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测试题

2014-5-11 0:36:2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测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结构(  )
  A.基质   B.内膜   C.外膜   D.类囊体薄膜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CO2与PEP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3.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CO2的固定方式是

A.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  B.CO2+C3化合物→C4化合物

C.CO2+C4化合物→C5化合物  D.CO2+C4化合物→C3化合物

4.下列关于C3途径和C4途径的叙述中,其中正确的是

A.C3和C4 途径中,CO2的最初受体分别是PEP和C5

B.C3途径只发生在叶肉细胞中,C4途径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C.C3途径被CO2固定形成C3, C4途径中被固定形成C4和C5

D.C3途径发生在C3和C4植物体内,而C4途径只发生在C4植物体内

5.在右图所示氮循环途径中,关于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异养需氧型  B.②为自养厌氧型

 C.③为自养需氧型  D.④为自养需氧型

6.合理施肥,保证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才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氮能使叶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合面积 ③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 ④钾可促进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7.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8.下列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   B.小麦维管束鞘细胞  C.玉米叶肉细胞    D.蓝藻细胞

9.下图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甲是C3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B.乙是C4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4→C3

  C.甲是C4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4→C3

D.乙是C3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3→C4

10.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或玻璃)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11.在绿色植物的合成及运输糖类过程中,必需供应的矿质元素是(  )
  A.氮   B.磷   C.钾   D.镁
12.N元素是以什么形式进入高等植物体内的 (  )
  A.NH3  B.硝酸盐和铵盐  C. N2  D. NO

13.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

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

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  D.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

14.从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碳同化的意义为 (  )
  A.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B.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C.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实现的
  D.占植物体干重90%以上的有机物,基本上是通过碳同化合成的

15.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 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  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 O 3溶液因放出C O2  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6.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             B.需氧的异养细菌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单细胞真核生物

17.光照与光合效率关系正确的是 (  )
A.光照越强,光合效率越高  B.阴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效率为零
C.适宜的光照可以提高光合效率 D.阴生植物的光照强度与光合强度和光合效率成反比
18.中耕松土能使土壤中的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说不准

19.图示植物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以下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叶绿体中,过程①的发生需 要水的参与

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C.过程③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D.过程④保证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及时得到能量供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K二___ 班 ___号

姓名: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7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        ,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2.(7分)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和Z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______________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________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叶室内给以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速率。下图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A~E是曲线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图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    段,光合速率最快且CO2浓度最低的是  点对应的值。

  (2)若测定玉米的成熟绿叶组织,预计图中AB的斜率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大田生产上,可通过        _            等措施保证C02的供应。

  (3)若用该装置和无色纱布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则主要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8分)氮素是合成蛋白质及核酸等成分的最主要物质。生物体中大约含有10~15%的氮素,这种元素每年转化量约在109吨到1010吨之间,而每年通过生物固氮所提供的氮素高达4×108吨。下图为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大气中的N2变成植物体内的氮需要           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而动植物遗体中的氮回归大气中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由       细菌的作用来完成。

(2)能进行硝化作用的生物是       ,其同化作用的代谢类型是      

(3)固氮微生物中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其代谢类型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代谢类型为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它除具有固氮作用外,还能分泌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被称为     ,其作用是           

           。固氮能力较强的是             

(4)若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使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如果能实现,将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①            ,②               

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是关闭的,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环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定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          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                             

对结果的分析: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      ___________ ,则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乙是C4植物。

(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微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D

B

B

B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D

C

B

C

B

C

1.(7分)(1)光能,CO2的还原,水的分解,呼吸作用; (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2.(7分) (1)二氧化碳和温度  暗反应  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燃烧柴草)或适当升温

(2)光波波长(或光质) 光反应 (3)光反应和暗反应  Z3、Z2、Z1

3.(10分)(1)CD  E  (2)变大  加强通风、增施农家肥料  (3)在较强光照、温度适宜和C02充足的相同条件下(1分),依次用不同层数的无色纱布包裹叶室,分别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1分),并设计用等体积死叶片代替绿叶的对照组(1分)

4.(38分)

(1)原理: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条件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

  预期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②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植物依然健壮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①种情况,乙植物为C4植物;

出现第②种情况,乙植物为C3植物

(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有叶绿体

(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D

B

B

B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D

C

B

C

B

C

1.(7分)(1)光能,CO2的还原,水的分解,呼吸作用; (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2.(7分) (1)二氧化碳和温度  暗反应  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燃烧柴草)或适当升温

(2)光波波长(或光质) 光反应 (3)光反应和暗反应  Z3、Z2、Z1

3.(10分)(1)CD  E  (2)变大  加强通风、增施农家肥料  (3)在较强光照、温度适宜和C02充足的相同条件下(1分),依次用不同层数的无色纱布包裹叶室,分别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1分),并设计用等体积死叶片代替绿叶的对照组(1分)

4.(38分)

(1)原理: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条件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

  预期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②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植物依然健壮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①种情况,乙植物为C4植物;

若出现第②种情况,乙植物为C3植物

(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有叶绿体

(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