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第4周周考试卷

2014-5-11 0:36:28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第4周周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2.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3.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A.白化病   B.2l三体综合征   C.血友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4.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直接移动方向包括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组织液  D.淋巴→血浆

5.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B.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为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人类应提倡优生优育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D.苯丙酮尿症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缺少一条常染色体

6.光合作用过程中,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产生的物质是

A.C3 、C5和葡萄糖  B.C3 、C5和ATP  C.ADP、[H]和O2  D.ATP、[H]和O2

7. 细胞有氧呼吸中,水作为反应物参与的过程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氢

C.氢与氧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形成ATP

8.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文本框: 生成物量9.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10.下左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右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左图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11.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

1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1,3,5

 
1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5.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16.给你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授粉,观察果穗

17.将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化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结的种子混合播种,所长出的植株的表现情况将是

A.全部是高茎 B.高茎:矮茎 = 3:1  C.以上A、B都可能  D.不能判断(无一定比例)

18.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     B.3/4      C.1/8      D.3/8

19.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儿子仍为性染色体XXY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性染色体为XXY的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哪一组                      

A.精子、卵、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C.卵、精子、不确定D.卵、不确定、精子

20.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21.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22.美国科学家普里辛纳因在研究朊病毒(仅含有致病毒蛋白因子)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朊病毒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朊病毒与SARS病毒相似

C.朊病毒可能以毒蛋白质为模板增殖  D.朊病毒依靠逆转录酶传递遗传信息

23.在一个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个和400个  B.400个和510个 C.2个和510个 D.2个和400个

24.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     C.14%     D.11%

25.红眼雌果蝇(XRXR)和白眼雄果蝇(XrY)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由交配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 精子 R:r=3:1  B卵细胞:R:r=3:1 精子 R:r=3:1

C卵细胞:R:r=1:1 精子 R:r=1:1  D卵细胞:R:r=3:1 精子 R:r=1:1

26.埃及斑蚊传播登革热病毒,有一地区喷洒密集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0%,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了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 斑蚊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 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 第一年的斑蚊种群中没有基因突变

27.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DNA碱基总数的5%,那么该DNA转录成的mRNA中G的比例最多占:  

A.7%   B.19%   C.38%   D.76%

28.右图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酶促反应“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可发生在肝脏的③中

B.①、②、④均可参与体温的调节

C.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D.进入血液的乳酸与碳酸钠反应所得到的乳酸钠在肝细胞内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

29.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现把绿色豆荚、绿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合的黄色豆荚、黄色子叶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豆荚及种子子叶的颜色分别是

A. 绿色豆荚、绿色子叶           B.黄色豆荚、绿色子叶

C.绿色豆荚、黄色子叶           D.黄色豆荚、黄色子叶

30.一雌蜂和一雄蜂作亲本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bBb×Ab     C.AAbb×aB     D.AABB×a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能进化       B.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C.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3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D.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33.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34.下图表示某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B.该图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C.c点表示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

D.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3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症可以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3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B.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C.染色体的变异、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

D.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优生、优育可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37.右图为一雌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则该动物产生Ab的配子的可能性是

A.100%    B.50%     C.25%     D.12.5%

38.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39.下图表示AaBb的水稻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花粉育成的二倍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B.单倍体育种比杂交育种时间短

C.AaBb水稻经单倍体育种可育出两种二倍体水稻

D.未经秋水仙素处理的试管苗长成的植株高度不育

40.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      B.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此生物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D.可判断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三、非选择题:

41.(14分)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如右图所示),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②           ;③           

(2)假设你想培育的一个作物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                                    

(3)黑龙江农科院培育出“黑农五号”大豆品种的育种原理是           

(4)在杂交育种中,从F2代才能开始选种的原因是            。据你所知杂交能选育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         表现的优势。

42.(6分)左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下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和b),请据图回答(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文本框: (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别是:

        ;②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

属于      性遗传病。

(3)II8基因型是         ,II6和II7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4)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改变及原因是                                 

43.(10分)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下图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     。(用图中序号表示)

(2)从分子水平分析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也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    

(3)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4)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组织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答案

1~5DCDCC 6~10DBCDA 11~15ADAAC 16~20CBDBA 21~25CCCAD  26~30CDDDA

31.ACD32.ABC33.BCD34.ABC35.ABCD36.BC37.ABC 38.AB 39.ABD40. ABCD

41.(共14分,每空2分)

(2)①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②种群基因频率  ③生殖隔离

(3)杂交育种 

(4)基因突变 

(5)(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杂种

42.(6分,每空1分)

  (1)复制 转录(2)常染色体隐性

  (3)BB或Bb 3/4 

  (4)不会,因为突变前后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相同,所以生物性状不变

43.(10分,每空2分)

  (1)②④ (①②④)

  (2)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密码子 

  (3)基因重组

  (4)目的基因(产物)在受体细胞内已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