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第二学期综合能力测试题

2014-5-11 0:36:29下载本试卷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B.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诱导酶一旦产生,其活性就将一直保持下去

B.组成酶不是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

C.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诱导酶,分解乳糖的酶是组成酶

D.诱导酶的合成除取决于诱导物以外,还取决于细胞内所含的基因

3. 关于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多细胞生物的同一个体处于细胞周期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

B.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保护各种生物独特的基因库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因都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的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4. 科学家利用含有3H标记胸苷(T)和尿苷(U)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蚕豆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为20 h,根据这两种核苷被利用的速率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对此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 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ce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

变   D.在显微镜下,处于ce阶段的细胞数目最多

文本框: 〇 密 〇 封 〇 装 〇 订 〇 线 〇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文本框: 学校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高三生物第二学期综合能力测试题

         

29.下表为一种培养液的配方,据图回答:

成分

Ca(NO3)2

KH2PO4

KCI

MgSO4

Mo

蒸馏水

含量

1g

0.25g

0.12g

0.30g

极少

1000mL

(1)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若用该配方来培养圆褐固氮菌,则应加入的物质是          ,可以除去的成分是       

(2) 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落的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该加入     ,为使其能正常生长繁殖,同时又抑制其他杂菌,还应加入       

(3) 该培养液若用于培养杂交瘤细胞以获取单克隆抗体,能否成功?         

 原因是:                      

(4) 该培养液若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在培养的初期,植物出现萎蔫形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可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             

(5)要使植物正常生活,培养液中至少还要加入    种必需元素。

(6)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存留的NO-3较少而Ca2+等离子较多,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           有关。

30. 最初的小麦,我们通常称之为一粒小麦(2n=2X=AA=14)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2n=2X=BB=14)发生了杂交,生成的杂交后代F1(2X=AB=14),F1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偶然的机会发生了自然加倍,形成了二粒小麦(2n=4X=AABB=28)。二粒小麦又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与另一种山羊草(2n=2X=DD=14)发生了杂交,产生了F2(3X=ABD=21),又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生了自然加倍,就产生了现在的小麦。

(n:表示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 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A、B、D分别代表一个不同的染色体组。)

右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

法称为              

(2)杂交种F1    (是或不是)一个新种,

原因是             

(3)杂交种F2不育的原因是       

                

(4)最后形成的小麦   (是或不是)一种

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

的生殖能力怎样?      这说明它

们之间已经形成了        

(5)现在小麦产量高而抗逆性弱,有一种黑麦(2n=2X=RR=14)产量低但抗逆性强,请你按照小麦进化的过程和规律,设计培育具有二者优良性状的“小黑麦”的主要方法步骤。

第一步:                                  

第一步:                                 

(6)按上述方法培育成的小黑麦是几倍体?            

31.甲、乙2人同时参与一项实验:他们同时禁食12h,然后喝下等量的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随后分别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每隔0.5h测量一次,所得结果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甲的血糖浓度在最初1h内上升的原因是

                   

(2)在甲的体内,葡萄糖浓度在1h后下降的原因是                   

                    

                    

如果甲每餐都超量摄食糖类物质,则糖类在体内还会发生的变化是            

(3)由右图可以初步断定,乙患有糖尿病,理由是:                   

这种病是因                分泌不足,导致体内糖代谢不正常。

(4)1~2h内,引起甲血糖变化的激素是                            。它们之间具有

               作用。

(5)当乙的血糖浓度超过      mg/dL的范围时,尿中会含有糖,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还可以采取哪些生物防治的方法?

                                     

1.B   2.D    3.A   4.B   

29.(12分)

(1)自养型 (1分) 碳源(或糖类、葡萄糖)(1分)  Ca(NO3)2 (1分)

(2)凝固剂(如琼脂)(1分)  高浓度食盐(1分)

(3)不能 (1分) 动物细胞培养基的成分除水和无机盐外,还需要葡萄糖、氨基酸、维生

素和动物血清等。(2分)

(4)培养液的浓度过高(1分)  加水稀释培养液(1分)

(5)6(1分)

(6)载体的种类和数量(1分)

30. (18分)

(1)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1分)

(2)不是;                            (1分)

  F1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联会,因此F1不能产生可与后代(3分)

(3)F2的染色体组成来自不同的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能配对    (3分)

(4)是;                              (1分)

    高度不育                           (1分)

    生殖隔离                           (1分)

(5)将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F1,是不育的(核型是ABDR)        (3分)

用秋水仙素处理F1代植株,使染色体加倍              (3分)

(6)八倍体                             (1分)

31.(18分)

(1)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上升。(2分)

(2)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2分)

另外,在肝脏合成肝糖原,(1分)在骨骼肌合成肌糖元。(1分) 

多余的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1分)

(3)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并出现糖尿。(1分) 

胰岛B细胞受损(1分)  胰岛素(1分)

(4)胰高血糖素(1分)  胰岛素(1分)  拮抗(1分)

(5) 160-180mg/dL(1分)

第一步:在试管中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1分)

  第二步:在试管中加入乙的尿液0.1mL(1分)

  第三步:混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2min(1分)

  观察:试管中如果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