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下册每周一练测试题)
1.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2.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的催化效率
⑤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⑥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⑦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⑧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⑩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⑴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的有 ,需要水水浴加热的有 ,产生特定颜色反应的有 。
⑵在高中生物的某些实验中需要酒精,不同实验中所需的酒精浓度不同,如:95%的酒精可用于上述的 实验中,50%酒精用于上述 实验中,其作用是
(填文字)
处 理 | 每株插条平均根数 | 每株插条平均根长(mm) | 50株插条干重(g) |
1.蚯蚓粪提取液 | 5.2 | 37 | 0.59 |
2.原土提取液 | 4.16 | 14 | 0.27 |
3.全营养液 | 3.82 | 17 | 0.27 |
4.85umol/LIAA | 5.44 | 29 | 0.59 |
5.170umol/LIAA | 6.02 | 24 | 0.33 |
6.蒸馏水 | 3.17 | 14 | 0.26 |
3.(12分)用蚯蚓粪提取液、原土提取液、全营养液、不同浓度生长素(IAA)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处理大豆苗插条,结果如下表:
(1)从实验 和 的对比中可得出土壤中 (有或无)生长素。
(2)l、4、5三组实验结果说明蚓粪中含有一定的 ,可能是因为蚯蚓消化道内没有 。
(3)上述各组实验中可以作为对照组的是第 组。
4.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涂片,图甲和图乙是他看到的两个视野。请回答:
(1)视野甲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
.视野甲中还能看到三个突触,它们的突触后膜是
。视野乙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
的末梢及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或杯状的
,该结构能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2)该同学看到视野甲后,若要再看到视野乙,他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5.玉米籽粒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合的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授粉,结出的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种下后自交,结出黄种皮种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
隐性类型杂交,再将F1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 代
所结的种子中,表现为白色种皮甜玉米的占这些种子总数的 。
(2).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
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3).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
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 。
② 。
回答问题:
①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 。
②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 。
6.为了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择“萘乙酸对小麦幼芽及幼根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完成了有关实验研究。
[方法步骤]:
①取若干消毒的小麦种子,置于
②取
③在各皿中放入一张与皿底等大的滤纸,选取已萌动的小麦种子10粒整齐排在滤纸上,再将各皿加盖(不影响呼吸),并置于
④测量皿内小麦幼芽及幼根的平均长度,以及根的数目。
(1)萘乙酸对小麦生长的两重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2)请修正上述步骤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列表统计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小麦幼根生长状况,且能显示萘乙酸调节的效应。
参考答案
1.C(2分)
2.(每空2分)⑴ ①②⑦⑨ ③⑤⑩ ③⑤⑥⑦⑩ ⑵ ⑩(或②⑩) ⑦ 洗去浮色
3.(每空2分)(1)2 6 无 (2)生长素 分解生长素的酶 (3)6
4.(每空2分)⑴胞体和树突;胞体膜和树突膜;轴突;突触小体;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⑵移动装片,将相应的结构移至视野的正中央
5.(1)黄色 F2 3/32(2)有关酶的合成
(3)①全长成高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②全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
问题:
①全是矮茎
②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6.(1)萘乙酸的浓度和器官种类。(3分)
(2)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皿作为对照组(3分)
(3)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小麦幼根的生长状况(6分)
生长状况 | 萘乙酸浓度/mg·L—1 | ||||||
10 | 1 | 0.1 | 0.01 | 0.001 | 0.0001 | 0 | |
平均根数/个 | |||||||
幼根增减数量/个 | |||||||
平均根长/cm | |||||||
幼根增减长度/cm |
(标题2分,浓度梯度1分,根数及变化1分,根长及变化1分)
1、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产氰糖苷酶 氰酸酶
前体物
含氰糖苷
氰
基因D 基因H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苷酶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 表现型 | 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叶片Ⅰ | 产氰 | 含氰 | 产氰 | 产氰 |
叶片Ⅱ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产氰 |
叶片Ⅲ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产氰 | 不产氰 |
叶片Ⅳ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不产氰 |
据表回答问题:
(1)氰在牧草叶肉细胞的 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说明理由。
。
2.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e、ge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组别 | 纯种亲本组合 | 观测粒数 | F1平均胚重(mg) | F1平均粒重(mg) |
甲 | 巨胚×巨胚 | 30 | 0.92 | 19.47 |
乙 | 正常胚×正常胚 | 30 | 0.47 | 21.84 |
丙 | 正常胚♀×巨胚♂ | 30 | 0.47 | 21.30 |
丁 | 巨胚♀×正常胚♂ | 30 | 0.48 | 21.37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⑴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 性状。
⑵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 。
⑶如果粒重与粒轻、胚重与胚轻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粒轻、胚重的巨胚稻与粒重、胚轻的正常胚稻。想要获得粒重、胚重的新品种,最好用 育种方法。
