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图形分析设计试题

2014-5-11 0:36:31下载本试卷

专题 高三生物图形分析设计

1.(A.31)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的,能够分化为这种细胞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它能消灭_____。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_______________。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并以[  ]___________的形式转变的。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2.(A.32)以下为有关酵母菌的说法与实验,试分析回答:

⑴酿酒时需要放酒曲做种,酒曲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酿酒时,将米饭蒸熟后,冷却到约30℃再加入酒曲拌匀,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酿酒。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酵母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科学家研究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他们发现温度变化对气体产量的影响,他们在20℃温度下收集1min内放出的气体体积,以后在不同温度下重复做这样的测量,他们的记录在下表中示出: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用表中数据,画出一条光滑的曲线

⑷解释这个图线为什么是这种形状?

温度

气体体积

20oC

10mm3(min)

30oC

25mm3(min)

40oC

35mm3(min)

50oC

20mm3(min)

60oC

8mm3(min)

70oC

2mm3(min)

80oC

1mm3(min)

100oC

0mm3(min)

                                   

⑸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厂的菌株生产了30多年,繁殖三千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A.34)下图表示一个正常女性与一个患血友病男性结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精子H与卵细胞F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E、F、H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若G与F结合,则后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对夫妇没有患白化病,但在家系调查中发现,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而母亲正常,女方的父母均正常而弟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子女的几率是__________。

4.(A.35)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Ⅰ—2的基因型是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5.(A.38)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6.(B.28)下图Ⅰ、Ⅱ、Ⅲ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请

据图回答问题:

(1)I阶段中生成NADPH的过程用一反应式表示为                ,其反应场所为                       ,若产生l mol O2,从理论上说则会生成       molNADPH。

(2)若该植株为高粱,则过程③中碳的转移途径为                     

(3)图中的④和⑤过程进行的方式分别是                  

(4)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I、Ⅱ过程生成的糖通过摄食进入肝细胞后,既可被氧化分解,也可通过⑥形成物质[A]       (填名称)。

(5)当高糖膳食后,还可发生⑦⑧过程,该过程需要肝细胞合成      (填物质名称)参与方可生成[B]       (填名称),排出肝脏。否则会形成脂肪肝。为预防脂肪肝应该注意                                     

7.(B.29)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表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均为显性纯合。

(1)若通过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节的长短来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实验,选作的亲本组合是       (填品系号);

若要进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①和④做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                                       ;若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                                          

(2)玉米的果皮白色与黄色是相对性状,胚乳甜与非甜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则②与④相互授粉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及胚乳味道是           

(3)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一年,则利用上述品系杂交育种获得ppggss植株最少需    年;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则至少需     年。

8.(B.30)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吸收CO2和释放CO2的变化图解。请据图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结构是                            

(2)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为      mg/(m2·h)。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9.(C.41)回答下列细胞的相关问题。模式图A表示生物体内的有关体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请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回答:

(1)图中①过程表示             ,其意义是         

(2)图中②过程表示       ,其根本原因是             

(3)图中⑤表示       ,从新陈代谢角度看原因是          

(4)图中①②③④⑤生理过程中,表示—个完整细胞周期的依次是      

(5)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如上图B),请你在右图C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6)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的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认为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另一种主张认为是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的。现给你提供变形虫,3H——胆碱(磷脂的成分)和其它必需仪器,请根据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步骤1

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胆碱介质中培养,使其膜被标记。

步骤2

步骤3

检查新形成的细胞的核膜

预测结果及

结  论

预测结果

结论

支持第一种说法

支持第二种说法

10.( C.42)下图表示植物代谢的过程,用图中所示的代号和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①过程的主要部位是             

(2)若土壤板结,过程④的吸收减弱,其原因是    

       受到抑制,影响了根的         过程,完成该过程的条件是            

(3)⑥⑦⑧三个过程中产生的相同物质是            ,有氧呼吸过程中,⑨发生在第       阶段,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       阶段。

11.(C.43)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氮在生物体内以蛋白质形式转化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N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圆褐固氮菌能完成①过程

的根本原因是            。若要利用圆褐固氮菌和根瘤菌提高农

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措施是  

                  

(2)⑦过程称为         作用,过程⑧称为           作用。

(3)当人体内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图中⑤⑥⑦⑧过程中会加强的是            

(4)人体若长期只通过⑦过程获得氨基酸,会因于缺乏某些       而导致营

养不良。

(5)重症肝炎病人不宜多吃蛋白质类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其原因是                           

12.(C.44)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

(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α链碱基组成为         ,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病。

(4)II6基因型是      ,II6和II7婚后所生子女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要保证II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13.(D.27)下图是绿色植物和人体部分新陈代谢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图中⑾主要是指      过程,它能促进⑧       过程的进行。

(2)黑暗条件可使⑿      过程受阻,但不影响⑩   过程的进行d

(3)A分子的结构通式为          。人体必须通过①“才能获得某些A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4)促进血液中B浓度升高的激素有               ;当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物质F大量进入血液后,此时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物质主要是       

14.(E.30)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和ATP是在叶绿体的形成的,请写出NADP+转化为NADPH的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CO2被氢还原形成有机物,氢的供体是     

(3)倘若进行这个过程的是C4植物,那么B过程发生在         的叶绿体中。

15.(F.3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B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16.(F.37)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出序号)

 (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在途径⒀、⒁中,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17.(G.29)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为显性(A),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经研究证实,A(a)与B(b)遵循独立遗传,结合以下植物杂交实验的简要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果实1的味道是         ;果实2的味道是       

(2)果皮1、种皮1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其基因型与双受精时花粉来源有关吗?                  

