
(2)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区等量含由狂犬病病毒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
③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浓盐酸与苔黑酚试剂,加热。
④向C试管中 。
(3)设计一个表格并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结论: 。
58.(8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59.(2007年四川卷22)
(1)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序列I为内含子的一部分,序列II为外显子的一部分。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内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称为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上列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①该基因表达过程中,RNA的合成在 中完成,此过程称为 。
②请写出编码上述氨基酸序列的mRNA序列: 。
③如果序列I中箭头所指碱基对 被替换为 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④如果序列II中箭头所指碱基对 缺失,该基因下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共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号 | 双亲性状 父 母 | 家庭数目 | 油耳男孩 | 油耳女孩 | 干耳男孩 | 干耳女孩 |
一 | 油耳×油耳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油耳×干耳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干耳×油耳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干耳×干耳 | 335 | 0 | 0 | 160 |
|
合计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60.Ⅰ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 期,图中有___个染
色体组。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 __。
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 __条。
(2)该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最可能是____ _____。
Ⅱ。下图表示某生物生活史中一个细胞连续变化过程中的染色体相对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图中1—6表示 过程,9-10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
(3)染色体的着丝粒在
处分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ACD 6—10 CBCDD 11—15 CDDCA 16—20 DADDD 21—25 BADBD 26—30 DADCC
31—35 ADCBD 36—40 ACBDC 41—45 ADBDC 46—50 ACBDA 51—55 CABBD
二、非选题
56.(20分)
(1)(6分)① 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4分)
② 较强光照
(2) ①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分)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2分)②
57.(1)①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②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2)④加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
(3)
双缩脲试剂 | 二苯胺试剂 | 苔黑酚试剂 | |
现象 | 紫色 | 不变色 | 绿色 |
成分 | 蛋白质 | 不存在DNA | RNA |
(4)狂犬病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
58.AaBB、Aabb、AABb、aaBb
(1)抗寒晚熟;F2(或子二)
(2)数目
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3)①42 ②2 ③4
59.(1)①细胞核 转录 ② AUG CGG GAG GCG GAU GUC ③…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④…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 …
(2)① 常 由调查一组可知,油耳双亲生于出干耳的子女,可判断油耳是显性性状,控制油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 Aa 3/8 ③只有Aa ╳ Aa 的后代才会出现3:1 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 ④ 体细胞突变
60.Ⅰ、(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 1 睾丸(精巢) 16 (2)异养型
Ⅱ、(1)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1-10 (3)4、13
生物答题纸
|
②
(2) ① ②
57.(1)① 。
② 。
(2)④
(3)
(4)
58.(1)
(2) ;
(3) 原因:
(4)① ② ③
59.(1)① ②
③
④
(2)① ②
③ ④
60.Ⅰ、(1)
(2)
Ⅱ、(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