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生物部分模拟试题一()
1.下表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生物种类 | 细胞结构 | 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种类 | 代谢类型 | 生殖方式 | 可遗传变异来源 |
A.圆褐固氮菌 | 有 | 5 | 自养需氧 | 分裂生殖 | 基因突变 |
B.禽流感病毒 | 无 | 4 | 异养需氧 | 孢子生殖 | 基因突变 |
C.青霉菌 | 真核细胞 | 5 | 异养需氧 | 分裂生殖 | 基因突变 |
D.玉米 | 真核细胞 | 4 | 自养需氧 | 有性生殖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2.阴雨连绵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小麦地,则下列生理作用最可能不会因此降低的是
A.小麦:根部吸收的Ca2+叶中的Ca2+
B.白菜:土壤中的K+白菜中K+
C.微生物:NH3HNO3
D.微生物:NO2-N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中消耗的ATP少,动物呼吸作用所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中消耗的ATP多
②人体皮肤对水分、无机盐和体温都有调节作用
③一种抗原只能与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④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囊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而DNA总量不断增加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
4、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主要在a过程中
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
C.基因重组过程只发生于c过程中
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倍体细胞
5.右图表示生物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f表示大气中的N2,由a→f过程不存在,而f→a可表示生物固氮作用
B.若f表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a→f过程一般不存在,而硝化细菌在f→a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若f表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b→f过程的加剧
D.若f表示大气中CO2,则碳循环不包括f→b途径
30.研究表明,工程细菌A是一种某新型抗生素的高产菌,但A细菌为4—羟脯氨酸(一种罕见氨基酸)缺陷型,这种氨基酸是合成该新型抗生素的酶所必须的。科学家发现另一种异亮氨酸缺陷型细菌B能够合成4—羟脯氨酸。进行工业化生产这种新型抗生素成为企业家的梦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将细菌 A、细菌B混合培养
方案二:将 B细菌中控制4—羟脯氨酸合成的基因转入细菌A
方案三:将细菌 A、细菌B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回答:
(1)方案一主要利用了细菌A、细菌B在生态学上称之为 的关系。
(2)从微生物的营养角度看,4—羟晡氨酸是细菌A的
。
(3)在方案三中,某同学提出筛选杂种细胞的方法是:将经过细胞融合处理的细胞培养在缺 4 —羟脯氨酸和缺异亮氨酸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收集增殖的细胞。该方法合理吗 ? 说明理由或改正。
(4)比较上述三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那一个 ? 为什么 ?
31. 2004年2月,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在较高密度下提高了单株生产力,创造并保持着夏玉米单产1 096.29公斤的世界纪录。从1991年至2001年,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2.26亿亩,粮食增产224.5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244.5亿元,为我国农业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①显性突变:b→B;②隐性突变:B→b)。
(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中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主要技术是_________。经过较长时间的大面积种植,依然保持着各种优良性状,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掖单13号玉米是精心选育得到的___________。
(3)“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小,上冲)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挡阳光的缺点,在新品种增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紧凑型”有利于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措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请你指出两点:①___,②____。
(4)若玉米“紧凑型”(A)与“平展型”(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果穗”与“大果穗”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
(5)农业上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可以采用套种的方法(即两种或几种农作物间行种植)。下图表示几种常见作物的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指出下列哪种种植方法最能充分利用光能
A.甘蔗和水稻
B.玉米和大豆
C.玉米和甘蔗
D.水稻和大豆
(6)在适宜温度、水分和CO2供应下,测得不同植物净光合作用量值(环境CO2减少量)如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产量高
C.阴生植物总是比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低,因而生长慢
D.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光合作用产量要比野生草本植物高,这与人工选择有关
参 考 答 案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一
1.D本题以常见生物类型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遗传物质(DNA、RNA)、代谢类型、生殖方式、可遗传变异来源等知识点,综合考查读表、分析、判断能力。圆褐固氮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考生往往把“自生固氮”与“自养”混淆,易错选A。禽流感病毒是RNA病毒,碱基只有4种,其生殖方式为增殖;青霉菌是真菌为真核细胞,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可遗传变异来源还有染色体变异。
2 .D解析:水淹旱地作物会影响到根部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到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阴雨天气也会影响到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对矿质元素的运输。由于NH3 HNO3 是硝化细菌的活动,而硝化细菌是需氧型生物,所以该过程会受到影响。
反硝化细菌是厌氧型生物,NO2-N2过程会加强。
3.D本题以新陈代谢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免疫及动物个体发育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皮肤能排出水、无机盐,但对它们不具调节作用;一种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④中“胚囊”应为“囊胚”,所以②③④是错误的。
4、C【解析】基因的表达贯穿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但不止一种性状。联会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5.C本题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综合考查学生识图提取信息、图文转换、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f为无机环境,c→d→e为消费者。若f表示大气中的N2,故a→f过程不存在,A对;若f为NH3,则生产者不能直接产生NH3,故a→f过程不存在,B对;若f为CO2,分解者b为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则D项f→b途径不存在,D对;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不是分解者分解产生的CO2所致,故C错。
