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交流卷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B.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C.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
2.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培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和液泡 C.细胞核和内质网 D.线粒体和叶绿体
3.下列物质中哪些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① 干扰素 ②维生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体 ⑤青霉素 ⑥生长激素
A ②⑤⑥ B ③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③⑤
4.蛋白质在细胞中存在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游离状态,另一种是结合状态。被膜固定起来的结合状态蛋白质不可能具有生理作用的
A.酶 B.抗体 C.表面抗原 D.激素
5.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酒精的含量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的丙酮酸含量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ADP的含量减少 D.若d能抑制[H]生成水,则O2的消耗量减少
6.生物教材中介绍了很多科学家及其取得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连线,不相符的是
A艾弗里——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孟德尔——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 恩格尔曼——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7.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是
A.合理密植 B.间作套种 C.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 D.中耕松土
8.一大面积烧伤病人感染了绿脓杆菌,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能使病人的病情好转?
A. 动物病毒 B. 抗毒素 C. 噬菌体 D. 疫苗
9.右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 Ⅳ→Ⅰ
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中心法则
A.表明细胞内的RNA产生的模板必须是DNA B. 申明了翻译先于转录
C.表明生物体内DNA产生的模板必须是DNA D.只适合真核生物
11.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种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母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父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
A.敏感型 B.抗药型:敏感型=3:
12.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顺序。A~D位点发生的突变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G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
A.G/C→A/T B.T/A→G/C C.T/A→C/G D.丢失T/A
13.美联社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原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原来病菌中不可能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后才出现的
14.下列不能用来表示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种群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15.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范围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16.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7.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培养液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18.A图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 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 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一定是Nl>N2,W2>W1,
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P的a+b+c+d+e
C.B图中Q1的b1、d1表示未被Q1利用,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若P和Q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 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 J/(cm2·a)和24 J/(cm2·a)。那么,能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15%
19.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20.下列有关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繁殖体的传播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B.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C.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引发群落演替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以下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肽链
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D、大多数酶在pH值等于7左右时活性最高
2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细胞的全能性
B.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C.癌细胞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D.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已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
23.下列生化反应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B.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C.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二氧化碳的固定
24.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中心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癌细胞可出现多核和巨核现象 D.控制细胞的一切遗传性状
25.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为一种动物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26.下列现象或方法有利于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B.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1:1
C.用显微镜观察并记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
D.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配子两种比例为1:1
27.右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子细胞具有生殖功能
28.对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正确表示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株自交1代后及自交2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
B.由乙图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因素之一
C.由丙图可知,含DNA的黏稠物析出量不再增加时,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于0.14 mol·L—1
D.丁图中若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时,在a~b段该国老年人口数量比例较大
29.在下列实验中,需要始终保持生物材料具有生物活性的是
A. 观察线粒体 B.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及分离
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30.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依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项目 | 测定值 | 单位 | 参考范围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35 | IU/L | 0~45 |
肌酐 CRE | 1.9 | mg/dL | 0.5~1.5 |
尿素氮 BUN | 14.6 | mg/Dl | 6.0~23.0 |
血清葡萄糖 GLU | 223 | mg/dL | 60~110 |
甘油三酯 TG | 217 | mg/dL | 50~200 |
总胆固醇 TCH | 179 | mg/dL | 150~220 |
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31.[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1)如果a代表组织蛋白,则b代表部分酶或激素,则进行②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人体内能通过④过程得到的氨基酸叫做 ,产物,B需要转变成_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3)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⑨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此过程除了产生A物质外,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和_______。⑦在细胞的 进行。
(4)过程⑦⑧⑨中,有ATP生成的是 ,有氧气参与的是 。(以上两空均用代号)
32.(6分)植物叶面积指数与细胞呼吸量、总光合作用量、干物质积累量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数据所示)。所谓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的面积量。请分析回答:
叶面积指数(cm2/cm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总光合作用量(%) | 12 | 35 | 58 | 76 | 85 | 92 | 93 | 93 |
呼吸量(%) | 8 | 25 | 30 | 45 | 50 | 68 | 93 | 97 |
(1)试说明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关系:
(2)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 总光合作用量几乎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主要是 (至少2点)等基本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 ,将会使植被干物质现存量小于干物质积累量。
(3)若上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应关系,则保持叶面积指数为 时,进行合理开采和利用是最为合算的。
33. (4分)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未受精的卵细胞质中贮存许多mRNA,科学家为探究mRNA作用的发挥与卵细胞是否受精的关系,用海胆的未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作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放线菌素D是海胆卵RNA合成的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D或没有放线菌素D存在的情况下,海胆受精卵对
实验二:将未受精的海胆卵和受精的海胆卵分别悬浮在含有
请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10小时之前两曲线的变化大体相似,说明海胆卵受精后 _____________ 。
受精10小时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区别说明 。
⑵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
34.(8分)细胞癌变的机理非常复杂。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大为提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下图一表示这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图二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环节,据图回答:
![]() |
(1)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据图一分析,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调控机制主要发生在[ ]___________过程。
(2)细胞癌变的病理很复杂,从图示来看,该细胞癌变的原因,从变异的类型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示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过程,其场所是[ ]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二可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
(5)bcr与abl结合后称为bcr/abl融合基因,它的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有损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字相同的螺旋蛆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在遗传学上叫 ,用这种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效果,但需要时间长,其原因是
很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 的数量逐渐增多,并通过生殖率降低而使这种蝇的数量逐渐下降。
(2) 依据结果,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法更成功?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 。
(3) 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现代生物进化论中的哪些观点?
