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好题汇编错题再练

2014-5-11 0:36:30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好题汇错题再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

2、分析以下事实: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②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③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④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右图表示某菌落生长过程中,将该菌落移入与先前营养条件不同的

环境后,其细胞数、RNA、DNA和蛋白质的相对数量变化情况。若曲

线③表示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则图中曲线①、②、④分别表示          

A.蛋白质、RNA、细胞数     B.蛋白质、细胞数、RNA

C.RNA、蛋白质、细胞数     D.RNA、细胞数、蛋白质

4、在下图所示的过程中,哪一事件在2~11阶段没有发生

A.细胞体积减小  B.细胞逐渐衰老  C.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5、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B.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4N,但形态都不同

D.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苯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6、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蛙受精卵的分裂为有丝分裂

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

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能使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人的精子细胞核中DNA为a mg,则其正常体细胞中的DNA一定大于2a mg

7、在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以分为两类,即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后者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下列属于肝细胞中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A.胰岛素   B.谷丙转氨酶    C.肝糖元   D.ATP 酶 

8、下列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人体的肝细胞既能合成蛋白质也能合成肝糖元。合成蛋白质不同于合成肝糖元的特殊条件是需要

A.ATP   B.基本组成单位   C.模板    D.酶

10、下图中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名称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1、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内质网膜 B.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

C.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  D.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核膜

12、线粒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细胞器,其独立性体现在:线粒体内的某些蛋内质是由线粒体内基因和细胞核内基因共同表达形成的。已知啤酒酵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由三个大亚基和四个小亚基构成。现在有人认为:该酶的三个大亚基由线粒体自身表达形成,另四个小亚基是由核基因表达形成后运入线粒体与三个大亚基一起装配形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已知:亚胺环己酮能抑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则能抑制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以下实验不能证明该论点的是

A.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亚胺环己酮,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

B.获得离体线粒体,培养一段时间发现内膜上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

C.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加入红霉素,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四个小亚基

D.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同时加入亚胺环己酮和红霉素,发现线粒体中没有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任何亚基

13、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C.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14、人体对氮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比随年龄发生变化,下图中符合一般情况的是

1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16、农业生产上拟定运用激素培育无子黄瓜的方案,一般无需考虑

A.植物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  B.施用的时期和方式

C.处理的部位             D.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

17、下列物质中,在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被破坏而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

A.乙酰胆碱    B.抗体      C.激素      D.载体蛋白

18、DNA 聚合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

A .氨基酸              B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C .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D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19、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 ,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Q2 ,散热速率为Q2′,则

A.Q1 = Q1′< Q2 = Q2′      B.Q1 = Q1′< Q2 > Q2

C.Q1 > Q1′, Q2 > Q2′      D.Q1 < Q1′, Q2 > Q2

2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解答题

1、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新形成的核膜是否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的。现给你提供变形虫、3H一胆碱(磷脂成分)和其他必需仪器,请设计一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

(1)实验步骤:

①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一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膜(含核膜)被3H一胆碱标记。

②将已标记的核移入         中,在无标记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细胞分裂。

(2)预测结果及结论:

                                                                             

                                                                            

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

①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②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完整化

学名称是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         

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   (填字母)的不同所致。

(3)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同于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       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一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3、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有657个氨基酸,请回答:

(1)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        个,游离的羧基         个。

(2)该蛋白质分子中,共有     个肽键,在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假设该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yS(Z>178,W>179),并且是由下图中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将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          个赖氨酸。

(4)写出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脱水缩合过程(氨基酸结构式见上面)。

4、盛夏,酷暑难耐,西瓜成了人们消暑解渴的佳品,若不过瘾,还可冷藏后再吃,爽极了。但在新疆,人们却能看到“抱着火炉吃西瓜”的风景。请回答:

(1)随着科枝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水果已呈现无季节性上市销售的势头,这主要是通

    的方法达到的,为了增加产量,还可在室内适当增加        的浓度。现如今,人们也可在冬季抱着火炉吃上可口的西瓜了。

(2“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自然状态下新疆多变的气候,这主要是指非生物因素   的剧变。

(3)有首歌的歌词中曾叙述新疆的西瓜又大又甜,主要原因是在西瓜生长季节里,当地气温白天温度   ,晚上温度             大,利于        的储存。

(4)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日温15℃、夜温26℃     B.昼夜恒温26℃

C.日温26℃、夜温15℃    D.昼夜恒温15℃

(5)水稻等种子的储藏与蔬菜、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是有区别的,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前者还应保持            ,后者还需           的条件。

5、下图是人体蛋由质代谢途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发生①过程的生理名称是          发生①过程的器官有         ,参与此生理过程所必需的物质有              

(2)③过程是在_____中进行的,此过程是受       控制的。④的生理过程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⑤在细胞的     中进行。

(3)B物质可能是       ,②和⑥的生理过程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

(4)C物质是在      (器官)内形成的。F所表示的器官有          

(5)D物质是       ,E物质是        ,⑦的变异属于        

6、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的纳米系统。天然的分子马达,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胞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下列属于分子马达的是:________。

  A.DNA解旋酶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水

(2) 上述材料表明,分子马达是通过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而参与生物体的一系列生命活动的。

(3) 分子马达的燃料是________,它也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物质。

(4)下列各项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可以不需要分子马达参与的是___________。

