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周练题一(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机体的调节系统包括
①神经系统 ②内分泌系统 ③淋巴系统 ④免疫系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3.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糖、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
4.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
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
6.下列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表示静息状态的是
![]() |
![]() |
7.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C.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8.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催化作用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9.下图表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过程及其不同点。在正常人体内,以下生理过程属于正反馈的是
A.血糖浓度的稳定 B.pH的稳定
C.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 D.体温的调节
10.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
11.狗常用沾有唾液的舌去舔伤口,结果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
A.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B.唾液可加速凝血过程
C.唾液中含有抗体 D.唾液可保持伤口湿润
1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较小
13.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 – 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14.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15.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16.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17.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19.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 老根>生长点 B.顶芽<侧芽 老根<生长点
C.顶芽<侧芽 老根>生长点 D.顶芽>侧芽 老根<生长点
20.下图所示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过程(图中实验材料是燕麦胚芽鞘),其中属于实验中对照组的有
A.2、5 B.1、
21.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摘心促进果实发育
C.无子番茄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22.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抑制
23.如图所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2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以用来防治有害昆虫。这种治虫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来达到治虫目的
A.减少害虫的出生率 B.破坏害虫的年龄组成
C.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 D.增加害虫的死亡率
26.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老年和成年个体多于年轻个体
B.种群将处于衰退期
C.种群中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定会下降
D.种群中死亡率将大于出生率
27.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28.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29.图①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②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30.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年龄结构;②营养结构;③社群结构;④生长结构;⑤生长形式;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相对丰盛度;⑨性别比例
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⑧⑨
3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3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3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4.判断下列有关食物链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唯一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3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泄物中的能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6.下列不是描述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越多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37.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38.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3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40.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利用的信息是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生物信息 D.行为信息
41.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范围大小 B.生态因素优劣
C.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繁简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目多少
42.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 ⑤生态平衡容易破坏 ⑥生态平衡不易破坏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3.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微生物内很少分布
B.限制酶被用来切割DNA分子,获取目的基因
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限制酶能在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切断磷酸二酯键
44.DNA连接酶的作用是
A.连接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氢键 B.连接两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连接任意两个DNA分子 D.A、B、C都对
45.下列不属于获取目的基因方法的是
A.利用DNA连接酶复制目的基因 B.利用DNA聚合酶复制目的基因
C.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D.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二、多项选择题(3分)
46.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能控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47.关于寒冷时体温恒定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皮肤血管舒张,增加产热量
C.皮肤散失的热量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
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
48.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岛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49.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50.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麋鹿和七只雌麋鹿放生保持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
B.这些麋鹿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51.下图表示甲、乙两种草履虫在单独培养时和共同培养时个体数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单独培养的草履虫存在着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有利
B.单独培养时,在m点以后,甲种群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小
C.两种草履虫生活在一起,形成捕食关系
D.两种草履虫生活在一起,开成竞争关系
52.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53.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5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及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高三生物周练一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三、非选择题
55.如图是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1”“5”放在暗箱中,“2”~“4”放在左侧有孔的暗箱中,“3”在切去尖端的切面上放一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4”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5”切去芽尖,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右侧。从左侧照光。
![]() |
(1)向光弯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立向上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是向光弯曲,但也不是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把“2”放在匀速转动的转盘上,其他条件不变,则其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6)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如图表示从南极(90º)经过赤道(0º)到北极(90º),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推断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推断污染环境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
(2)此食物网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地域内所有的猫头鹰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占___________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营养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鼠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关系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_。
(8)生物的种间关系非常复杂,但其中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联系。
(9)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动态平衡。
58.请根据下图填空
(1)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2)如图B物质进入C内,可能进行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到B的物质流向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来完成。
(4)生物D被取食进入生物E的消化道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要变成氨基酸,_____________要变成葡萄糖,脂肪要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生物E吸收利用,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E用于飞翔、捕食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
(6)要使上图的生态系统长久维持下去,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的存在。
高三生物周练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D | C | A | C | D | A | C | C | D | A | B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B | B | D | C | D | D | D | A | D | B | C | B |
题号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答案 | A | C | A | D | B | C | C | C | D | A | C | B |
题号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
答案 | B | B | B | A | C | C | A | B | A |
二、多项选择题(3分)
题号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答案 | AB | ABC | ABD | BCD | ACD | ABD | ABD | BCD | ABC |
三、非选择题
55.(1)2 (2)1 3 (3)4 (4)5 (5)弯向小孔生长
(6)尖端下面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多的一侧生长快,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56.(1)种类增多 温度 (2)下降
(3)污染程度越大,物种的多样性越少
57.(1)4 (2)生态系统 (3)种群
(4)2 第三、第四营养级 (5)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6)捕食和竞争 (7)相互选择
(8)捕食(营养) (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8.(1)CO2
|

(3)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4)蛋白质 淀粉等糖类 消化
(5)A太阳光 (6)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