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日测试五

2014-5-11 0:36:31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日测试五

一.单选题(本题包含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生长素、乙烯              B.乙烯、脱落酸

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D.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2.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3.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皮和果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才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B.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D.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由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下列措施在生产上不可行的是(  )

A.无土栽培黄瓜时,可以用缺硼的人工培养液,然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这样可不用人工去除雄蕊

B.在豌豆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

C.在大田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田CO2浓度

D.在水稻农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5.在马铃薯的贮藏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施用一定浓度的

A.秋水仙素     B.吲哚乙酸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6.右图所示将植物幼苗的根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将其根部从中间切开分成a、b两部分,将a、b两部分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e、d上,结果幼苗d生长快于幼苗c。以上现象说明

A.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B.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C.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促进作用

D.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7.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8.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9.移栽作物时剪去主根和部分叶片的作用分别是(  )

A.减少养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      

B.抑制向地性和向光性

C.解除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侧根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

D.减少机械刺激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

10.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因可解释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 

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发育成果实

D.光照不均匀使果实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1.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12.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

13.如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4.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

15.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

16.上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7.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18.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处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天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1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k值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一般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20.图①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 图②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21.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  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  )

A.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

22.如图是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A.a > b     B.a < b 

C.a = b      D.a ≈ b

23.海洋捕捞时应在最有利于种群恢复S    型增长曲线的( )

 A.环境负荷量上           B.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

C.S型曲线即将增长的水平      D.环境负荷量3/4的水平

24.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逐年观察.下列为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并根据曲线提出了保护措施.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种群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Ⅰ和种群Ⅱ都为1-10岁时期    

B.种群Ⅰ和种群Ⅱ都为7-10岁时期

C.种群Ⅰ为0-1岁时期,种群Ⅱ为6-7岁时期

D.种群Ⅰ为1岁以后的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二.多选题(本题包含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25.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与激素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生物体中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D.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26.能全面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二重性的实例是

A.顶端优势  B.茎的向光性  C.茎的背地性  D.根的向地性

27.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培育出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无籽番茄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上述无籽番茄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8.下列各项与激素的作用有关的是  (  )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无子蕃茄的培育

  C.阉割猪以利育肥       D.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29.木槿属植物的插条经营养素和植物生长素处理后,对后来根的形成的影响如下表,由表中结果不能推断出:

处 理 方 法

          根形的数量

   无叶的插条

   有叶的插条

    营 养 素   

      0

      0

   植物生长素

      0

      6

营养素和植物生长素

      6

      6

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影响    

B.叶对根的形成提供了所必需的因子

C.在没有叶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阻止根的形成 

D.从外部提供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形成的必需条件

30.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B.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C.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D.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高三生物周日测试五07-09-09

                      .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54分)

 
31.(10分)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      

                   

境中的增长。

(2)若“S”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

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

                                    

  (3)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

泛滥的原因                               。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观察下图鸡苗的存活曲线.养鸡场经营经营状况最佳的是(  )

32.(10分)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

(1)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  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2)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3)遗传上的矮生性状通常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使植物体缺少合成赤霉  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植株明显增高。但常表现出叶色偏黄,这是生长太快导致叶绿素浓度降低起的,可通过增施________________肥解决。

33.(14分)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

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

依次是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6)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34.(8分)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

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_______                        ___。(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

物;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__________  _____         _      ___。

35.(14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O.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

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

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

最可能的原因是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4) 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

                ,乙                

                ,丁