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十月份质量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
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D.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
2.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但下列某项生理活动却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你认为是
A.DNA的复制 B.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C.效应T细胞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水分在导管中的运输
3.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4.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不正确的解释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有利于释放O2,降低有机物消耗
C.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D.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题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6.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 B.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分子的形成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D.细菌侵入引起体液免疫的过程
7.下面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人进食后,下列哪一现象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DNA加快复制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9.细胞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细胞质功能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有利于物质运输
B.细胞质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性状分离比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由线粒体中DNA控制合成
D.为避免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导致基因污染,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中
10.生物的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都是有限的,衰老、死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研究决定细胞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应是
A.去掉细胞核,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
B.核移植,并进行动物克隆,观察克隆动物的生活年限
C.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杂种细胞衰老的表达
D.将年幼和年老的细胞去核,再分别将它们与完整的年幼细胞杂交融合
11.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赤道板、纺锤体、核仁 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
C.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 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12.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1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D.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1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要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15.下列物质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的是
![]() | |||
![]() | |||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⑧ C.②③⑦⑧ D.①④⑦⑧
16.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细胞质基质
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分子聚集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中都与磷酸分子无关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8.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9.1915年、1930年、1965年三年度的诺贝尔奖都授予了有关叶绿素研究方面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快
D.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物质,都能吸收和转化光能,并将水分解
20.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21.下列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C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C5
B.P元素可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ATP的合成
C.N元素是ATP和NADPH的组成成分,也是酶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元素一部分来自H2O,另一部分来自CO2
22.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只有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组织细胞才能正常完成其功能。下图是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的相关结构,其中胰高血糖素能“打开”的生理开关有
A.L和M B.K和M
C.L和N D.L、M和N
23.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
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对语言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C.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调节作用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24.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人体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此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
25.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26.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中“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27.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碱基序列
B.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时形成的黏性末端也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目的基因就是指DNA质粒
D.只要检测出受体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就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29.下列关于干扰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产生干扰素 B.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获得干扰素
C.用动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可获得干扰素 D.用微生物工程方法不可能获得干扰素
30.如图为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酶①浓度
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
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选择题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霍市一中2008届高三十月份质量检测试题
生 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18分)下面是几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填代号),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代号)。
(2)B细胞与C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 。
(3)在个体正常发育过程中,若C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并能无限增殖,则说明该细胞发生了 。如果想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E细胞培育成一个新个体,必须经过
过程产生愈伤组织,然后通过 过程形成新个体。
(4)用丙酮从C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C细胞表面积的2倍? ,理由是(2分)
。
(5)将人的某种糖蛋白基因导入B细胞中,表达出来的蛋白质即使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也并不具备天然状态下的活性。其原因是(2分)
。
(6)具膜细胞器、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
。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特点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7)(5分)具有E细胞的生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二
氧化碳的含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说明光合
作用的强度与二氧化碳的含量之间的关系:
① ;
②
;
③ ;
32.(8分)某同学完成了以下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取两支试管并编号1、2,各注入2mL3%H2O2溶液;向1号管内滴入2滴氯化铁溶液,2号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两试管,观察并用带余星的木条检验,记录结果。
(1)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索 的高低。
(2)该实验中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
33.(4分)如图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请回答有关问题。
(1)聚乙二醇(PEG)在此起什么作用?
(2)杂交瘤细胞表现出什么特点?
.
(3)HAT培养液的作用是什么?
(4)若要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某种乙型肝炎(病原体为某种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则在从小鼠脾内取出B淋巴细胞之前,应对小鼠作何种免疫处理?
。
34.(10分)下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准确写出号码表示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2)在①结构与②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这一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需要在③结构内加工,然后形成___________转移到
④结构内,在④结构内进一步加工后释放到细胞外。由此可知,生物膜在
______________上是紧密联系的。
(4)①结构与②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作用场所有何区别?各举两例。
高三十月份质量检测试题
生 物 答案
31.(18分)(1)BD(1分,写全对才可得1分) ADE(1分,写全对才可得1分)
(2)具有成形的细胞核(1分) (3)癌变(1分) 脱分化(1分) 再分化(1分)
(4)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远大于C细胞表面积的2倍(1分)。 因为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2分)(5)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多肽链,还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具有天然活性的糖蛋白,而B细胞没有这两种细胞器(大意相似即可)(2分)
(6)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
(7)①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分)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1分)③当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1分)
32.(1)过氧化氢酶与铁离子催化效率的高低 (2)肝脏不新鲜或过氧化氢溶液时间过长
(3)①2滴H2O2溶液+2mL焦性没食子酸+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②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3.(1)诱导细胞融合 (2)既能体外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3)选择杂交瘤细胞 (4)注射相应抗原
34.(10分)(1)游离的核糖体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mRNA 翻译 (3)小泡 功能 (4)①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为作用于细胞内,如结构蛋白及呼吸酶等胞内酶;②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为分泌蛋白,如抗体、胃蛋白酶等消化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