3、经研究发现赤霉素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壁加快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等作用的植物激素——赤霉素。研究发现正常植株因自身也能产生赤霉素,故对外来赤霉素不敏感;而矮化品种则不能合成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具敏感性。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果穗空粒赤霉菌产生赤霉素是在生长阶段的 期。
②赤霉菌控制赤霉素合成的基因位于质粒上,其基因的结构与细菌相同,其特点是: ;正常玉米细胞控制合成赤霉素和淀粉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因的结构特点是: 。
③同样是感染赤霉菌,矮化玉米品种会得恶苗病(疯长),而正常玉米品种不表现恶苗病,原因是: 。
④矮化玉米得恶苗病的同时还会出现果穗空粒现象。那么得“恶苗病”和“果穗空粒”的根本原因是否一致: ;作用原理是: 。
⑤玉米雄花开放,花粉随风传到果穗,引起结籽,属于 生殖;赤霉菌孢子囊破裂散出的黒色粉末落到另一株果穗上引起感染,则属于 生殖。这两种生殖方式本质区别是前者有 过程。在生物进化中对于保持特种稳定性方面 生殖更有意义。
(2)某生物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等。
①实验目的: 。
②实验原理: 。
③填写简单实验程序:
a分组编号、b浸种、 、c分装设置、d恒温 、e观察记录
④下表是实验记录,请填写A、B组别:
天数 发芽率 实验组别 | 第2 天 | 第4 天 | 第6 天 | 第8 天 | 第10 天 | 第12 天 | 第14 天 |
A:实验组 | 10% | 50% | 80% | 97% | 97% | 97% | 97% |
B:对照组 | 0 | 10% | 50% | 70% | 80% | 90% | 97% |
⑤用上表实验结果绘出A、B两组发芽率对时间的坐标曲线图。
发芽率
100
80
60
40
2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d
⑥分析A、B曲线不同的原因:
A组种子: 。
B组种子: 。
⑶如果粒重与粒轻、胚重与胚轻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粒轻、胚重的巨胚稻与粒重、胚轻的正常胚稻。想要获得粒重、胚重的新品种,最好用 育种方法。
4.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 。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 。
②实验假设: 。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
第三步: 。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5.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检验生长素是否也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请你利用离体的叶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子会逐渐衰老,叶片变黄,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植物离体叶片、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4)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思路即可):
。
(5)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
② ;③ ;
④ ;
⑤
6、现有3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b),且雌雄各一半。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C管: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⑴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3个试管中的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依次是 ,C管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⑵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 )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可推出,果蝇的 为显性性状。
⑶你如何验证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 已知鸡的成红细胞合成B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
实验一 | 实验二 | |||
细胞总DNA | 细胞总RNA | |||
成红细胞 | 胰岛细胞 | 成红细胞 | 胰岛总RNA | |
B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岛素基因 | + | + | - | + |
注:+为阳性结果;-为阴性结果
(1)
实验一结果表明: ;
实验二结果表明: ;
(2).试分析:成红细胞合成B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是: ;
(3).在实验二的DNA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
(4).试判断: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并说明理由:
;
8.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2.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
(二)材料用具:
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甲、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 000 mg · L – 1,10 mg · L – 1,0.1 mg · L – 1,g · L – 1,0.01
g · L – 1,)
(三)实验步骤:
1.取5个试管,编号。在1 ~ 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2.在5个试管中各放入2粒某种子,浸泡24小时。
3.取5个培养甲编号(1 ~ 5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1 ~ 5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1 ~ 5号培养甲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甲盖(假设氧气充足)。
(四)观察与收集数据:
(五)分析与讨论:
问题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若你是该实验小组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你按实验目的的要求,设计一张记录表格。
9.下表是氮元素水平对胡萝卜根冠比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土壤含氮量 | 冠(地上部分)鲜重 | 根鲜重 | 根/冠 |
低氮量 中氮量 高氮量 | 7.5g 20.6g 27.5g | 31.0g 50.5g 55.8g | 4.0 2.5 2.0 |
(1)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胡萝卜鲜重随含氮量多少而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冠比随土壤含氮量的变化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应该怎样合理施用氮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玉米是我国种植的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有高秆和矮秆两个品种。已知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对同种植物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的效果是否—样呢?请设计一个小实验进行探究。
材料用具:长势正常的纯种高秆玉米和纯种矮秆玉米幼苗若干,配制好的完全培养液,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培养瓶等必需用品。(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第一步:设置四组实验
A组: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幼苗
B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幼苗
C组:__ ____ 。
D组:_____ 。
第二步:____ __ 。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记录各组玉米茎秆的高度。
预测和结论:
①__ ___ 。
② 。