30(1)互利共生 (2)生长因子(3)不合理。应将经过细胞融合处理的每一个细胞分别培养在缺4—羟脯氨酸和缺异亮氨酸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收集增殖的细胞 (4)方案三。方案一存在细菌A、细菌B的竞争,因而资源利用率低,产率低。方案三技术要求高,投资多,风险大。
31.(1)① (2)杂交育种技术 纯合子(3)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培育高光效、高产的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作物叶片生长与其他作物合理套种(或其他合理的措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9/16(5)B (6)C
解析:本题以孟德尔遗传规律为核心命题点,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判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作物套种原理等知识点,综合考查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判断,若“大果穗”是隐性突变,则为纯合子,就应该能稳定遗传,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增产的实质是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4)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注意“大果穗”是显性性状,F1为“紧凑型”、“大果穗”(AaBb),故F2中“紧凑型”(A)、“大果穗”(B)占9/16。(5)从图中可知,大豆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较低,适合生长在下层,玉米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较高,适合生长在上层,它们套种能充分利用光能。水稻是水生植物,而大豆是旱生植物,不能套种。(6)从图中可知,在温度比较低时,阴生(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比阳生(草本)植物高。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二(生物部分)
1、由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B.“弹头”是由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制备出来的
2、苍耳的果实中有两种种子,一种是休眠的(原因是种皮不透氧和有萌发抑制剂),一种是不休眠的种子。如图是两颗种子萌发实验记录制作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鲜重增加,是由于种子通过吸胀作用迅速吸水
B.BC段说明种子在此期间暂停吸水
C.当胚根长出时不休眠种子的鲜重剧增,主要是由于胚的迅速长大和细胞体积的加大
D.不休眠的种子在CD段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的量值,并将其转化成生物量B的表达式。研究发现,菜青虫一天吃
A.B=2W-Y-Z B.B=2W-X-Y-M
C.B=2W-X-Y D.B=2W-X-Y-Z-M
4、下图表示某一植物种群的性别与直径的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此种植物性别决定属于XY型
B.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只与环境有关,与基因无关
C.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随着个体发育的状况而改变
D.雄性植株数量较多,是因为有较佳的环境适应能力
5、下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的某些现象,下列有关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B.该曲线表示适宜条件下青霉菌的生长曲线,则c点是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条件适宜)
C.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c点时,年龄组成类型是稳定型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DNA数量变化,则a→b时,细胞中利用脱氧核苷酸的速率达到最大值
30.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1、在研究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在将提取的S型细菌物质与R型细菌混合后培养时,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请问如何利用肉眼知道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
2、麻风杆菌能侵害人,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由飞沫传播,疾病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如不进行治疗,往往发展至最终死亡。当人体感染麻风杆菌后所进行的免疫“效应阶段”是( )
A.淋巴因子→靶细胞 B.效应T细胞→靶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抗体
3、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
(1)常用的谷氨酸生产菌种除了谷氨酸棒状杆菌外,还有 。这些菌种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移RNA如右图所示,那么对应基因的碱基序列是 。
(3)下图a为某容器中培养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曲线,在图b中绘制出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速率变化的曲线。
(4)如果在配置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时,加入的成分有氨水、磷酸盐、钾盐、硫酸镁物质,装置如图所示,则接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后,其种群数量将 ,因为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为 ,所以还应该在发酵罐中加入五种营养要素中的 ,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入的一种生长因子是
。
图示连续培养的方法,在添加新的培养基和放出旧的培养基时,要求速率一定,如果进料和放料的速度都加快,则群体生长规律将处于 期,谷氨酸的产量将 。利用连续培养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
(至少答出2点)
(5)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大量死亡,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源于 。
31.(22分)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现象,便进行研究。收集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将细胞置于含有某种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
资料二,由于BrdU掺入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链掺有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
资料三,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资料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一是根据 原则;
二是使用 的方法。
(2)实验步骤(横线上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配置含BrdU的细胞培养基。
②
。
③
。
(3)实验结果分析
①此实验用到的对照是 对照。
②在显微镜下的第二个细胞周期中可观察到
。
③若要观察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应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进行观察,请描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④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对生物的遗传有影响吗?请简述理由。
参 考 答 案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二
1、 答案:C.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生物导弹”是指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这项治疗过程首先利用抗体具有识别癌细胞的功能,而药物并没有选择杀伤作用,它运输到哪儿,就作用哪里。“生物导弹”是利用动物细胞工程中细胞融合技术得到的。
