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备考建议及预测
高三生物备课组
一.对考纲变化的解读。
1.说法的重要变化 。
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解读:细胞质遗传应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如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的中,可避免通过花粉传递而导致基因扩散,用于解决基因污染问题。
2.增加的考点。
(1)非特异性免疫 (2)生物群落的结构 (3)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读:(1)(2)只作了解,(3)与命题要求中的“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应倍加关注。
3.能力要求的变化。
①将“理解能力”的第一条“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求,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改成“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求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读: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下降,不要求“能阐述”“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只要求“把握”,可能意味着象05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的题不考,而考考纲对能力要求中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释现象,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方法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②将“获取信息能力”的第二条“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改成“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并将其移到“理解能力”。
解读:把要求考生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的内容具体化。考生在备考时可分别找一两个典型的题目加深对这点的认识。
二.高考冲刺阶段考生备考建议:
(一).认识差距,明确分数增长点
省质量检查反映出同学们非选择题丢分严重,主要暴露了同学们在过程性主干知识方面,如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单倍体育种过程等,存在较大的缺陷。市适应性考试和平时练习卷反映了同学们选择题正确率不理想,而选择题失分大多体现在基础知识的缺陷。同学们应该能够意识到,选择题出错问题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非选择题出错问题在过程性主干知识不清晰和答题的严谨性不够。生物科的这些问题,只要同学们备考方法得当,在冲刺阶段是容易解决的。这些问题解决了,你的高考生物成绩就能提高十几分、二十几分。同学们,现在还有哪科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十几分、二十几分?
(二).针对差距,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
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复习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选择题出错问题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读课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非选择题出错问题在过程性主干知识不清晰和答题的严谨性不够,因此悟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适量练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阶段各校都已进入放读复习阶段,同学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增多了,考虑各科的均衡发展,应均衡分配各科的复习时间,生物学科每天合适的复习用时应为60-9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做复习会更有效呢?从可操作出发,建议同学们每天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整理试卷。重在反思和归纳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
建议分常考的遗传、代谢、实验、图形图表信息、选择题五大块进行归类整理。时间安排30分钟以上。
2.回归课本。在考前一定要把课本读一遍。
读课本的目的有三个:①把生疏了的知识点捡回来;②让主干知识要做到很清晰;③关
注结论性语句。建议对照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与教材读书,或针对练习中暴露的知识缺陷及时查对课本读书,动手画过程性主干知识图解以达到让主干知识要做到很清晰的目的。时间安排20分钟以上。
3.适量练笔。建议重点做选择题。时间安排10分钟以上。
(三)克服焦虑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很多学生普遍存在以做题代复习现象,忽视做回归课本和整理反思的工作。很多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存在希望自己多做题,希望自己多记些知识点的心理,表现在读课本专挑结论性语句记,做题时喜欢往自己熟悉的知识点想,结果今天记了明天忘,做过的题下次出现仍然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焦虑性学习低效”,全市大多数学生存在此现象,却末能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重视。高考压力的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的矛盾导致焦虑心理,焦虑导致学生思维障碍和学习行为障碍,导致焦虑性学习低效。
摆脱焦虑性学习低效,要求学生能作正确的心理归因、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寻求积极的心理疏导、尝试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思维习惯。同学们认识这点,正视心理问题,调整心态,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高考,你一定能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考预测
(一)重要考点
1.遗传与变异:
植物育种知识(生物工程、人工诱变、孟德尔遗传定律);变异频率变化与植物进化。
2.代谢:
动物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呼吸作用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代谢与发酵。
3.细胞:
细胞分裂相;分类依据与结构;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生命活动的调节:
反射、应激性与适应性;免疫与机体健康。
5.生物与环境:
人口数量、工农业发展与全球性环境问题;种间竞争与引种。
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验重点
1.侧重探究性实验。
2.要求学生书写的内容会增加,以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如课题名称、原理、步骤、预测结果及结论等须全部写出)
3.注意用于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的设计
4.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可考虑与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呼吸等有关的内容)
5.可考虑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改(如针对某实验给出一个错误的步骤,叫考生指出。这时可把错误的步骤作为提示,重新设计出正确的步骤)
(三)绘图能力
主要出现在简答题中,以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绘图的能力(如坐标曲线图、柱形图)
总之,今年的生物高考仍注重学生思维、表述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切入点仍然注意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