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第二次月考实验部分考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40分)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2、将定量的黑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距离玻璃瓶30厘米处给予一定的光照,黑藻就会排放出氧气泡,下列哪项不影响单位时间里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 )
A.玻璃瓶的容积 B.光照强度 C.黑藻的叶片数 D.溶于水中的CO2量
3、有人做过如下实验:
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
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调节
D.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4、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下表中各离子下的溶液浓度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条件 | 水分消耗(mL) | Ca2+ K+ Mg2+ (%) |
光下 | 1090 | 135 27 179 |
黑暗中 | 435 | 105 35 113 |
A.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光照影响
C.植物在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 D.大麦在光下吸收Ca2+比吸收水分快
5、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他们在Ⅰ、Ⅱ、Ⅲ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试管中通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将如何变化 ( )
![]() |
棉团
棉团
棉团
细菌繁殖
Ⅰ Ⅱ Ⅲ
细菌繁殖
细菌繁殖
选择项 | Ⅰ号试管 | Ⅱ号试管 | Ⅲ号试管 |
A | 加快 | 减慢 | 不变 |
B | 减慢 | 加快 | 加快 |
C | 加快 | 减慢 | 减慢 |
D | 减慢 | 加快 | 不变 |
6、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中,在研磨叶片时,忘记了加入少许碳酸钙,那么,滤纸条上色素分离的情况 ( )
A.四条色素带与正确操作的无差异
B.上面两条色素带正常, 下面两条色素带颜色变浅
C.下面两条色素带比正常操作的更宽
D.上面两条色素带颜色变浅, 下面两条色素带正常
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给你的信息是( )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8、下面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玻片标本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 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需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直接用高倍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B. 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 在低倍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时,视野的右上方有一个处于分裂期中期的图象因太小看不清楚,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9、实验室内有两瓶在室温条件下隔夜静置且未贴标签的溶液,一瓶为猪肝脏研磨过滤液,另一瓶为FeCl3溶液。欲鉴定出哪瓶为猪肝研磨液,最科学的做法是( )
A、取两试管分别装入2ml上述两种溶液,后分别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
B、取两试管分别装入2mlH2O2溶液,后分别加入适量的上述两种溶液
C、取两试管分别装入2ml上述两种溶液, 后分别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
D、取两试管分别装入2ml上述两种溶液, 后分别加入适量的二苯胺试剂
10、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入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光照条件 | 用黑纸遮光 | 照橘红光 (λ=660μm) |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 (λ=735/μm) |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 |
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粒) | 0 | 99 | 40 | 98 |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 ( )
A.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
B.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能抑制其发芽
C.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
D.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
11、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表中的方法步骤。
序号 | 项目 | 试管1 | 试管2 |
1 | 新鲜唾液 | 1ml | 1ml |
2 | 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2ml |
3 | | 5ml | 5ml |
4 | 1mol/LHCl | 1ml |
|
5 | 1mol/LnaOH |
| 1ml |
6 | 碘液 | 2滴 | 2滴 |
7 | 结果 | 均不变蓝 |
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
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 B.新鲜唾液没有再作稀释
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12、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下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13、下图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变化曲线,据图说明成熟苹果比未成熟苹果甜的原因是 ( )
A.淀粉含量增加 B.有机酸含量增加
C.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 D.可溶性糖氧化分解
14、如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的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 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 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15、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16.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
①葡萄糖 ②果糖 ③蔗糖 ④麦芽糖 ⑤淀粉 ⑥纤维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②④
17.在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细胞停止分裂发生在( )
A.解离时 B.漂洗时 C.染色时 D.压片时
18.为了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碳酸钙,其作用是( )
A.调节PH,加速色素溶解 B.调节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使绿叶研磨充分 D.有利于四种色素的分开
19.下列图示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I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20.对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不能得到证实的是( )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