 A.渗透吸水  B.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释放O2

7、请阅读下列文字:在食用苹果、梨时,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就变成暗褐色,极像生锈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不是生锈,是植物的这些细胞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它所催化的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1)上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你联想到学过的什么知识?即分开存放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与细胞内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分不开的。

(2)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试回答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____关键过程(提示:红茶颜色为褐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回答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____关键过程(提示: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981年首例艾滋病被确认,到现在不但没有被消灭,相反却在全球疯狂地蔓延起来。

(1)艾滋病的病原体简称_________,它主要感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细胞。该病原体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_________。

(2)从免疫功能来看,艾滋病的疾病类型与过敏性休克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艾滋病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___为模板,在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__,并整合到被感染细胞的染色体上。

(4)当艾滋病的病原体处于细胞外时,该病原体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由________(细胞器)形成。1中物质是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10、燕麦颖色的控制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只要有黑色素存在就无法区分有无黄色素,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情况下,才能看出有无黄色素。将纯种黑颖燕麦和纯种黄颖燕麦杂交,子一代全为黑颖,子二代共得560株,其中黑颖418株,黄颖106株,白颖36株。

(1)F2中黑颖与非黑颖之比约为    ,F2的非黑颖中黄颖与白颖之比约为     ,由此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     

(2)F2的黑颖中含有黄色基因的个体占    。F2黑颖产生的所有配子中不含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11.在植物绿色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人们已经知道,叶绿素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需要必需矿质元素。是否一定需要光照呢?某校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选择实验室里提供的材料,帮助他们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有无对叶绿素的形成的影响。

(2)材料用品:生物实验室里的常用器材和药品,数量充足的表面消过毒的发芽率为90%以上的某植物种子等。

(3)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大培养皿,铺上适量的卫生纸(或滤纸),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等量的某植物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编号为甲、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题汇编 & 错题再练---01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C 7、B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16、D 17、D 18、A 19、A 20、D 21、

解答题

1、(1)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 (2)①新细胞的核膜具有放射性;说明新形成的核膜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的②新细胞的核膜不具有放射性;说明新形成的核膜不是由旧核模的碎片连接形成的

2、(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①选择透过性 ②磷脂双分子层;一定的流动性 ③A (3)蛋白质;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3、(1)4;4  (2)653;11754  (3)Z-178

4、(l)温室栽培;CO2 (2)温度 (3)高;低;昼夜温差;营养物质 (4)C (5)干燥;湿度适中

5、(1)蛋白质的消化;胃和小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肽酶 (2)核糖体;基因(或DNA);脱氨基;线粒体 (3)糖类;转氨基(氨基转换) (4)肝脏;肾脏、肺、皮肤 (5)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基因突变

6、(1)A (2)催化  运动  (3)ATP 直接能量  (4)A、D

7、(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遗传物质

(2)将细胞揉破  破坏生物膜系统 (3)热锅炒制  使酶失活

8、(1) HIV   T淋巴   无细胞结构 

(2)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弱)  各种传染病(感染) 

(3)RNA,逆转录 ,DNA              

(4)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酶

9、(1)负→正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化学递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或单胺类) 

(3)兴奋 抑制(4)非条件反射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10(10分)

(1) 3:1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9/12   1/6

11.(3)②将甲组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乙组放在黑暗环境中。(1分)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2分)  ③数天后(长出幼叶时),观察比较甲乙两组植物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的颜色情况(1分)

(4)①若甲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乙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则说明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2分) ②若甲组和乙组植物的幼苗都正常(绿色或两组叶色相似),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不受光的影响(2分) ③若甲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乙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则说明光抑制叶绿素的形成。(2分)

好题汇编 & 错题再练---01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C 7、B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16、D 17、D 18、A 19、A 20、D  21、

解答题

1、(1)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 (2)①新细胞的核膜具有放射性;说明新形成的核膜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的②新细胞的核膜不具有放射性;说明新形成的核膜不是由旧核模的碎片连接形成的

2、(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①选择透过性 ②磷脂双分子层;一定的流动性 ③A (3)蛋白质;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3、(1)4;4  (2)653;11754  (3)Z-178

4、(l)温室栽培;CO2 (2)温度 (3)高;低;昼夜温差;营养物质 (4)C (5)干燥;湿度适中

5、(1)蛋白质的消化;胃和小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肽酶 (2)核糖体;基因(或DNA);脱氨基;线粒体 (3)糖类;转氨基(氨基转换) (4)肝脏;肾脏、肺、皮肤 (5)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基因突变

6、(1)A (2)催化  运动  (3)ATP 直接能量  (4)A、D

7、(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遗传物质

(2)将细胞揉破  破坏生物膜系统 (3)热锅炒制  使酶失活

8、(1) HIV   T淋巴   无细胞结构 

(2)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弱)  各种传染病(感染) 

(3)RNA,逆转录 ,DNA              

(4)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酶

9、(1)负→正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化学递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或单胺类) 

(3)兴奋 抑制(4)非条件反射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10(10分)

(1) 3:1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9/12   1/6

11.(3)②将甲组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乙组放在黑暗环境中。(1分)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2分)  ③数天后(长出幼叶时),观察比较甲乙两组植物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的颜色情况(1分)

(4)①若甲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乙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则说明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2分) ②若甲组和乙组植物的幼苗都正常(绿色或两组叶色相似),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不受光的影响(2分) ③若甲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乙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则说明光抑制叶绿素的形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