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纠错题九

2014-5-11 0:36:31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纠错题九

一单选

1.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出滤出苹果汁的体积。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文本框:

2.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A.外膜      B.内膜      C.基粒       D.基质

3.下列有关C3植物和C4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3植物仅叶肉细胞中含有正常的叶绿体

B.比较两类植物的叶片,C4植物的叶脉颜色较深

C.C4植物的叶肉细胞含有两种叶绿体,其中含有不同的酶

D.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是C4植物,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植物是C3植物

4.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5.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和暗反应互为提供物质和能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C3植物的“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但光反应正常进行

C.在其它条件适宜情况下,光照突然停止,暗反应中C3合成速率降低

D.光反应和暗反应总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

6.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C.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

C.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生物的表现型也可能改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8.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B.牛娃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D.特纳氏综合症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9.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种类及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分别是

A.一种、相同性状           B.一种、不同性状

C.多种、相同性状           D.多种、不同性状

10.下列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种群种类的多少           B.种群密度的大小

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     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11.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

A.获取食物中的所有能量          B.被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

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     D.呼吸消耗的所有能量

1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

二、多项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

B.利用无氮培养基可分离根瘤菌

C.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必须添加生长因子

D.培养基中的C/N比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14.人体内下列代谢过程能产生水的是

A.消化道内淀粉的水解          B.肌细胞中糖原的合成

C.肝细胞中氨基转换作用         D.线粒体的氢的氧化

15.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1/18

三、非选择题:

15.肺炎双球菌有S型和R型两种不同的类型。研究表明,S型细菌的DNA在进入R型细菌之前,会被酶①降解为具有黏性末端的片段,然后酶②使S型细菌DNA的双链打开,此后DNA的一条链被降解,DNA的另一条链进入菌体内部。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可以通过加入“某化学物质”,诱导R型细菌进入感受态,以增大R型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利于S型细菌DNA片段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被整合到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实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1)与S型细菌毒性有关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可遗传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酶①是_____________,

酶②是___________,“某化学物质”可能是_______,

(3)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16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

性 状

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长形

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长形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____。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其中F2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愈伤组织形成导管是芽的直接作用,还是芽产生的物质的作用,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愈伤组织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形成导管的过程称为     

(2)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图示结果的物质是生长素,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请仿照上述实验,提出实验设计思路        

18.研究表明苯丙氨酸在人体内有几条代谢途径,其中A、B表示某生理过程,C代表某大分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酪氨酸相比,人体内苯丙氨酸来源途径不同的是_________,若C为纤维蛋白原,则过程B发生在__________细胞中。

(2)白化病和衰老都会白发,引起白发的原因不同之处在于图中_______________。

(4)对一有苯丙酮尿症病史的家庭,为了检测某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请提出检测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择题:BDBDC BCDCC BC

二、多项选择题:ABC BD AD

三、非选择题:

15(1)荚膜  基因重组

(2)限制性内切酶  解旋酶   CaCl2 

(3)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有毒的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

16(1)乙或丙

(2)乙和丁、甲和丙  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1:1

(3)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     乙和丙  1/9

17(1)高度液泡化 再分化

(2)愈伤组织是一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DNA在细胞分裂时结构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取代芽 ,进行实验

18(1)不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   肝脏

(2)白化病患者是因为缺少酶⑤,衰老原因是酶⑤活性降低

(3)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做探针进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