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关系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高三年第二次月考(实验部分)考试卷
选择题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21、用狗做实验,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和B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 心率(次/分) |
正常时 | 90 |
仅阻断A神经 | 180 |
仅阻断B神经 | 70 |
据表回答:
(1)A、B两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分别是:A神经使心脏跳动____________,B神经使心脏跳动____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对心脏作用占优势的神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某小组计划调查上海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你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张表格(写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并给表格起一个标题。
(3)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
23.根据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识别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材料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解剖针、酒精灯、火柴、滴管、质量浓度为
方法步骤:
结论:
24.完成下面实验设计:验证高等动物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实验材料:3只_________________ _的狗。
(2)实验处理:
实验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
实验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反应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该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结果,并解释原因是
。
(2)图中②为 过程,常
用 作诱导剂。
该细胞继承了 。
因此不仅能分泌 ,
还有 本领。
(3)该方案的目的是 。
26.以三角锥形瓶为容器,以分批培养的方式制备一种酶,产酶菌种为一未定菌种。培养时,取250ml锥形瓶四个,分别装入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后,用接种环取细菌进行接种,然后放在
|
(1)该曲线为微生物的 生长曲线,该生曲线中产生酶最多的时期是 ,此菌开始合成诱导酶的时期是 。
(2)在38小时曲线变化说明此菌种进入了 ,导致此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3)在上述四瓶中,第一瓶培养8小时,第二瓶培养18小时,第三瓶培养30小时,第四瓶培养40小时,则第 瓶可作为菌种扩大培养。
27.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 ___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___ 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 ___植物,小麦属于___ 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 __ ___ 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 __种,即____ ______。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 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28.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需要除去细胞壁。现提供以下材料和用具:白色洋葱鳞片叶、紫色洋葱鳞片叶、适宜浓度的盐酸、适宜浓度的蔗糖液、纤维素酶、果胶酶、蒸馏水和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请你从中选取合适的材料配制成合理的细胞壁分解液,并设计出检验它除去细胞壁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的结果。
(1)实验步骤:
①配制细胞壁分解液,选取 配制成细胞壁分解液。这样选取的理由是 。
②检验细胞壁分解液除去细胞壁的方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实验结果的预测和解释:
高三年第二次月考(实验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1)减慢减弱 加快加强(2)A神经
22、(1)确定这一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或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调查基因频率等))
(2)上海市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标题2分,表格4分)。
父亲性状 | 母亲性状 | 儿子性状 | 女儿性状 |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
有耳垂 | 有耳垂 | ||||
有耳垂 | 无耳垂 | ||||
无耳垂 | 有耳垂 | ||||
无耳垂 | 无耳垂 |
(3)被调查的家庭数目太少(2分)
23、方法步骤:
1、将花药放在载玻片上,横切3—4段,用解剖针轻轻压碎,滴一滴醋酸洋红染液于花药上染色5—10分钟
2、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横过几次,微热,勿使染液沸腾,加盖盖玻片
3、用另一载玻片覆盖在盖玻片上,用手指轻轻按压,勿使盖玻片移动
4、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类型和染色体形态
结论: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找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由于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因此可看到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24.(1)同种、同龄、等重、健康的幼年
(2)实验组①(2分):切除1号狗的垂体 实验组②(2分):先切除2号狗的垂体,过一段时间后再给该狗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或切除2号狗的垂体,然后每天给该狗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 对照组:3号狗不做任何处理(3)实验组①(2分):生长立刻停滞 实验组②(2分):生长先停滞,注射生长激素后又恢复生长(或体重逐渐增加) 对照组:正常生长(或体重逐渐增加)
(4)(2分)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5)(2分)垂体、生长激素(对一个得1分); (2分)体重(体长等)_
25.(1)不能,原因是没有预先给小鼠注射相应的抗原,就不能引起相应B细胞的产生(2)细胞融合过程 灭活的仙台病毒 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 特异性抗体大量增殖(无限繁殖)的能力(3)制备(生产)单克隆抗体
26(1)v群体 稳定期 调整期 (2) 衰亡期 细菌的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 活菌数目急剧下降 细菌出现多种形态,甚至畸形 释放代谢产物等 (3)二
27 Ⅰ、 叶肉细胞 蓝色 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反应变成蓝色
C
Ⅱ、
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 温度
28、 (1) ①适宜浓度的蔗糖液,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高效、专一地水解细胞壁,适宜浓度的蔗糖液不会使原生质体过度吸水而胀破
②第一步:滴适量的细胞壁分解液在载玻片水中央,用镊子撕取一小块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制得实验组装片
第二步:用适宜浓度的蔗糖液替代细胞壁分解液,其他操作与制作实验组装片相同,制得对照组装片
第三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实验组装片和对照组装片
(2)实验结果的预测和解释:实验组装片的洋葱细胞呈分散的紫色球形, 表明细胞壁已被分解掉。 对照组装片的洋葱细胞呈相互连接的紫色多边形, 表明细胞壁未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