③ 。
11、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 20 粒萌发的豆和 4 条蚯蚓为材料,每隔 10 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 1 )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 , 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 3 )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 4 )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12.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性别 | 有甲病、无乙病 | 无甲病、有乙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无甲病、无乙病 |
男 性 | 279 | 250 | 6 | 4465 |
女 性 | 281 | 16 | 2 | 4701 |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方法?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 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Ⅵ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_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Ⅵ11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13.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在“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了蚕卵、鸡蛋、猪精液、农作物种子、12支试管植物种苗等并进行了有关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科学中不可能在地面环境下获知的一些本质特征,而且在应用上可望发展新的空间生物工程方法,用于生产高质、高效的生物制品。请依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挑选航天员时,航天员的遗传特征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有些人由于遗传方面的原因对宇宙辐射特别敏感,一旦受到辐射就容易出现严重的反应,甚至产生____
,导致癌症。如右图为对宇宙辐射特别敏感病的遗传系谱图(假定对宇宙辐射特别敏感病由单基因控制),其中15号个体已被有关部门初步确定为我国航天员人选,尽管其综合条件优越,但航天医学工程问题专家却谨慎地表示不乐观,原因是15号个体
,故还需进一步作基因检测。
(2)有同学说:“神六搭载的上述物可用于研究其基因结构的改变,但猪精液是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异的”。 你认为该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由于太空试管植物种苗细胞十分珍贵有限,所以在科学研究之前只是进行 ,以求获得更多的细胞团。下一步,科研人员将改变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把部分细胞团经 ,培养成新植株。 (4)搭载“神州六号”飞船上的农作物种子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基因突变。科学家在此实验中一般会选择萌发的种子而不是休眠的种子,其原因是
。
(5)如果纯种黄色子叶的豌豆种子搭乘飞船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经自花受粉所结的种子中,除了黄色子叶的性状外,还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白色子叶的性状。假设黄色子叶和白色子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已有的白色子叶豌豆和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配种方案(包括方法、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以鉴别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5、(1)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
③在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
(2)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3)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
16、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丧失了合成某一物质,
例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必须在基本培养
基中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图中简要表明了科学研究者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啤酒酵母
菌单倍体获得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
|
野生啤酒酵母菌 营养缺陷型酵母菌
图a 图b
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以下内容:
(1)啤酒酵母菌产生能量的场所是 。
(2)图a中野生型啤酒酵母菌应选其生长曲线中的 时期菌株最理想,该
时期菌株的特点是 。使用单倍体酵母菌的原因
是 。
(3)紫外线的作用是
(4)现有5种突变型酵母菌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A、
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 |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G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表示生长 -:表示不生长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几种物质合成顺序是 ( )
A.E→A→C→B→D→G B.G→D→B→C→A→E
C.A→B→C→D→E→G D.C→E→D→G→A→B
(5)酵母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基因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6)Bu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把BudU摄取并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位置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含BudU的DNA比正常的DNA更容易被紫外线破坏而死亡,不繁殖的酵母菌由于不能利用BudU,其DNA对紫外线不敏感而存活下来,如果图中的营养缺限型是甘氨酸营养缺陷突变型,利用上述原理如何将突变型菌株从野生型菌株中筛选出来并大量繁殖?简要叙述实验方案:
①将图b中的酵母菌培养在
②
③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训练参考答案
1.(1)细胞液;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DDhh和ddHH;9∶7(3)氰酸;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提示与规律:基因D的作用在于决定产氰糖苷酶的合成,而基因H的功能在于决定氰酸酶的合成,只有当基因D和H都存在时,才能在叶片中生成氰,基因型为D H 的叶片必定同时含有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基因型为D hh的叶片含有含氰糖苷缺乏氰酸酶。基因型为dd H的叶片含有氰酸酶缺乏含氰糖苷。ddhh的叶片既不含有氰糖苷酶也缺乏氰酸酶。
2. ⑴隐性
⑵同意第二种
遗传图解: 正交 反交
P GeGe♀ × gege♂ gege♀ × GeGe♂
正常胚 巨胚
巨胚
正常胚
F1 Gege F1 Gege
正常胚 正常胚
文字说明: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ege)还是正常胚(GeGe),F1基因型为Gege,都表现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⑶杂交育种
3.(1)① 稳定
②编码区是连续的 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内含子与外显子间隔排列)
③正常玉米自身已合成了足够的赤霉素,外来赤霉素它不再起作用
④(开放试题,答不一致或一致均可)