2、 答案:C。萌发的种子通过吸胀作用吸水;BC段鲜重没有增加,说明此期间暂停吸水;当胚根长出时,不休眠种子的鲜重剧增,是由于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不休眠种子在CD段已经长出根尖;此时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所以只有C项不正确。
3、 答案:C。生物量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本题中进入菜青虫的生物量应该除去其呼吸消耗的总量和每天虫子的粪便,因为这两部分均没有积累在菜青虫体内。
4、 答案;C。由图可以看出直径小的为雄性,直径大的为雌性。
5、 答案:C。A项:幼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低,老叶中部分色素分解,所以这两个时期叶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对较弱。B项:在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青霉菌得到的生长曲线,提取次级代谢产物青霉素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但是c点比b点积累的量多,所以c点是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C项: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点后,人口数量要减少,所以c点时,年龄组成类型应该是衰退型。D项: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ab为间期,bc为前、中、后时期,cd表示末期,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利用DNA复制的原料(脱氧核苷酸)的速率达到最大值,故D也正确
30、(20分)
1、利用菌落特征判断(2分)
2、B(2分)
3、(2分)(1)黄色短杆菌 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隔的
(2)(2分)CTC/GAG (3)(3分)如图所示(4)(8分)下降 异养需氧 碳源 生物素 对数 下降 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排出部分有害代谢产物; 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缩短培养周期;延长稳定期 (5)(1分)基因突变或答突变
31、(22分 没有说明的为2分)
(1)DNA半保留复制 显微镜观察法(化学分析法可答,但不给分)
(2)②将某细胞置于BrdU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分)
③分别取不同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制成装片,并特殊染色,以便显微镜观察。(3分)
(3)①相互 ②在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体单体的DNA的两条链染色较深,另一条染色体单体的DNA的两条链染色较浅(3分) ③在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体单体染色较深的区域中有染色较浅的部分,而在另一条染色体单体的染色较浅的区域中有染色较深的部分(3分) ④没有影响 因为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三(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人们对所需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依据标记基因筛选可得到用于生产的工程菌
B.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病菌侵染所育植物品种筛选可得到抗性植物
C.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筛选可得到杂种细胞
D.在发酵工程中依据能否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筛选可得到生产味精的菌种
2.一颗饱满的花生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数分别是( )
A.2、2、4 B.1、1、2
C.1、2、2 D.1、2、4
3.一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下图中曲线I、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则如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湿度 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
4.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错误的哪几项( )
①克隆羊的获得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
②培养青霉菌高产菌株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③利用高浓度盐水腌制咸肉能存放很长时间,利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
④结扎女性输卵管可以避孕,其原理是结扎输卵管抑制了女性排卵和雌性激素的分泌
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是近亲结婚其后代必然患隐性遗传病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5.下表是以1头牛和300只兔进行试验,得到相关试验数据.据此分析,推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1头牛 | 300只兔 | |
总体重/kg | 600 | 600 |
日均食物消耗/kg | 7.5 | 30.0 |
日均热量散失/kJ | 82000 | 329000 |
日均体重增加/kg | 1.8 | 7.2 |
A.牛和兔分别食用l
B.兔的个体小,运动性强是其散失热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C.若牛肉和兔肉价格比为1:1.5,则养殖兔的经济效益高
D.不管市场价格如何,饲养兔子较麻烦(场地、人工方面),还是养牛合算
30.(20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SARS疫苗已完成人体试验,本次试验的SARS疫苗为灭活疫苗,即利用甲醛处理SARS病毒使其变性。试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灭活SARS病毒作为疫苗,是避免了病毒的__________特性,而保留了病毒的免疫原性,这种免疫原性是由SARS病毒中__________决定的,当疫苗注入正常人体后,能刺激试验者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种物质或细胞)。活的SARS病毒能感染人体,这与人细胞膜表面__________的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
(2)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SARS病毒在侵入人体细胞后其性状的遗传并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某SARS感染者在感染期内体温和体内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从曲线图看,感染者初期体温表现为一定的上升过程,此时体温上升对身体恢复的积极因素为__________;第10d后体温下降并逐步恢复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接种过SARS疫苗的健康人,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SARS患者。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SARS病毒在空气中很难存活,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2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株的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做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
类型 | 正常株 | 雄株 | 雌株 |
数目 | 998 | 1001 | 1999 |
请写出所有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选育出的纯合雄株和雌株,应确保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植株,以符合种子生产要求。那么选育出的雄株和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大田中的正常植株都是杂合子(AaBb),请你利用这种正常植株设计一个育种方案,用最短年限选育出符合育种生产要求的纯合雄株和雌株。
参 考 答 案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三
1.D 在发酵工程中依据能否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筛选可得到生产赖氨酸的菌种,而得不到谷氨酸的菌种。
