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三生物复习第三模拟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 物(三模)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查获中山市东升镇某豆腐加工店使用非食用原料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碱性橙Ⅱ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关键是抑制( )的形成
A.染色体 B.四分体 C.运载体 D. 溶酶体
2.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甲基绿使DNA呈现红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绿色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3.日前因食用有毒福寿螺,首现群体性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集体入院治疗事件,引起市民对生吃海鲜制品的极大关注。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轻则下肢麻木,重则面瘫或痴呆,管圆线虫与被害人群之间是( )关系。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种内斗争
4.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5.在淡水池中,若只有金鱼藻生存,则下图曲线中最能代表池水中CO2浓度变化的是
6.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AA(占60%)和Aa(占4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占后代总数的
A.64% B.1/
7.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8.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9.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很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同一个物种?
A.它们的生活习性要相同 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D.它们在食物网中处于相同的营养级
10.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1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都是杂合体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
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D.本题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分离比
1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13.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以下表中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 | 细胞体积大小 | |||
靠近物体侧 | 远离物体侧 | 靠近物体侧 | 远离物体侧 | |
A | 高 | 低 | 小 | 大 |
B | 低 | 高 | 小 | 大 |
C | 高 | 低 | 大 | 小 |
D | 低 | 高 | 大 | 小 |
14.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突触传递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抑制作用
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
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
15.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下所示曲线。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不包括B、C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
16.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遗传信息情况不同 B.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D.细胞器的数量不同
17.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利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18.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紫外线波长(nm) | 存活率(%) | 突变数(个) |
260 | 60 | 50~100 |
280 | 100 | 0~1 |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
C.280mn;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
19.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
变化量\O2浓度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CO2释放量/mol | 1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20.如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①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②乙产生的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 ④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B.一种密码子一定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C.一种基因型的生物一定只能表现出一种表现型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相应的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2.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23.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三胞胎孩子,其中只有一个色盲,有两个孩子为同卵双胞胎。3个孩子的性别不可能是
A.2女1男 B.全是男孩 C.全是女孩 D.2男1女
24. 有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
玻璃缸编号 | 蝌蚪数 | 常用饲料 | 甲状腺激素 | |
甲 | 20 | √ |
|
|
乙 | 20 | √ | √ |
|
丙 | 20 | √ |
| √ |
观察蝌蚪完成发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A.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乙同于丙, 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不变
B.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同于丙, 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失去活性
C.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丙>乙, 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降低
D.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乙>丙, 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升高
25.在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26.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A.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B.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快速转运和交换
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D.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快速转运和交换
27.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8.下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水、CO2、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和氧气
B.在晴朗的夏天,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
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
D.温室中适当增加光照强度、CO2浓度和矿质元素供应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29.下列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突变的方向
30.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1与3,2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
D.如果1、3是Y染色体,那么2、4为X染色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必做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5分。
31.(4分)在下面这张概念填图的A、B、C、D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2.右图示中心法则图解,据图回答问题:(7分)
(1)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 的传递方向。
(2)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过程分别是 、 、
。
(3)能在红细胞中的进行的过程是 (填编号 )。基因突变发生在哪一过程? (填编号 )
33.(7分)下表列出了冬小麦幼苗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速率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固定或放出的CO2毫克数表示(CO2mg/dm2h)。
温 度 | | | | | | |
光合速率 | 1.4 | 3.0 | 3.9 | 4.3 | 4.5 | 4.6 |
呼吸速率 | 0.4 | 0.5 | 0.8 | 1.3 | 2.0 | 2.6 |
请分析回答:
(1)由表中可知,什么温度下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冬小麦积累有机物的量与温度成正比。当温度继续升高,所积累的有机物量反而减少,原因是 。
(3)在温室栽培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 )
A.适当补充光照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4)请利用有关信息,在下表中图示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4.(10分)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 的数量将 (增加、减少),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F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2)生命在于运动。与图中B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
(3)健康是个永恒的主题。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适当进食些含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卵黄、脑),神经细胞因具较多 ,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不仅磷脂丰富,且使其与 功能相适应。
(4)结构F中的信号传递方式为 → → 。
(5)结构D中的液体为 ,C释放出来的物质是 。
35.(7分)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 。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
(2)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一般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 。
(3)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右图),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①
②
③
36.(8分)夏季某浅水池塘中均匀分布着开黄花(完全花,有雌、雄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水毛茛,它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泡在水中的叶呈丝状(如下图);水毛茛全株有毒,一般鱼类等水生动物不食。生物小组的同学拟在该池塘中放养专食水毛茛的转基因小金鱼,经实地调查和科学计算,他们共放入了X尾小金鱼,并认为这是该池塘的最大放养量。
(1)同一株水毛茛,其叶型在空气中和水中存在差异,从进化角度看,这是 的结果。
(2)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他们如何进行调查和计算的?