不一致 疯长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壁伸长所致;
空粒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合成将原有淀粉分解。
一致 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产生将种子已有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细胞生长过快。
⑤有性 无性 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融合 无性
(2)①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和种子萌发的作用
②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③消毒 催芽 ④A:实验组 B:对照组
⑤如图所示:
⑥ 在赤霉素作用下提前开始萌发,并提前完成萌发。
自身产生赤霉素,所以开始萌发较晚,结束萌发时间也显著延长。
4.⑴左 ⑵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 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 ⑶ ①机械损伤 ②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或机械损伤不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③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 第三步:比较a、b数值的大小
④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
5. (4)①把植物的离体叶片随机均分成A、B、C三组 ②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A、B两组叶片,C组不作任何处理 ③观察并记录叶片的保绿时间 (5)①B组叶片与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说明生长素也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②B组叶片与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说明生长素对叶片的衰老无影响 ③B组叶片的保绿时间在A组与C组之间,说明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但是没有细胞分裂素作用明显 ④B组叶片比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短,说明生长素具有加速叶片衰老的作用 ⑤B组叶片比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长,说明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更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6、1)X 雄、雌、雄 XBXb 、XbY
2)灰身长翅
3)用F1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1).两种细胞中均存在B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成红细胞中有表达B珠蛋白的mRNA,而没有表达胰岛素的mRNA;胰岛素细胞反之。
(2).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A—U,G—C
(4).不在。因为探针是用DNA片段做的,而遗传密码存在于mRNA上。
8.问题1:①应再设置一对照试管,加5 mL蒸馏水,编号6 ②步骤2中的种子数目过少 ③步骤3中的滤纸应该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
问题2: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
培养皿 | 1 | 2 | 3 | 4 | 5 | 6 |
种子发芽率(发芽粒数) | ||||||
幼苗长度(mm) |
问题3
9.(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N,主要作为蛋白质、核酸的原料,土壤中含N量高,胡萝卜生长旺盛, 鲜重也增加。
(2)随土壤含氮量增高,根冠比变小;这一实验结果说明,氮促进植物生长,对地上部分更明显。
(3)早期,多施氮肥促冠长;晚期,少施氮肥,促根长。
10、第一步:C组: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幼苗+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D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幼苗+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第二步: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四组幼苗,并且适时更换培养液(或通入氧气)
预测和结论:
① 若C组与A组株高大致相同,而D组明显高于B组,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矮秆品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
② 若C组明显高于A组,而D组与B组株高大致相同,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秆品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
③ 若C组明显高于A组,D组也明显高于B组,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的促进作用效果一样。
11、( l )吸收二氧化碳 ( 2 )左 8mm /分钟
( 3) 装置中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
( 4)不正确 两者呼吸的速率进行比较需要重量、环境温度等条件相同。
12.(1)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族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 (3)① aaXBXB或aaXBXb ② 1/8 3/8 ③ 最可能的原因是Ⅲ9 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突变成为隐性基因b;当Ⅲ10的基因型为XBXb时,产生的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和上述Xb的精子结合,就出现了女孩是乙病患者的情况
13.(1)第一步中应取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或相同)的健康雄兔;第一步中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至少写出等量)
(2)排除个体差异(“避免偶然因素”或“避免产生较大误差” 均可得分)。
(3)乙 (4)增加、增加
14.(1)基因突变 有2/3的可能性含对宇宙辐射特别敏感病致病基因
(2)正确 因为猪精液(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再继续分裂,所以其基因结构是不会发生改变
(3)细胞分裂 再分化形成根、芽
(4)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在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产生差错导致基因突变。
(5)方法一:选择白色豌豆与纯种黄色子叶豌豆杂交,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则黄色子叶为显性,白色子叶为隐性;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白色,则白色子叶为显性,黄色子叶为隐性;如果子一代既有白色子叶又有黄色子叶,则白色为显性。
方法二:选择白色子叶豌豆自交,如果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白色子叶为显性;如果子代全部表现为白色子叶,则白色子叶豌豆为纯种,再让纯种白色子叶豌豆与纯种黄色子叶豌豆杂交,其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5.
16.(1)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对数期; 代谢旺盛,细胞形态和生理特性稳定; 隐性突变容易呈现出来;
(3)使基因发生突变,提高突变率
(4)A
(5)前者基因的编码区是间断的、不连续,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
(6)①缺少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并在其中加入BudU培养一段时间;
②用紫外线照射杀死野生型酵母菌;
③将存活下来的酵母菌培养在加入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就能获得大量的甘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