2.C 一颗饱满的花生是一个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每粒种子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被子植物的受精是双受精,一个胚珠受精时需要两个精子,每个花粉粒恰好具有的两个精子。
3.C 图示中午12点前后光照强度达到最大值,曲线Ⅲ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蒸腾作用过强,水分散失过多,气孔关闭,CO2摄入不足,导致误选为B。但本题研究的是的是实施措施前(曲线Ⅱ)低于实施措施后(曲线Ⅲ)的原因。棚内空气不畅,CO2量因利用而减少,影响暗反应速率,是曲线Ⅱ下降的原因,适当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暗反应速率;增加有机物的量。
4.B 培育克隆羊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女性输卵管结扎,不会影响性腺功能,能正常排卵和分泌雌性激素;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大,不是必然患隐性遗传病。
5.D
30.(20分)
(1)致病(2分); 衣壳(衣壳粒)(2分); 抗体、记忆细胞、效应细胞等(2分); 糖蛋白(糖被)(2分)
(2)RNA(2分);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无染色体),并以复制方式增殖,无减数分裂(2分)
(3)体温的适当升高,有利于提高体内酶的活性,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恢复健康(2分) 体内产生了抗体,消灭了SARS病毒(2分)
(4)SARS病毒易突变,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体内生存时间有限(2分)。
(5)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由宿主提供繁殖所需要的原料,能量和酶(2分)。
31.(22分)
(1)aaBb×Aabb(2分)或AaBb×aabb(2分)
(2)aaBB和AAbb(2分)
(3)①选择正常植株的花粉(AB、Ab、aB、ab)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3分)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3分),
③其中雄株为符合生产要求的类型(3分)。
④将雄株与雌株进行杂交,同时对雌株、雄株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将其保存品种和扩大培养(3分);
⑤若后代都为正常植株,则雌株是符合生产要求的类型,组培苗备用(2分);若后代无正常植株,则雌株为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类型,应淘汰(2分)。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四(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聚乙二醇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过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 玉米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含有完整的叶绿体,而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只含有基粒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够固氮;根瘤里面有根瘤菌以及一些通过其生物固氮制造的氨
D.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培养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数目的比例来推知某物质的毒性
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可促进血糖升高和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
C.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感受器
D.此过程充分体现了神经调节的主导地位
3、肝脏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化器官。下面有关叙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在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将小白鼠的肝脏切除一部分后,可检测到其血液中的氨的含量有所增加
C、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通过肝糖元的合成代谢来实现的
D、当动物体内磷脂的合成减少时,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就明显降低
4、某渗透装置如右下图所示,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5、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A、白化病 B、
30、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 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 。
④希望得到的结果: 。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 。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 ,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②将表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获得了果大、肉厚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椒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本质上属于 。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 。
31、刚收获的玉米种子堆放一天后就发热了,某同学认为这只是玉米自身呼吸所散发的热量。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研究玉米种子堆中热量的来源。
(1)实验原理:
生物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失越多,温度计读数越高。
(2)实验材料和器具:
刚收获的玉米种子,同样大小消毒过的透明暖水瓶,消毒过的温度计和棉花,加
热煮沸过的用具,0.1%高锰酸钾溶液等,以上材料和器具可供实验用。
(3)实验步骤:
。
(4)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参 考 答 案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答案:1-5 CCCBD
1解析:A 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抑制,因此杂种细胞经过细胞培养不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 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
D 应根据培养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数目的比例来推知某物质的毒性
2 解析: C 肾上腺素应为反射弧的效应器
3 解析:C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短时间内可通过肝糖元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来实现
4 解析:B 首先考虑烧杯中的水向倒置漏斗中的渗透,然后考虑蔗糖酶水解蔗糖后产生的单糖向烧杯中渗透,最后当烧杯中的单糖摩尔浓度大于倒置漏斗中的单糖摩尔浓度时,水分向烧杯中渗透,液面开始下降。
5 解析: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传女不传男。
30 (1)①单倍体 ②A、B ③花药离体培养 ④纯合矮秆抗锈病品种 ⑤1/4
(2)①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31 ①取三个保温瓶,分别编号A、B、C。
②取刚收获的玉米种子若干,平均分成三份,一份煮熟一段时间后冷却,然后放入A瓶中;一份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不做任何处理放入C瓶中
③在三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塞紧,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④将三个瓶放到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4)A瓶中温度无变化,B瓶和C瓶中的温度均升高。
结论:玉米种子堆中的热量来源于玉米种子自身的呼吸释放的能量和玉米种子上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释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