。
36.(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贺兰山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世纪中叶,由于人类的干扰等因素,致使岩羊濒于灭绝。为了保护岩羊,国家将贺兰山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二十多年来,岩羊数量已由1983年的1585只增长到2003年的10000只左右。研究表明,岩羊在贺兰山的合理容纳量应为每平方公里17.6只,2005年岩羊数量将达到贺兰山的最大容纳量。
岩羊行动敏捷,善攀岩石,能在陡峭裸岩上灵活走动,活动范围主要在海拔2400米的裸岩带,近年活动范围最低可达到海拔900米的河谷地带。岩羊原有的天敌——虎早已灭绝,岩羊已成为该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⑴ 该地区的岩羊构成了一个_______ _,其总数的
测定可用________ 法。请在右侧的坐标内画出1983年
至2003年岩羊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⑵ 如果不加以控制,请预测随着岩羊数量的增加,
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
⑶ 岩羊活动范围的扩大说明了 。
37.(8分)下图所示人体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转运简略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Ⅰ、若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水,当④ > ①时,②、③将如何变化? 。
Ⅱ、若序号代表的是各种功能细胞,则
(1)图中较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填序号)。
(2)细胞膜中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较丰富的是 (填序号)。
(3)若给某人静脉滴注氨基酸营养液,生理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填序号)。
(4)造成细胞功能以上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填文字)。
Ⅲ、若图中序号代表的是不同生理过程
(1)对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起直接作用的过程是 (填序号)。
(2)在人体的免疫防御中,②、④过程共同构筑了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
38.(8分)据《羊城晚报》报导,广东省某市2003年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后的一组数据(见下表)。为提高人口质量,该市市政府出台一项福利制度:对符合结婚登记条件,一方有本市户籍的人员,可以免费进行婚前检查,并增加地中海贫血筛查和AIDS抗体测定。
时间 | 条例规定 | 婚检人数 | 婚检率 | 新生儿缺陷发生率 |
2002年 | 强制婚检 | 23279人 | 97.3% | 7.94‰ |
2005年 | 自愿婚检 | 274人 | 1.15% | 30.2‰ |
(1) 有一多指的男子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却色盲的儿子。(用A与a、H与h表示控制这2类遗传性状的基因);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有两病的几率是 。
(2) 请用图解分析该家庭的遗传方式。
(3)当前我国的AIDS感染者有84万,该病是由HIV引起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它侵入人体后, 会进入人体的 细胞,并破坏该细胞,逐渐使人的 系统瘫痪,使人无法抵御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4)请指出一种预防该病的措施:
39.(7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属于该人工湖泊生态系统的 成分。
(2)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取同一水体的水进行控制藻类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 ![]() |
① 请你简要归纳出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取同一水体的水分成两等份分装到两个水族箱中标号为A、B;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第五步:每天在同一时间检测A、B中同一高度的位置处藻类密度并作好记录 。
②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
③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请你提出一项控制水草疯长的合理措施 。
[注: 第40和41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且只能选做其中一题,两题都做以第40题给分]
40.(15分)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以及酶的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A1.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 下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 |
(2)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 成分,并加入 物质,以补充 源。若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加入 物质,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染料,将呈 反应。
(3) 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
A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加酶洗衣粉。
(1) 在某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里,有以下几点:①不能用于洗涤丝毛织物 ②最好用45℃的温水洗涤 ③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请你分析原因。
。
(2) 为什么用加酶洗衣粉比用普通洗衣粉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
41.(15分)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B1.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 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原因是
。
(2) 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 法,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 ,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
和 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
的优点。
(4) 某棉农在食用该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籽油炒芹菜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骚痒难忍症状。停用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该现象很可能是 。
B2.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 该方案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请你给予补充纠正。 。
(2) 图中②为 过程,目的是使得到的细胞具有 特性。
(3)图中③表示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 。
(4) 图中④的细胞培养,能获得 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
(5)破伤风杆菌抗体最终可从 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