(3)胚乳1的基因型是        ;胚1的基因型是      

(4)果皮2、种皮2的基因组成是         ,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表现型有   种。

18.(H.46)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文本框: (g/株)文本框: 幼苗平均体重(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原因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的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文本框: 细胞分裂
再生细胞壁
(6)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①A是        酶。B是       。C是    (耐盐/不耐盐)性状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    (试剂)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19.(H.4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图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1)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影响       阶段,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2)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速率。

(3)如果横坐标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     

产生,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

     。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叶绿体,由此可判断出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4)在右图坐标中画出温度与氧气释放速率(个/min)的关系图

(5)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时的条件和结果如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ml)。

在充分光照下

暗处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22.4

56.0

CO2增加量

11.2

22.4

①在1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积累葡萄糖       

②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光照时间10小时,黑暗下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20.(H.48)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有光的条件下,14C 标记的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 ]        发生反应,在该结构中含14C的系列产物有                 。该结构产生的含14C的产物主要在[   ]         彻底氧化分解成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在细胞分裂间期,代谢活动异常活跃的细胞结构有[  ]       、[  ]      、[  ]      

21.(H.50)下图表示大豆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萌发初期的有关变化。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吸水方式看,胚根长出后的第Ⅲ阶段主要为    

(2)从干重发生变化看,第     阶段显著减少。

(3)从细胞分化来看,第   阶段分化显著。

(4)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应________(答增加或减少);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

(答增加或减少)。

22.(H.51)下图表示在高等植物A内的生理过程,根据下图分析:

文本框: 鲜重增加(%)

Ⅰ         Ⅱ          Ⅲ

(1)将Ⅰ阶段中生成[H]的变化用一个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植物是玉米,则能在其叶肉细胞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用数字Ⅰ、Ⅱ、Ⅲ回答);

(3)若A植物是番茄,将其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同时改变上述生理过程的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图形分析设计答案        1.(1)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由T细胞呈递而刺激B细胞;抗原刺激记忆细胞。(2)蛋白质, 抗原。③→④→②→⑦→① ,一定的连续性,⑦分泌小泡  (3)⑥线粒体  2. (1)防止根霉与酵母菌因高温而死亡,通过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2) C6H12O6+6O2+6H2O---→6CO2+12H2O + 能量  C6H12O6---→2C2H5OH + 2CO2 + 能量(4)酵母菌啤酒发酵属厌氧发酵。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超过40oC时酶活性下降,高温使酶结构被破坏。(5)酵母菌进行无性生殖,遗传物质变化较小3 (1)精原、次级卵母、精(2)22+X、22+X、22+Y(3)XhXh 患血友病女孩(4)5/12 [注:(1-1/6)×1/2] 4.⑴常、显 ⑵不一定、Ⅲ7为aa,则Ⅱ4为Aa,Ⅲ8基因型有Aa、aa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 (二)3、4、5   2(三)(1)1与3 (2)1与2  (3)1与4(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6(1)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4 (2)CO2→C4→C3→(CH2O) (3)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4)肝糖元 (5)磷脂;脂蛋白;合理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  7(l)③与①(或②或④~⑥);不行;因为①与④之间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不行;因为⑤和⑥控制的高度、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而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Ⅵ)上 (2)品系②上所结果实为白色果皮、胚乳非甜,品系④上所结果实为黄色果皮、胚乳非甜:(3)4;3 8. (1)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6.8 (3)X(4)减少;增加  9.(1)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生长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4)③④   10(1)根毛区(或成熟区) (2)有氧呼吸(细胞呼吸),主动运输  载体、能量(ATP) (3)丙酮酸、[H]、ATP   二   三 11.(10分)(1)生物固氮    具有固氮基因   豆科植物播种前与根瘤菌拌种(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提高产量)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播撒  (2)转氨基    脱氨基    (3)⑥⑧ (4)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5)尿素的形成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12(1)复制 转录 (2)CAT  GUA (3)常 隐     (4)Bb   1/8   BB  13. (1)蒸胯作用;渗透吸水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主动运输必需氨基酸 (4)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碳酸氢钠(NaHCO3) 14.(1)基粒上;             (2)H2O (3)维管束鞘细胞  15. (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4)下降 (负)反馈16.(1)④  ⑧(2)丙酮酸  [H]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脱氨基  17.(1)酸味;甜味 (2)aabb和aabb;无关 (3)AaaBbb;AaBb (4)AaBb和AaBb;9  18. (1)乙种植物     (2)0.8   (3)主动运输(4)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5)好于  A组有机物的光合作用(同化作用)合成量与呼吸作用(异化作用)消耗量的差值大于B组的差值 (6)①纤维素酶和果胶;融合的原生质体;耐盐  ②秋水仙素

19. (1)光反应;色素的数量;a (2)酶的活性 (3)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c(5)30mg,540mg  20.(1)①原生质层(2)⑦叶绿体   C3(或答:三碳化合物)、(CH2O)(或答:糖类、有机物)⑥线粒体  二氧化碳(CO2)和水(H2O(3)⑦叶绿体   ⑩细胞核   ⑧核糖体   ⑥线粒体21.(1)渗透吸水 (2)Ⅲ   (3)Ⅲ  (4)增多 减少22.(1)NADP++2e-+H+NADPH;叶绿体的基质;细胞质基质。(2)Ⅰ、Ⅲ(3)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②调节温度,增大昼夜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