①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 法;在调查某一水域内水毛茛的自然种群密度时,发现该区域内一块密度大,另一块密度小得多,则应如何处理? 。
②现已算出水毛茛的总生物量为M,那么如何算出该池塘能平衡饲养的小金鱼的最大放养个体数X? 。(2分)
(3)次年夏季,发现众多开黄花的水毛茛中有一枝开的是白花,经专家确定是控制花色的基因由隐性突变为显性而造成的。请你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设计一个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水毛茛的可行实验方案。 (3分)
37.(7分)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靶细胞膜上有 。
(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该激素是由 分泌的。
(3)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 细胞。
(4)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它参与与分泌细胞形成分泌物的细胞器是 。
(5)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试简要说出理由 。
38.(7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上个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直至今天,大象已近2万头;如此速度增长下去,再过10年后大象数量将比现在翻一番。
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约
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今年2月,南非政府准备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
(1)从1995年至今,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2万头,其主要原因是 。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
(2)大象在南非虽然成灾,但在全球来说仍然属于数目稀少的珍贵动物,所以南非环境部长也说实施捕杀大象的措施有弊端。为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同时尽可能保护更多的大象,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你认为还应增加什么有效的措施?
(3)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通过控制大象种群的 (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 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
39.(8分)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右图内容,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
(2)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极少且提取困难,农业生产上常常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α—奈乙酸(NAA)、2,4—D、生根粉等。某学生研究小组拟在实验室探究2,4—D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参考上图反映的规律,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具(数量不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提示:可以用水培法栽培植物)
材料用具:盆栽植株,2,4—D,清水,500ml的烧杯,米尺,等等。
实验步骤:
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1、2、3、4、5号。
②
③
④
注意:下面二道题为选做题,其中第40题为选修模块一的内容,第41题为选修模块三的内容。请任选一题作答,若二题皆做,则按第40题进行评卷计分。
40.(15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班同学在“生物技术实践”课中进行的实验,请回答:
(1)分离纯化土壤中细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两种。在接种过程中,对接种器械的灭菌方法是 。
(2)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细菌的实验中,发现其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当怎样处理? (2分)。
(3)另一同学运用PCR技术,准备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一个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他往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此外还应加入 和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 和 。
(4)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 、 以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下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 。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 。(2分)
41.(15分)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在生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保持某观赏植物优良的遗传性状,某科技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进行繁殖。他们将该植物的花芽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得到的花芽生长状况如下表: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
吲哚乙酸 | 0 | 3ppm | 3ppm | 0.03ppm | 0 |
细胞分裂素 | 0 | 0.2ppm | 0.002ppm | 1.0ppm | 0.2ppm |
花芽生 长状况 | 仍是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枝 | 稍生长 |
①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 组。(2分)
②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 (2分);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2分)。
(2)为了保证某优质奶牛的后代性状不变,某研究所利用克隆等技术来进行繁殖。他们从母牛A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并移入去除细胞核的母牛B的成熟卵细胞中,在电脉冲的刺激下相互融合,并通过培养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该胚胎移植到母牛C的子宫内继续培养,最后获得了成功。请回答:
①从根本上说,该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母牛A的体细胞核中含有形成完整新个体所需的 ,最后由母牛C产下的牛犊的性别是 性。该实验中,杂合的细胞必须经电脉冲刺激才能相互融合,才能进行分裂,而在人工授精中,则需要对采集的精子进行 处理,才能使精子具有活力,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②如果研究员们想快速获得较多与母牛A的性状相同的新个体,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 技术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胚胎移植。如果他们想将人的一个胰岛素基因导入到母牛A的卵细胞中,那么在实验中必须使用到的工具酶是 和 ;如果该基因已成功导入细胞核中并定位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受精后形成的新个体达到性成熟并与一普通公牛交配,在它们产生的后代中,体细胞中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原因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